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讯

2020-12-21

大众考古 2020年6期

《安志敏日记》

安志敏 著,安家瑶、安家瑗 整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

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先后在河南、北京、湖南、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从事考古发掘,并多次参加田野考古队的领导工作,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黄河水库考古队和东北考古队等。此外还在华北、东北和西北一带进行过许多考古调查。安志敏先生记录这些考古工作实况的日记绝大部分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成为研究中国考古学史的重要资料。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葛承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6月

全书分为五卷,《交流卷:绵亘万里长》《民族卷:胡马度阴山》《艺术卷:拂菻花乱彩》《宗教卷:番僧入华来》《胡俑卷:绿眼紫髯胡》。在书中,作者纵论胡汉文化如何在汉唐时期进行深入交流互动,具体考察了入华胡人的生活状况,探讨外来文明对中原建筑、书法、绘画、雕塑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挖掘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古人的表情——面具背后的文明》

张弛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年3月

作者收集了大量古代面具,并通过面具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等表情,企图还原古人的情感和表情,从而进一步探索古代社会的风俗、礼仪、文化等文明踪迹。作者突出古代文化的叙述,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具备神秘特质,描写大众所不了解的领域的知识,能激发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作者运用轻松的文字风格,也避免了内容的学术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片云出岫》

刘照建 著

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这是一部关于徐州汉文化遗存研究的文集,收录30篇文章,对汉代楚王陵墓的墓葬形制、墓主序列、墓葬选址、防护系统、开凿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还分析了徐州地区汉画像石、陶俑艺术特色,跪坐俑性质以及秦汉兵马俑形体差异原因。等问题。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视角下的考古中国》

屈亚婷 著

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作者以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对象组织的化学、物理与生物特性以及生长或形成机理,深入探讨不同研究对象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特征,以及古代人类(或动物)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

《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

何志国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

作者对西南地区发现的摇钱树佛像、崖墓石雕刻佛像、陶座佛像等进行了细致考察。西南地区早期佛像糅合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风格,摇钱树佛像是中印两种文化契合的产物。西南早期佛像经过西南丝绸之路从印度直接传入,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佛像产生了部分影响。

穷物理

1.1万年前中国东北渔猎人群出现世袭等级的古人类化石证据

最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团队在Arch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1.1万年前在中国东北出现世袭等级的古人类化石证据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复杂社会是农业兴起的产物,而渔猎人群的社会结构简单,社会个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此项研究从“头”上改变了这一观点。倪喜军团队对松花江中发现的距今1.1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松花江人壹号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改形颅骨化石,前额和枕部有非常平整的圆形扁平面,显示出是婴儿期长时间紧箍在坚硬平面上的结果;同时进行高精度CT扫描,重建了这颗头颅的脑内模,发现他的脑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形,额叶和枕叶变得平扁,小脑在枕部出露的范围明显增大,而脑的后上方被挤压得高高隆起。这些特征表明了松花江人壹号个体在婴儿期进行了复杂而长期的人工改形活动。生活于东亚的早期的人类族群,包括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人类族群,尽管有相当数量的头骨标本被发现,但是经过人工颅骨改形的个体却非常少,这正说明,在这些早期人群中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只有少数个体践行颅骨改形活动,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网站)

中国北方古代人基因组分析显示生业与迁徙的联系

吉林大学崔银秋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通过研究距今7500—1700年的55个中国北方古代人全基因组数据,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找到了基因方面的重要证据。该成果近日以“Ancient genomes from northern China suggest links between subsistence changes and human migration”(中国北方古代人基因组分析显示生业与迁徙的联系)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正式发表。中国北方古代人群全基因组数据来自黄河流域(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辽河流域(包括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及黑龙江流域的19个考古遗址。研究发现,至少距今7500年以来,中原地区人群在整体的遗传结构上保持连续性,最晚自仰韶时期(距今约7000—5500年)开始,受到中国南方人群的持续性遗传贡献,最终形成现在的汉族人群。学界通常认为,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造成夏家店上层人群生业模式的多样性。新研究发现,夏家店上层人群不是单纯地接受了游牧的生业模式,其形成还包括欧亚草原以及黑龙江流域北方游牧人群向西辽河流域的迁徙。(郭佳,中国新闻网)

