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2-21丁祺南
丁祺南
摘 要:安全生产对电力企业是永恒的主题。 安全生产既是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 电力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 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进行大的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如何掌握安全生产现状与规律用现代管理抓好安全管理,研究好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是不容忽视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引言
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及安全管理要求,注重对其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深入探讨,可为供电所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保持供电所良好的生产状况。因此,在对供电所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时,为了达到其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则需要对相应途径的探索进行深入思考,确保供电所安全管理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可使供电所生产计划实施中的安全管理效果更加显著,丰富其管理水平提升的实践经验。
1供电所安全管理概述
为了使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满足其科学管理要求,则需要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一是注重对管理机制、管理方式要素的引入及整合利用,有利于提高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其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对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实施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计划,有利于降低供电所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设备稳定运行等提供专业保障[1].
2供电企业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薄弱的顽固性
纵观诸多电力事故,因违章而起是常态,违章的存在和泛滥与人们安全意识的薄弱密切相关。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真昏与假昏两种人,从而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一是真昏者,当今违章者,明知作业行为与要求不相符,却特立独行,侥幸未酿大错,也就习惯成自然。二是假昏者,视安全为空中楼阁,拿生命当一丘草木,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及,目空一切,自以为是,未成恶果是偶然,酿成悲剧则是必然。不管是真昏还是假昏,都是极为可怕的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2]。
2.2恶性误操作问题
恶性误操作事故暴露出作业现场在安全管理和人员行为上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现场人员存在习惯些违章,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随意性大;二是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拆装地线规程规定,操作后不认真检査核对设备状态;三是监护人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做到全过程严格监督,未及时制止违章行为;四是防误操作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随意解锁、装置老化现象没有杜绝。
3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3.1强化风险管理力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在電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为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应该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做好相应的预测工作,对电力运行中所出现的风险要有效权衡,立足于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手段,尽可能将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控制到合理范围之内,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风险性应对能力,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针对各个部门的责任需要详细划分,并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确保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有据可依,坚持采用专人专责的原则,即使出现了安全事故也能够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另外,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整体结构进行不断优化,积极应用奖惩机制,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体系[3]。
3.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并实施到位结合
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状况及要求,为了达到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则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将其实施到位予以应对。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注重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合理运用,为供电所安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信息,增强其适用性,促使供电所生产计划实施更加安全,避免影响其生产效益、安全管理效果等;二是当安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后,应将其实施到位,为相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逐渐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其管理目标;三是拥有完善的供电设施,保障电线、电杆等基础设施良好的应用质量,并在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积极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为供电安全提供专业保障。同时,应安装好漏电保护器,定期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以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率,丰富供电所安全管理提升中所需的参考信息。
3.3优化安全管理方式并进行高效利用
在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丰富其管理技术手段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供电安全管理中,实现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高效利用,促使供电所安全管理计划实施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内涵,全面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避免加大供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二是注重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引入及高效利用,从管理流程合理设置、管理理念更新等方面入手,实现对供电所安全问题应对中的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4]。
3.4积极开展隐患的排查治理
在企业推行风险等级管理制度, 一是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规律性的风险。 二是针对每项作业进行个性分析找出危险点。 三是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指导及现场实际勘察,把作业的危险程度、作业环境、对电网、人身、设备等实际风险考察清楚,根据可能的风险情况确定风险等级。 四是根据作业的风险等级,班组进行作业前现场勘查,制定切合实际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企业管理层据此对“三措”计划、工作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严格审核,按危险等级明确各类作业时各级人员的到岗到位要求。风险管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即对一个每次作业的安全基础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 对各方面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以明确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3.5建立完善地风险预防机制,完善紧急事故处理体系
在电力企业中,不少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之所以会出现电力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够建立完善的紧急事故的处理体系,相关的应急措施也不够到位,相关地风险也没有得到合理规避。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企业应该对用电风险进行全面管理,还要开展市场深入调查,要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应急处理体系,能够对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规避,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可行的应急处理体系,不仅要将企业内部地风险因素包含在其中,还应该涵盖相应的安全事故。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对相关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和总结经验,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通过制定风险管理预防机制有效规避风险因素,从技术的角度来落实风险防控工作,即使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下也可以妥善解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企业管理者围绕“安全生产”主题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最合理、最可靠,值得企业管理者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蔺永.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0(03):128-129+121.
[2]于来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大众用电,2020,35(03):42-43.
[3]邱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02):90-91.
[4]农成华.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19(12):201+203.
[5]张海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1(1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