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及策略
2020-12-21刘洋
刘洋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这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但现阶段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程和建设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规划;灌溉设计
一、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分析
1、原有工程设计与现状需求不符
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年代相对较为久远,随着环境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逐渐提高,原有工程不再满足农业发展现状。原有水利工程大多供水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建筑物破损,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成本居高不下,工程运行管理举步维艰,与现在的农田灌溉发展需求不符。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条件密切相关,建设条件包括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外部交通条件、公用工程配套条件、生态与环境条件等。如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选址在滑坡、洪水等灾害区,会带来人员及财产安全隐患;农田工程建筑物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会造成供水能力不足,水量分布不均匀,运行费用高,建设资金浪费等后果。规划设计应与建设条件匹配,与項目环境协调,力求运行稳定,费用低,满足灌溉需求。
3、工程的监管维护工作不到位
再优秀的工程规划设计都需要相应的监管加以维护,否则,不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不在规划设计应急考虑范围之中。现存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尽管有很长的建设历史,但并没有做好重修和加固的处理工作。并且我国以前建设的水利工程没有采取一定的科学标准,功能性质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的发展需求,例如排水系统,由于年代已久,荒废后就没有再进行监管和整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一旦遭遇大雨的冲击,雨水无法及时排除,就会导致农田被淹没。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监管维护工作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但能够保证工程完全按照规划按部就班进行,还能在建设过程中保障了规划设计的高标准要求和水平。但就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和建设单位都忽略了监管与维护的要求。另外,我国近些年很多地区的降水量偏少,需要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而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灌溉能力都不强,无法保证农业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策略
1、进行全面有效的现场勘测
工程现场勘测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彻底。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建设规模不大,但是建设数量较多,建设较为灵活,在保证地区农业生态安全和科学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影响因素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制约,要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开展有效的水文与地质环境调查,掌握施工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条件,并在全面掌握各种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勘测结果和最终的规划设计科学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建设成的水利工程才能够满足当地的农业生产要求,有效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2、研讨农业水利灌溉方式
当前,水资源越来越紧缺,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技术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的追求方向。在我国节水农业技术中已经发展出很多方面的技术。比如地膜覆盖保墒技术、保水剂使用技术、抗旱作物培育技术、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目前,由于我国传统的渠道输水工程发生很严重的渗漏,但是渠道输水是我国农田灌溉中使用的主要运水方式。为提高渠道建设的输水效率,尽量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发展节水农业中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渠道防渗作业。进行渠道防渗作业,首先要对建设灌溉渠道的防渗材料加以使用。另外,为了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减少应修建渠道使用的土地面积,也为了防止水源在灌溉渠道运输途中的浪费,可以对管道运输农田用水进行广泛推广。
除此之外,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为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相应的促进了喷灌、微灌、步行式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这些灌溉技术的使用主要依据地方特色和季节变化进行使用,这对有效节约水资源,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明显成效。除此之外,对于农作物的选择,要尽量选用低耗水的作物,既保证农作物的丰收又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并达到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效果。
3、改良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
为确保农作物有充分的水资源,并确保在栽培技术与灌溉技术上得到优化处理,水稻薄浅湿晒灌溉与不完全灌溉被作为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使用的两种主要的灌溉制度。对水稻田灌溉技术进行整改的工作应该被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开展,因为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广泛,且需水量很高的农业作物。一套完备且可实施性强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目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中真正需要的。该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整,积极推广抗旱作物的种植优势,在经济作物这一块扩大其种植范围,选择作物种类时尽量挑选不耗水的农作物。想要同时做到水资源的节约和农作物高质高产,就必须从种植农作物的需求方面进行节水农业的发展,最终做到农业产业体系调整。
4、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和维护
施工图纸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施工图纸完成审批之后,应严格按照图纸开展施工,不能够随意改动建设内容及结构形式。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要求和监管方案,工程建设过程中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明确各方管理职责,开展动态化的监督,将施工监管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造完成投入使用之前,应该结合整个项目工程的实际特点进行竣工验收,重点检查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在项目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应该委派专人定期巡查工程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如有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实现工程安全稳定运转,保证农业生产发展。
结束语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村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做好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实行正确的管理规划方式。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成果进行评价,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用水过程中出现的供给矛盾进行妥善处理。逐渐提升水利工程规划水平与设计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水资源,保证水资源供求平衡。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韩亮.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24):62-62.
[2] 赵静.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核心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7:26-27.
[3] 庞国.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03-203.
[4] 韩亮.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2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