知文明

半坡“人面衔鱼”图案再分析

半坡“人面衔鱼”图案表现的是一条俯视视角下的鱼,而非戴有装饰的人,应定名为“人面鱼”纹。对观者来说,它是“对视”和“远观”两种视角的结合,其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二维的方式表现三维场景。参考玛雅文明关于地下水世界和人化鱼重生的观念,依据此类图形的出土情境,推测它很可能表達了半坡人群希望部分死者能够转化为鱼,穿过象征死亡的水域,进而重生或转世的愿望。(李默然,《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

商周东土夏遗与夏史探索

传世文献中存在《史记》系统与《左传》系统两种夏史体系,二者对于夏早期历史的记载,在叙事空间上一西一东,互不相协,而《史记》系统更受世人青睐,成为后世探索夏史的主要线索。梳理和考证商周时期夏遗的地理分布可知,诸姒之族主要在今山东省境内,姻亲中分布于鲁豫间者,占相当比例;与夏史相关的地与族,亦基本分布于山东及豫东、豫东北一带。《左传》夏史系统不仅与甲骨、金文中的地理线索合辙,也与其他传世文献相关记载互洽,值得重视。对夏文化源头及夏王朝早期史的探索,海岱地区及鲁豫交界地带也需充分关注。(陈絜,《历史研究》2020年第1期)

考古发现所见的商王室宗庙制度

从偃师商城至洹北商城,再至洹南殷墟,商王室都城宫城宗庙区的布局原则高度一致,继承因袭之迹非常明显。偃师商城宫城宗庙区为南(王国先王供奉处)、中(方伯先王供奉处)、北(河六示供奉处)三元构成形式,洹北商城宫城宗庙区为南(王国先王供奉处)、北(方伯先王供奉处)二元组成方式,洹南殷墟宗庙区复为南(早期王国先王供奉处)、中(中期王国先王供奉处)、北(河六示及方伯先王供奉处)三元布局。商王室宗庙区建设一直奉行分群成组的原则。据传世史籍可知,东汉光武帝等帝王开国即立四亲庙、且子孙遵循续立成为制度,考古发现这在商汤大乙开国之时即有,并且也被商王室长期坚守。历代商王皆为其生父独立设置亲宗(庙)。累积四或五世以后,商王室则阶段性地构建宗庙建筑组合,供奉时王祖父以上至高祖之祖间四代或五代神主。宗庙建筑组合可能采纳直线顺排的方式自西向东、自早至晚布列诸神主庙室。晚商殷墟比较盛行五位前后相继庙主庙室成组制度。此五庙成组制度直接影响到周王室的宗庙设置规则。(胡进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汉代县属游徼的设立与演变

秦朝无县属游徼,汉文帝时已有设立,其设立依据当与《周礼》中的“野庐氏”有关。县属游徼先后演化出县游徼、部游徼和门下游徼。县游徼的辖区以县邑为重点,但不限于此。部游徼的辖区是一个或多个乡。县游徼、部游徼除了有治安职能外,还有维护交通秩序、接待来往官吏、完成县廷临时指派的任务等职能。门下游徼至迟出现于东汉初,主要职能是引导县长官的车马并保障其安全、负责县寺的安保。县属游徼的秩级先是有秩,武帝时降为斗食。县游徼、部游徼最初隶属县尉,元帝时已改属功曹。门下游徼自设立时便隶属功曹。东汉中后期,游徼在县乡治安系统中的地位降低并逐渐消失。(张新超,《古代文明》 2020年第2期)

读天下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桂林举办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桂林举行。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合作单位。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开幕式活动设桂林主会场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会场,通过连线直播方式共同启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等出席北京会场活动。广西党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广西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出席桂林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启动“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文物潮我看”融媒体活动,宣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公布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名单、“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举行桂林“我们在战‘疫——文博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片展”开幕仪式。除桂林系列活动之外,全国各地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各地博物馆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题,因地制宜开展预约参观、线上线下展览展示和宣传教育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预约免费开放、網络展览、网络讲解、文博云课堂等惠民服务。(徐秀丽、李瑞,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