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介入对自闭症儿童课间时间参与社交互动的影响
2020-12-21刘惠芳
刘惠芳
【摘要】自闭症核心障碍是一种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由于受其广泛性发展障碍影响,同时缺乏社交技能和动机,导致社交困难,这一群体有别于一般发育中的儿童和其他类别残疾儿童。近十年,融合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和落实,有效地促进了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融合环境下,同伴介入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反应、社交主动性和社交时间都有所增强。独立使用或与其他干预方法结合使用,能有效地改善融合环境下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促进训练效果的稳定和应用情境的泛化。
【关键词】自闭症;同伴介入;社交技巧;课间时间
一、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特征
社交损伤的影响将自闭症儿童、典型儿童和其他残疾儿童区分开来,并使他们面临被排除在主流社交机会之外的风险。自我孤立的儿童采取回避社交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频率低于同龄儿童。在学校不与同龄人交流可能会给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带来许多挑战。社交目的往往通过点对点的交际互动来实现:需求和需求的表达、信息传递、社交亲密、社交礼仪等。一个人没有社交技能,那么他在社交过程中对自己的环境就会很难掌控。由于大多数的交往经验发生在某个社交空间中,缺乏适当的社交行为可能会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环境刺激存在强有力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及控制个体的社交行为。
二、同伴介入的社交技能干预
同伴介入的干预策略是指普通儿童被教导技能,在社交环境中影响患有自闭症的同龄伙伴,可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到不同场合中的社交能力。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干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策略主要有关键性反应训练、社交故事、自我管理、视频榜样示范、同伴介入等方法。同伴介入的干预方法,对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助力自闭症儿童更好地适应融合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普通学校的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闭症儿童。
同伴介入的干预涉及到训练同伴实施行为,以同伴模拟、发起或加强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为干预要素。在这个干预策略下,成年人的参与通常是边缘性的,通过同龄人而不是直接与自闭症儿童互动。同伴介入不仅能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产生良性的、可靠的变化,如果实施得当,能产生积极的附带效应,技能长期维持,比成人介入干预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在同龄人、环境和活动中更易泛化。美国自闭症谱系障碍专业发展中心认为同伴介入是一种循证做法。
课间休息时间是儿童上学日中高度社交的一个阶段,基本上是非结构化的部分,有多种机会学习和使用适当的社交沟通技能,从而成为实施同伴介入的主要背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课间休息干预的好处包括增加合作、沟通和游戏技能。在休息时间,利用儿童的兴趣来增加社交互动,施加影响。自闭症儿童更容易在课间的社交中与同伴日常交往、发起社交活动或参与同伴互动,明显可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参与度。
三、有关研究
以融合校园内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下课时间为载体,探讨自闭症儿童在同伴介入干预中社交互动的成效。试验主要研究并分析同伴介入对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社交互动的干预成效;对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互动的泛化效果;采用访谈、间接观察、直接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者收集的数据,资源老师进行数据整理,在资料分析上,采用量化分析处理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观察者一致性分析研究。在实施同伴介入之前,对实施介入策略的普通儿童安排社交技能课,将几种基于证据的社交技能教学方法, 如,直接指导、主动发起、激励、同伴调解、强化和象征性物质奖励等,直接纳入课间休息环境中,并对社交干预程序进行指导。试验阶段,每个参与者的课间休息时间被选择为观察期。参与这项研究的学校管理人员、普教教师、家长、自闭症资源老师帮助数据收集。通过设置社交任务和关键性反应策略,目标儿童参与者作为发起人或回应其同龄人的交流行为均将被记录。通过试验设计,评估、对比参与者在同伴介入后社会行为发生的变化。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参与者和他们的同龄人的社会沟通行为显著增加,并可将社交技能泛化到非干预的课余时间。家长、普通学校教师、资源老师的评测均达到良好社会效度。
四、局限性
目前试验只有少数参与者,限制了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多自闭症儿童群体的能力,缺少更多的、稳定的试验数据。另一个限制是,在有限的干预阶段,泛化探究的数量很少,且缺乏不干预探究,原始干预数据量不够。此外,数据的变异性是研究的第三个限制,单一试验数据只反映了适当参与社交交流的一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可能包括其他社交参与指标,如,接近同龄人、活动和偏好的可变性、参与者的主动发起活动等行为。
五、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在课间休息环境中使用同伴介入的干预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开发一种针对课间时间的社交和其他相似社交环境中的有效、可行的同伴干预技术。同伴介入的基础是引导和积极加强适当的社交技能。成人与儿童的互动通常容易导致对儿童过度教导,谴责儿童的不适当行为。而同龄人会有更多的相似性,同齡人之间的直接指导、发起话题和活动、激励,同龄调解、强化和象征性物质奖励等,更容易发生效应,这增加了自闭症儿童和同龄人在课间休息时相互交流的频率。未来的研究,可进行干预成分分析,或会发现干预的成分比重和不同效果,有助于发展和精简今后同伴介入课间休息时间的干预措施。
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度和更多社交互动机会,同伴介入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早期干预中,同龄人的环境可改善社交行为,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轨迹,从自我孤立变为主动参与社交、发展友谊。未来,这一领域可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纵向和群体设计研究,将实现一种可在学校环境中应用的实际干预技术。
参考文献:
[1]农志学,胡晓毅.运用同伴介入法提升学龄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2017(2).
[2]Phillip S. Strain, Samuel L. Odom.Peer .Social initiatio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J]. Exceptional children,1986(3).
[3]Brandon McFadden,Debra Kamps,Linda Heitzman-Powell.Soci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peer-mediated recess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4(12).
[4]Mark Kretzmann,Wendy Shih,Connie Kasari.Improving Peer Eng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on the School Playgroun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ehavior Therapy, 2015(1).
[5]Jo-Anne Prendeville,Patricia Prelock,Gregory Unwin.Peer Play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the Soci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Semin Speech Lang,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