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一带一路”留学生要点剖析
2020-12-21张玉学
张玉学
摘要:为了更好的培养“一带一路”留学生,高职院校应从教师、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好工作,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中打好高职品牌。
关键词:一带一路;课程体系;高职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实施,越来越多的沿线国留学生来华交流和学习,近两年,职业类院校也迎来了此类留学生,这使中国职业教育登上了广阔的国际发展舞台。各职业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调整办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推出优质教学模块,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同时,也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以苏南Z校为例,2017年至今,学校分别接收了来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虽然院校高度重视、教师全力以赴,留学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若干问题也不容忽视:1.对不同生源国留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不甚清楚。2.对留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3.因为之前没有留学生教学经验,课程设置比较仓促,合理性有待完善。4.在培养过程中,授课方式、授课难度和考核标准不完善。5.重知识传授,轻文化沟通和交流。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将有更多的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生源国更多,入学基础还会层次不齐,专业选择将更多。如何面对留学生实际情况,推出优质教学产品,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是每个接收留学生的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教师、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跨文化交流五个方面。
一、教师
在职业院校,年长的教师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一般都是硕士或博士,专业知识没问题,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欠佳,多数老师对双语教学感到困难。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能够胜任双语教学。另外,教师应主动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识,才能避免一些偏见、误解甚至矛盾,更好的和留学生建立情感纽带,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
由于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英语国家,汉语基础基本为零。原先为普通学生选择的汉语教材就不适合留学生使用。所以,早期留学生教学要用英语教材,英语教材订购周期长,而且难度也不一定适合留学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校部分教师选用之前和发达国家中外合作教学中使用的英文教材,这些英文教材已经上过多届学生,实践证明是适合高职学生的。另外一部分教师选择自主研发教材,利用节假日,把原先制作精良的课件改为英文版,另外自编简易教材。这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留学生的肯定。
三、课程体系
建设科学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留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专业课程的设立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关联性,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缺失。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前修课程、相关课程、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信息[1];在保留本土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留学生生源国产业发展现状,开办具有特色的课程,使得课程体系更符合留学生需要;可以和“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合作,商讨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实际。在具体讲课过程中,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将相关行业标准更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因为是培养留学生,所以除了普通高职生的课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国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等因素,因此要设置文化礼仪、国际惯例等课程,或努力引进国际化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打造專业过硬、符合企业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2]。
四、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高职教育对留学生偏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发现留学生对具有实践环节的课程更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除了传统授课方式外,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譬如项目教学、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另外,安排留学生到深度合作的知名企业去实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这些企业一般都是“走出去”的企业,在沿线国家有业务或者分支机构,它们能及时了解该国的发展和人才需求,使得留学生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课余时间,用互联网+手段来影响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譬如建立在线班级,指导学生安装学习软件,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用新媒体手段改善留学生组织分散、信息不通的情况;设计一些小程序,让留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技能[3]。
五、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通过文艺、体育等活动,加强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体验跨境友谊。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考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留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加强留学生对本地人文环境的了解,帮助他们在陌生环境中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邀请留学生参与一些能表现地方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地方文化,加深对留学所在地的热爱,从而从内心真正接受当地文化[4]。以上种种活动的开展,利于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利于学校为“一带一路”培养知华、爱华人才。“一带一路”留学生培养给高职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只有从教学的几个要素,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才能赢得口碑,打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孙雪飞.苏海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学术探索[J].2019(4).73-75
[2]杨剑“.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农业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工作为例.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8(1):74-75
[3]曹青。“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高职教育初探。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J].2018:197-201
[4]王甜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浙留学生跨文化融合机制研究[J].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