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天镇盘山石窟调查

2020-12-21赵慧建

大众考古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汉石窟

赵慧建

自北魏以降,山西地区佛教蓬勃发展,开窟造像之举层出不穷,石窟寺遍布全省各地,晋北地区是石窟寺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有学者曾对晋北地区吴官屯、焦山寺、鲁班窑、鹿野苑等小型石窟群进行过现场勘察和研究。盘山石窟坐落在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东偏南,开凿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但是,由于明代已处于石窟开凿的衰落期,开凿的石窟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所以学术界对其保存状况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盘山石窟的描述最早始于清代,清雍正四年(1726),天镇县首任知县陈际熙主持撰修的《天镇县志》中记录了盘山石窟的情况,对石窟的历史渊源、造像、碑文等进行了介绍。

石窟概况

盘山石窟洞窟规模不大,仅有两窟,在盘山东崖壁上利用山腰间暴露出的垂直崖面进行开凿,坐东朝西,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称“仙人洞”,洞口凿于崖面上,形势险要,入洞需经过独木桥—“仙人桥”,现在已改为铁制栈道。《雍正天镇县志》记载,“右窟仄峭壁,临深谷,无径可入,从旁作石磴如左窟,窟外嵌石,石上悬木,侧身摹岩以度,内设牀一,人容可七八” ,洞内塑送子观音像。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称“观音洞”。《雍正天镇县志》记载,“左窟,凿石磴三十余级,约尺许,上必侧足,内石佛三”,洞内正壁雕凿普贤、观音、文殊菩萨三大士像,左右壁胁侍有16罗汉。窟因寺而得名,山上有显化寺,俗称盘山寺、盆儿寺、盘山显化寺,始建于唐,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根据光绪庚寅年(1890)《天镇县志》中《天城城东古刹四裹山重修寺记》和《重修显化寺碑铭》记载,明弘治五年(1492),游击将军董公“凿深洞于后,建邃阁于前” ,从而形成石窟、寺院两部分,正德二年(1507)寺院正殿毁于火灾,后经过多次扩建修缮,至清宣统(1909—1911)时,已建成三重院落,四十余间殿庑楼阁,形成八大景致,融释、道、儒于一寺的名胜,20世纪60年代寺院建筑拆毁,现逐步恢复修建。盘山石窟作为显化寺院的附属体,也是僧俗信徒礼拜和禅修的场所,石窟内造像雕刻水平较高,技艺精湛,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2004年6月被公布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现状

盘山石窟仅有南北两座洞窟,坐东朝西。为行文方便,现将北窟编号为第1窟,南窟编号为第2窟。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第1窟(北窟)

洞窟平面近方形,窟顶由西向东略微向上倾斜,平顶,面宽3.62米,进深3.75米,高2.65米。在正壁(东壁)及南北两壁有长方形坛基,东壁坛基略高,坛宽1.05米,高0.85米,南北两壁前设低坛基,坛宽0.45米,高0.6米。

石窟利用山腰间的垂直崖面略加修整进行开凿,窟门为长方形,宽1.65米,深0.3米,高1.85米,无门簪装饰,窟门正上方有三角形凹槽装饰。窟门左上方、右上方各有一方形柱洞,对应窟门左下方、右下方也各有一方形柱洞,推测此前有木构窟檐建筑。据照片资料可知,窟门此前有砖构窟檐,现不存。窟门左右两侧各有一石碑,但已漫漶不清。

石窟正壁(东壁)原有雕像,后被凿毁,在原雕像轮廓的基础上,塑送子观音像,该雕塑头后有圆形头光,面相近方圆,额际间有明毫,双肩微溜,衣纹简洁明朗,双手抱男女幼童,下部残。现残高1.25米。近几年来,当地的善男信女在坛基上新塑百子戏观音像,观音塑像头饰中央为佛像,面相丰圆,弯眉修目,凝睇平视,眉间有明毫,颈粗短,上有蚕节纹,宽肩挺胸,手抱幼童,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仰莲座上幼童或站或坐,活灵活现。泥塑高1.6米,莲座高0.28米,宽1.1米。正壁上有题字,正上方“三清四帝”,左“□是乾□”,右“人间天上”。

左壁(北壁)正中有一竖行题字“惧王法独守清规”,靠近西侧凿有一石碑,刻勒石之人及年代,现可见“凿石之人,贺凤、张元、师雨,嘉靖二十七年起三十年完”。

右壁(南壁)正中有一竖行题字“怕生死不贪名利”,与北壁对应。题字下方凿有一石碑,刻功德之首及名号,现可见“功德之首,刘廷奎、冯王、原鉁仝、僧人普庆建”,应为主要出资人。

窟顶素面,无装饰。

第2窟(南窟)

洞窟平面近方形,平顶,面宽3.5米,进深3.6米,高2.65米。东壁前坛基略高,宽1.16米,高0.7米,南北两壁前设低坛基,坛宽0.48米,高0.52米。

石窟利用山腰间的垂直崖面略加修整进行开凿,首先凿出较浅的矩形框,框内正中开窟门,窟门为长方形,宽1.45米,深0.52米,高1.93米。窟门正上方凿有两个圆形门簪,直径0.16米。门簪上方凿有长条状凹槽。窟门左上方,右上方各有一方形柱洞,对应窟门左下方,右下方各有一十字形柱槽。窟门左右两侧各有一石碑,字迹已漫漶不清,无法识别。窟门北侧底部凿有一引水槽,应为排除窟内积水之用。窟门前石磴两侧各有两列柱洞,无规律。石磴下部还有一柱础石,推测窟前应有木构窟檐。

