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范式视角下的共同体管理理论探微

2020-12-21许太邦王中教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范式共同体个体

许太邦 王中教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的共同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生产力进步、科学繁荣的根本动力源泉。人是在组织中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的组织形态、思维方式、教育价值越来越成为超越分歧、矛盾、斗争而富有合作、信任、共赢、包容的组织范式。这种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对世界的关心经常会与个体化的、短期的、私人的利益相左,这就需要基于共同体教育和共同体管理理论进行探索。

“我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危险的时代,特别是人类技术快速增长的复杂性带来的潜在危险。”斯蒂芬·威廉·霍金曾指出,在未来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不是来自科学,而是来自道德伦理。人类所拥有的道德遵循决定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是创造奇迹还是创造怪物,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席卷中国大地、蔓延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看到所生活的世界的脆弱性、不确定性以及威胁性。在充溢着流动性的现代化社会,人们既能够看到相互联系的日益紧密,又能够看到种族、文化、宗教的不宽容。“以核武器为典型标志的人类超级力量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完全因为自身的能量就足以摧毁整个人类的时代的到来,我们今天的这一代人是第一次面临全面毁灭的人类”,探索能让人们规避风险的相处方式,寻求能让人和谐相处的基本假设,探求能夠形成共识的道德伦理,寻觅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探究交互共生的组织范式,日益彰显其必要性、紧迫性。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塑造了人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类的共同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生产力进步、科学繁荣的根本动力源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或者说人类的至高追求、终极关怀已然超越了仅对于个体生命的珍视、对于组织的信守、对于文化的皈依、对于民族国家的忠诚,而上升到对于人类是否能够可持续存续、人类集体安全的关注与重视。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私有财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集体的安全、地球的安危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至高利益。格局与高度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唯有形成超越个体理性、组织文化、家国情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引领人类的未来。

人是在组织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据摩尔根的观点,从人类所属的组织形态可以将人类分为作为家庭成员的人、作为氏族的人、作为部落的人、作为民族的人、作为国家的人、作为国家联合体的人、作为人类的人。“组织不仅提供人之生理生存的各种基本条件,而且也创造了人之心智潜能、品行形成与发展的可能空间。”在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组织中,“个人总是按照内在的假设去行动,但是这种假设可能与他遇到的真实世界并不一致”。“组织是文化的产物,是人这种动物用他的知觉和生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所形成的。”“组织是被意识到的社会现实,在那里,人们做出决定并采取在他们看来是正确而合适的行动。”由此可见,人的意图、价值、习惯和信念既是构成组织的重要因素,组织的层次、形态也决定了个体的认知、思维与行动。也就是说,个体处于家庭组织层面与个体处于人类组织形态下的思考、选择与行动是截然不同的。在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境遇中,某些组织或者利益团体总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刻意塑造某种组织文化,以左右与影响个体或群体对组织的判断与感知,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采用了一些错误的信仰和意识形态模式,这些错误的模式掩盖了实际对人的一种压迫”。因此,人需要一种不被遮蔽的真实环境、一种不被掩盖的高度视野、一种不被阻挡的广泛情境来审视自身所处的组织文化,基于人类最真实的善意、整个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全球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理论与实践,无疑能够提供最佳的范式。

“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存在着一组支配其思想和行动的相应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内隐理论与外显理论,外显理论是一种个体信奉的理论,内隐理论是个体行动的真实向导。内隐理论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不断反思、重构的改进式内隐理论在支配人、影响人,决定了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的关系逻辑、对组织的态度价值。内隐理论与改进式内隐理论对个体的发展既有负向的、消极的影响,亦有正向的、积极的功能。虽然个体所秉持的理论与假设千差万别,但由于人的本质的共同性、观念和价值的共通性、生活和生存的共生性,使理论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需。理论研究旨在寻找能够分析个体性理论的有效工具,从而为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联系理论提供最佳的范式。所谓范式,是指“个体性理论经熔铸、整合而扩张、扩散为一定团体、组织所秉持的共同信念、约定、察看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持续下去的一整套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方法、技术等等”。组织社会学家布罗尔和摩尔根用代表科学本质属性和代表社会本质属性的两根轴线,构成了组织理论范式的四个象限,分别是:功能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激进人文主义范式和激进结构主义范式(如图一所示)。

不同的教育管理理论者对不同范式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有很多研究者则认为范式是可以融合和通约的。不同的范式就一定意味着争论、分歧、碰撞吗?反之,不同的范式就一定要达到共识、共通、融合吗?是否存在能够既包容不同意见,又不达到一统的范式呢?笔者认为是存在的。

