文旅融合形势下的文化馆“会客厅”职能作用初探
2020-12-21王西江李滋萱
王西江 李滋萱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文化和旅游融合大幕正式拉开:从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到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和旅游部“三定”方案;从各省(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厅,到各县市相应的机构改革完成。对于文旅融合发展,各地都在积极实践、问道探索,努力把“诗和远方”这篇大文章写深入、写精彩。
关键词:文旅融合;会客厅;职能作用
文化馆作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服务群众、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文化馆如何与旅游融合发展这一课题也摆在了“文化馆人”的面前。本文认为,文化馆一方面应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更需发挥文化馆的“会客厅”作用,促进当地旅游业务发展。
一、什么是文化馆的“会客厅”职能
“会客厅”顾名思义,是接待、会见客人的大厅。如果将文化馆比作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会客厅,那么文化馆被赋予的意义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代表当地百姓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代表着外地人,特别是游客对文化馆的新期待。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对文化是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对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否满足了当地百姓对文化供应的期盼。而文化馆作为文化服务单位的“老大哥”“排头兵”,则直接反映当地对文化内容建设的重视程度。其中,文化馆的“会客厅”职能主要从服务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两个方面开展论述。
1.服务当地百姓的职能
各地文化馆利用各自设施和场馆服务所辖范围内的群众,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也是《文化馆管理办法》十五、十六条的规定主要是,包括:(1)承办政府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常设阵地活动、社区、乡镇、广场等文化活动。(2)为群众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3)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4)辅导、培训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团队。(5)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6)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7)辅导本行政区域内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中心)开展群众文化工作。(8)开展对外社会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化馆的职能是以服务辖区百姓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百姓。
2.侧重于服务外地游客的职能
挖掘文化馆与旅游融合方面的职能,将文化馆打造成一个城市的代表性场所、地标性建筑,成为当地的“打卡点”“文化地标”,甚至“网红点”,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仿佛置身于“会客厅”的放松和惬意,从而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可见,在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文化馆服务游客“会客厅”的功能正越来越突出。比如,威海市十分重视文化馆建设,在黄海之滨将市级文化馆建设成为全市的“地标性”建筑,整体外观呈波浪形设计,充满动感与活力,成为威海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既服务当地群众,也使游客收益,“诗”和“远方”得到了完美结合。
二、文化馆充分发挥“会客厅”职能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原有职能和深化职能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文化馆的全额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它的职能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只能充分发挥原有职能,认真分析、吸收消化、尽力融合好,挖掘好现有职能中能与旅游方面融合的职能。如发挥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方面的促进作用、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的指导作用。
2.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关系
文化馆是事业单位,一般都是一类公益事业单位,这决定了它服务社会方面的公益职能。在文旅融合中,文化馆有关职能与旅游融合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适当发挥文化馆在旅游方面的促进作用,开展非遗进景区、文艺演出、指导开发文创产品,探索“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分成,用于文化馆事业,更好统筹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关系。
3.服务当地和服务外来的关系
各级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往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群众。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后,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外地游客也能“分一杯羹”。甚至随着文旅的深度融合,文化馆越来越由服务当地群众向服务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并重。当地政府可综合谋划、统一推动,拓展文化馆的旅游服务功能。文化馆也可依托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公共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让游客更多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增加旅游内涵。
三、文化馆发挥“会客厅”职能的主要路径
1.最佳结合点之一:旅游演艺带动
各地文化馆大多都成立了专业、半专业的演出团体,包括但不限于小剧团、歌舞团、乐器队等,演出水平较高,在公益性活动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同时,文化馆也一般也是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非遗传习所,可以充分发挥非遗研究方面优势,组织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在古城老街等各景区、景点开展常态化表演。如青州市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将具有表演性质的本地民间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青州古城古街上进行常态化表演,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2.最佳结合点之二:文创产品设计与研发
文化馆在文创产品研发方面有着特殊优势,文化馆从业者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对文创产品有着独到见解。各地文化馆可以依托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与有关企业合作,研发制作一批代表当地文化馆特色、加入当地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创意和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加上相应的营销手段,可以使具有地域性文化符号的纪念品成为游客的“必买品”。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馆作为事业单位,要做到资金“收支两条线”,可以探索文化馆与企业合作分成模式,争取政府支持,一方面要调动文化馆从业人员积极性,对参与文创产品研发有特殊贡献者,加大奖励;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能踩“红线”,坐收坐支,违反事业单位有关规定、脚踩地雷。
3.最佳结合点之三:重点节事、赛事活动推动
重大节事活动、赛事活动是各地文化和旅游宣传展示的平台和窗口,是塑造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山东各地有很多富有特色的节事活动,像潍坊风筝节、临沂书圣文化节,各地文化馆都是重要参与方之一,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重点文化活动。赛事活动,像连续五年在日照举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比赛,每到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家长陪伴下齐聚日照参加管弦乐演奏比赛。无论各类节事活动,还是各类赛事活动,文化馆都是重点参与方之一,应站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视角、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发挥“节(赛)事搭台,旅游唱戏”的作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4.最佳结合点之四:文化地标让城市旅游更具活力
文化馆作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以往是文化和旅游各有侧重,前者主要是当地居民,后者主要是外来游客。文旅融合后,两者的界限被打破。特別是旅游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需要在文化馆设施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的需要。文化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费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馆设计建设方面,应考虑增加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更多的文化馆、非遗传习场所纳入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四、结论
总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文化馆必将有所作为,也将大有作为。诚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文化馆一家单打独斗是万万不行的,既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统筹谋划,也需要博物馆、大剧院、美术馆等各单位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各景区的协调联动。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合力,将文化馆服务游客的“会客厅”职能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瑞.文旅融合发展须“和”“合”并举《中国文化报》,2018-12-29.
[2]孙丛丛.山东:文旅融合,描绘“诗和远方”新图景《中国文化报》,201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