石窟内共存28尊石刻造像。正壁(东壁)坛基上正中雕凿三大士像,从北至南分别为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三尊造像形象特征基本相同,仅以持物、手印、坐骑的不同而显示各自不同的功德和智慧。其中主尊观音像最具代表性,头顶束高发髻,两耳下垂有耳铛,为花朵状,面部刻画较为生动,开脸圆润,宽额丰颐,双目低垂,下颌圆阔,颈部有蚕节纹,有圆形头光。躯体丰腴饱满,上身尤为突出,身穿曳地长裙,胸部正中有法轮,有臂钏和手钏,璎珞挂于胸部两侧,双肩披帔帛,帔帛绕过臂腕后分别垂于身体正前方和左侧,下身着长裙。右腿支起,左腿下垂,跣足。双手合十,坐姿自在优雅,现庄严相。观音坐骑为金毛犼,半跏趺坐于犼上。犼的造型非常独特,头像龙,身似狮,尾巴上翻,形似卷云,正面大部分被观音双腿遮掩。造像通高1.7米,身高1.5米,坐骑高0.6米。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造型、服饰及局部雕刻等方面,与观音像有些许不同,坐骑和手中的持物也各有不同。文殊脸庞方正,凝睇平视,身穿僧袍,左手持灵芝式如意,右手搭于右腿上,半跏趺坐于青狮之上,狮体高大雄健,显得非常自然。造像通高1.6米,身高1.35米,坐骑高0.6米。文殊菩萨右侧石桌上有宝瓶和鹦鹉的图案。普贤造型与文殊相似,身穿僧袍,左手持经卷,自由坐于白象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经典记载,普贤所乘大象应为六牙白象,但这尊普贤像坐骑只有四牙,和佛教经典记载明显不符,体现了比较独特的艺术特色。造像通高1.6米,身高1.26米,坐骑高0.6米。普贤左侧雕凿一童子,有三髻,形象富有个性,简洁而概括。三大士像缘起于宋代,至明代流行起來。窟中正壁造像,体态曲线十分柔美,衣褶线条十分流畅,身下的坐骑白象、金毛犼、青狮皆匍匐于地,似乎受到了佛法的感召,十分乖巧温顺。整个画面布局协调,给人以整齐肃穆之感。

洞窟内现存的造像虽色彩鲜明,但并非旧作。近年来,出于保护造像的朴实愿望,当地的善男信女对石窟内的造像重新涂刷了颜料,因为这些保护措施没有科学的考证和专家的指导,修复过后表面光鲜的佛像其实是对文物的破坏。

左壁(北壁)、右壁(南壁)坛基上方雕凿罗汉各8尊,左右对称,圆形头光,均倚坐,面貌棱角分明,老态龙钟,犹如饱经沧桑的老僧形象,姿态各异,形象生动,衣纹线条婉转自如,疏密有致,起伏流畅。众罗汉雕刻细腻,脸上的皱纹、身上的僧袍与衣褶的处理无一雷同。南北两壁雕凿的16尊罗汉手中所持法器、所结手印皆不相同,有笛子、拄杖、念珠、拂尘等。罗汉手中所持之物,除了作为罗汉日常修行外,还象征着罗汉的法力。罗汉像通高0.85米,身高0.75米。北壁八尊罗汉下首三尊人物造像似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倚坐者通高0.78米,手持法器者通高1米,中间人物仅有上半身形象。与此对应,南壁八尊罗汉下首三尊人物造像身着明代服饰,倚坐者通高0.8米,手持法器者通高0.84米,中间人物亦仅有上半身形象。工匠们以形写神,通过简洁洗练的手法和造像表情、衣饰、体态等细微的变化,表现出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窟门南北两侧内壁各有一护法神。北侧护法神圆形头光,金刚杵平端在手中,身穿甲胄,腰系革带,双足着靴,下束战裙,裙摆呈尖状向一端飘摆,气宇轩昂,通高1.28米,像高1.15米。南侧护法神服饰与北侧相同,通高1.1米,像高0.97米。该窟的护法神造像被雕凿得魁武勇猛,并且颇具动势,极富特色。

窟顶素面,无装饰。

价值评估

盘山石窟历史悠久,造像保存完好,以高超的施工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明代雕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于一体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了解和研究我国晋北地区,特别是大同天镇地区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资料。盘山石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盘山石窟的开凿是佛教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结果,对佛教文化在晋北地区的传播及涵化具有重要作用。盘山石窟的营建与该地区众多历史人物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证实、订正、补充文献的记载。盘山石窟和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历史上僧俗信徒日常生活、礼拜和禅修的场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大同天镇地区的宗教信仰和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兴旺的朴素价值观。

盘山石窟造像在遵从佛教教义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了明代以前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在造型艺术、美学特征等方面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造像风格,堪称明代雕塑艺术的代表,显示了中国明代佛学思想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工匠在雕凿过程中,追求神似,盘山石窟虽为小型石窟,但是现存的雕像保存完好,人物众多,雕刻精细,宛如塑出,写实性较强,各雕像庄严肃穆,神态安详,在典雅与自然之中透露出几分神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结晶,而且对研究明代建筑、服饰以及各种器具等均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为研究晋北地区佛教造像艺术、雕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盘山石窟利用山腰间暴露出的垂直崖面进行开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雄浑壮美的独特景观,融合了人文和自然的审美价值。

盘山石窟开凿在崖面峭壁上,形势险要,反映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施工技艺,是古代工程技术发展史上的典型实例,其洞窟内的彩塑和造像都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

(作者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罗汉石窟
重访乌云山
咏叹
我家的罗汉鱼
夜宿石窟
李宏禹作品
夜宿石窟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中)
愁罗汉
魔怪石窟
我家的“鱼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