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言志”说的历史发展流变探析中国古典诗学的政教化传统

2020-12-21杨萌迪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情感

杨萌迪

摘要:“诗言志”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开山纲领,对于后世文学理论影响深远。本文试图通过厘清诗言志理论的发展脉络来探寻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政教因素,诗言志说从最开始的兴起一直到最后地发展演变,其内涵不断地融入到了诗教这样一个儒家的传统思想,“诗言志”说本质上是中国古代政教思想的一部分。志是诗的经典理论特征,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强烈的政教论的色彩。

关键词:诗言志;政教;情感;文以载道

一、诗言志说的历史发展脉络

1.《尚书》诗言志的本义

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这段话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状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在文艺发展初期,诗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古人认识到诗的本质,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凸出诗的教育作用。

2.“情志统一”说:诗言志的确解

《毛诗序》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提出诗歌的特征就是言志、抒情的统一。情是自我的情感,志是志意怀抱。感性受刺激,会发言成诗,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胸中志意。诗是志所到达的地方,在心里不表达出来就是志,用语言表达出来便成了诗,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时,就会拉长声音歌咏。诗、歌、舞紧密相连,诗是“志之所之”。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

3.文以载道:对诗言志进行发展的诗学理念

清代的袁枚,提出文以载道等于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是对“诗言志”的继承发展,诗从先秦至汉代始终围绕政教,中国文学具有政教化的特征。儒家提倡“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着重文艺的教化功能,其批评标准是思无邪。文以载道所载的道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不同,诗言志与文以载道虽然有区别,但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独特线索,就是中国文学艺术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离政教化传统。

二、诗言志说与儒家诗教传统的融合

1.“制礼作乐”与先秦“诗言志”说的政治转向

诗言志是先秦时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观念,我们只有先探究一个理论出现的具体历史时期才能对这一理论的本义有更确切的把握。这一观念局限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理论的产生依托于所处社会的自然和人文背景。“诗言志”受儒家思想系统的影响。在中庸的思想背景下,志应该理解为道德意识。在诗言志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中,礼的参与是重要背景。周代制礼作乐,礼典仪式使乐具有了神圣的政治功能。诗、乐作为礼典仪式的主体元素,开始行使政治使命,于是“诗言志”的内涵整体指向政治。“志”的外延也不断向政治领域扩展,它不仅能表达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而且能表达民族、国家的意志。

2.“诗乐分家”与诗言志说的历史演变

朱自清先生将先秦“诗言志”演变过程概括为“献诗言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献诗陈志就是用诗讽谏,公卿大夫们将诗歌用于政教,借献诗对统治者加以颂扬和讽刺。赋诗言志指外交场合赋《诗经》表示个人政治意向。春秋时礼崩乐坏,赋诗言志成为外交场合表达政治志向的工具,多用于宴饷。

教诗明志是由上而下的统治阶级教导民众,在上者推行诗教。诗乐分家以后,和乐存在的诗其存在的意义是陈诗观风,缘情诗的价值在于表现民俗以风其上,重义不重声。诗作为道德载体,引人向善。因此诗言志关系人心、世风的善恶问题。

作诗言志从国家到了个人层面,个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诗言志的本旨经历三次引申。第一次不离政教;第二次是陸机的《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第三次引申是清代的袁枚,提出文以载道等于诗以言志,以文学为工具,将道表现出来。人人都可以自由的讲自己愿意讲的话,言志的意义被扩展至诗以外的整个中国文学。

三、志:诗的经典理论特征

1.志的理论内涵

从诗言志这一诗论产生时起,志就成为诗歌的经典理论特征,诗言志讨论的重点在志的内涵。首先,《论语》把言志解释为发抒怀抱。其次,志还指向道德意志。“诗言志”这一诗歌本体论展现的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政教化传统。诗言志是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诗歌理念,以春秋战国作为研究背景,是对特定时期“诗言志”内涵的历史描述。先秦时代诗歌只是工具,用于外交,到了汉代,诗歌与政治关系更加密切,诗歌、文学艺术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言志论展示出来的核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政教化传统。

2.志作为情的源头

除了志的理论内涵,“诗言志”也解释了文艺发生过程,展示出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理论的脉络。“诗言志”论一开始就是关于情感问题的理论,“言志”“缘情”是诗歌本质论的两个方面。“志”是情感的表达,孔颖达“情志合一”论使“言志”与“缘情”相统一。当“志”指意和情的结合时,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

志作为诗歌的特征,不论其内涵外延如何扩大,始终不离政治影响。中西的文学本体论有本质差异:志是诗的经典理论特征,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强烈的政教论的色彩,中国诗歌政教化是普遍现象;而西方文论则重视情感说,西方诗歌表达个人情感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因此东方偏重于在具体文学经验的基础上解释文学创作的产生,而西方则倾向于将文艺的产生归结为抽象的日神精神和酒神元素,解释为诗人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下进行文学创作。文学产生论的心理机制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中西诗学思想就有很大偏差。

注释:

①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1:131.

参考文献:

[1]洪树华.近百年来“诗言志”阐释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辑刊2002(5):157.

[2]钟锦.《尚书》“诗言志”本意之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2013(3):161

[3]钱志熙.先秦“诗言志”说的绵延及其不同层面的含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7(5):17.

[4]高华平.诗言志续辨——结合新近出土楚简的探讨[J].文学评论2008(1):48

猜你喜欢

情感
体会审美的情感等
情感
台上
情感体验
基于情感特征的用户聚类分析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我的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细节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