一方面,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然隶属于各种类型的组织。组织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深刻体现了人与人关系的发展、社会关系形态的变化。从广泛意义上讲,“前现代的组织,是按照硬件的方式组织的;现代的组织,是按软件的方式组织的;后现代的组织,是按照湿件的方式组织的”。所以,未来社会是“湿”的。湿,是协同合作的态度;湿,是思维方式由一维到万维;湿,是文化从一元到多元。文化最根本的规定性在于它是历史凝结成的,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当文化作为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以及社会和历史运动的内在机理时,它与社会领域其他方面就不再是二元分立的外在并列关系或附属关系,而转变为“一种机理和图式的水乳交融、血脉相通的内在依存关系”。无论前现代性还是现代性抑或后现代性,其本质就是一种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结与概括,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沉淀、积累并升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逐渐固化的个体活动、组织形态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文化图式。工业化,本质上是干巴巴的,“工业化好比一台烘干机,将社会关系中一切带有人情味的东西烘干,然后用原子式契约将个体联系起来”。在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结构功能主义理性系统成为一种内在的组织文化范式,深刻影响着各种社会组织领域的发展,包括对学校组织文化的影响,成为工业化社会学校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标识。工业社会所形成的现代理性组织导致社会日益分化,陌生人世界形成,使人成为“原子化”的人、“碎片化”的人,同时把人置于现代理性组织规训化的监狱里,使其成为组织人和工具人。到了20世纪末,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组织范式的诟病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批判的对象,在极大范围内进行着以“后现代性”为标识的文化转型,以人文主义的文化组织模式逐步改造结构功能主义的文化组织模式,以真正的人的发展来取代理性系统之下的“工具人”的发展,以真正的人性的精神联盟来改造理性系统之下的工具性的效率联盟。社会运行机制和精神文化的内在整合,逐步成为一种必然,旧有的片面、割裂和局部倾向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走向互动与生成、合作与交流、整体与协调。沟通、交往、协调和合作让人感受到共同体思想的温暖,以重视人的精神联盟为主要特质的共同体主义思潮在21世纪日益得到复兴与发展,已然成为现代人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思维方式、价值规范、行动准则,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教育共同体等已经弥漫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组织文化同样受到共同体思潮的影响,学习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教研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文化构建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适应后工业化社会的学校组织文化范式也由此获得了它的‘后现代性”。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视学校为谋求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纯粹工具性的教育机构,但随着社会的转型,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与日俱增,生态的脆弱性以及不宽容性逐渐蔓延,学校必须越来越作为一个“雏形的社会”而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为真正的社会共同体做准备。作为为大的社会共同体而准备的“雏形的社会”的学校,它与传统工业化学校不同。“传统学校组织文化中,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相当于生产机构早期的‘简单协作,区隔、陌生、竞争是主流,只能培植个人主义,偶尔的互助也只是个人之间的事……反之,共同体导向的學校组织文化中学生是聚合的形态,学生是深度合作、互助、信任、共赢,即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之间就可以为完成某种共同的作业而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协作,每个人为共同作业的完成,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分享别人的贡献。这种具有共同路线、共同精神、共同目的的学生群体,才堪称‘社会。”因此,“学校即共同体”的教育价值就在于以“内铄”的方式推动学生真正的社会精神——共同体精神的成长,在共同体社会中成长为富有社会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

综上所述,共同体的组织形态、思维方式、教育价值越来越成为超越分歧、矛盾、斗争而富有合作、信任、共赢、包容的组织范式。人们需要共同体是因为人们需要安全感,安全感是幸福生活至关重要的品质,是人性的追求。“在这个迅速全球化的世界中,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没有人能够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要求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这种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对整个世界的关心,经常会与个体化的、短期的、私人的利益相左,这就需要基于共同体教育和共同体管理理论进行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基于文化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自觉”(编号:2019FDYYB09);2020年江苏省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研究”(编号:B-b/2020/0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M].章凯,罗文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3]李华平.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4]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扶松茂,丁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7]舒悦.当代美国学校学习共同体问题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2):21-25.

[8][英]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9]陈治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4-7.

[10]康渝生,边飞飞.“共同活动方式”:“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践前提[J].湖南社会科学,2019(6):9-16.

(作者单位 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匡谈小学 2.常熟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范式共同体个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共同体的战斗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