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各省道路运输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其动态分析

2020-12-21陈丽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8期
关键词:道路运输竞争力

陈丽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新时期的道路运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运输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国家建设的基础道路运输企业运输组织形式和运输技术革新。公路运输车辆运用情况受车辆来源、车辆类型、运输组织、供需情况、合作关系等诸多关系影响,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消除或减少消极因素,努力提升公路运输车辆运用效率是运输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道路运输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建立相应的预警应对机制及信息交流机制,以便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当前国内本土道路运输企业管理水平及技术设备与国外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各省应该促进本地道路运输企业不断地提高综合竞争力,以便获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 道路运输;运用效率;竞争力

1我国道路运输现状

道路运输市场是指以道路运输车辆为运输手段,实现旅客、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1]。管理不到位导致运营效率不高,司机成本高、运营成本高、运力资源闲置、空驶率高、浪费现象突出等行业痛点,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改善。在分析道路运输市场结构之前,有必要对国内道路运输行业现状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于把握道路运输业发展趋势,对未来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的发展方向选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道路运输基础设施。道路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道路客运站和道路货运站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飞速增长,截至2016年,全国公路里程达到了4696263公里,各等级公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等级客运站20707个,相比于上年减少了45个。而2004年,全国等级客运站10074个,12年的时间,客运站增加了近1倍;2016年底,我国共有等级货运站2778个,比上年减少150个。

(2)运输量。近十年来,从我国道路运输客货运量、运输周转量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客运领域,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所占的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比例均有下降,这是由于近几年道路运输业受到高铁、航空运输等客运方式极大的冲击,在干线运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道路货运领域,货运量占比一直较为稳定,而道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周转量的占比有显著提高,说明近几年公路货运的平均运输距离增加了。

(3)经营业户及从业人员。随着道路运输业的结构调整,我国道路客运经营业户数量逐年减少,但是50辆车以上的运输企业户数近几年保持稳定,并没有随着整体趋势减少。这说明具有一定规模的道路客运企业在面对逐渐下滑的客运市场时,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而在货运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近几年的道路运输货运量略有下滑,但是拥有50辆货运汽车的企业数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在道路货物运输领域,我国的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2信息技术与公路运输管理高度融合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运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把信息化技术引入公路管理也势在必行。实现交通的路况监测预报,对车辆车流进行有效疏理调节,提供最优组合线路和调节峰值车辆的流通性。信息技术应用到公路运输管理中,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时效性,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信息的准确性能够保证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避免拥堵的路况出现。信息技术还有风险预测的功效,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公路运输的高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出行质量和效率[2]。

3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1)道路运输在整个运输业市场中的比重下降。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铁网络在全国的铺开,在中长距离的干线运输中产生了巨大的优势;铁路也因其不受交通拥堵的困扰而受到青睐,对道路运输行业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保有量逐年攀升,我国高速公路网也已经基本成型,居民在出行时,更愿意选择自由灵活舒适的私家车,道路客运市场进一步压缩。在整个运输市场中,道路运输业的比重将有所下降[3]。

(2)道路运输企业经营业户数量不断减少。随着未来货物附加值的升高,道路货物運输分担量的降低,将会淘汰一批规模较小的道路运输经营业户。随着社会运输需求的改变,那些不能提供高品质、个性化、有保障的运输服务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落败。因此,经营业户的数量将会不断减小[4]。

(3)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依靠中小企业的力量,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相对的,其运输需求批量较小,因此导致了运输市场中大量的个体经营户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增长,我国各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服务于这些企业的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规模也会随之不断增加[5]。

4结束语

道路运输作为我国多样运输系统中的基本运输模式,集通过、送达、集散功能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价值优势。道路运输以高灵活性,速效性,强适应性在一般运输过程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支撑着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目前道路运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各省应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本省道路运输业效率,将信息技术与公路运输相融合,有效提升出行质量和效率,促进本地道路运输企业不断地提高综合竞争力。道路运输对创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及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均有着重要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运输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宁晓萌,李妍,史成君.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战略转型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5):138-139.

[2] 郑育宏.关于道路交通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若干思考[J].汽车实用技术,2019(2):216-217.

[3] 任丽丽.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8.

[4] 鲁涛,马明.基于生产-消费视角的中国道路运输业效率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7):144-147.

[5] 马沁琳.道路运输转型发展动力机制构建与架构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道路运输竞争力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乡村道路运输改革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基于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在道路运输行业的应用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