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21崔卉
崔卉
习近平总书记将“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作为符合新农村建设路子的总规划。作为“百姓日见而不鲜”的民俗文化,正是维系这丝丝缕缕乡愁的重要表达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文化更应乘势而上,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引言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由于自然历史条件影响,结合农业生产生活特点,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民俗文化,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民俗文化的积极意义极为重要。
二、乡村振兴战略及民俗文化概述
(一)鄉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一直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家先后颁布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二)民俗文化的概念和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区域的民众为适应自然环境、寄托情感追求、维持生存发展而发现创造、延续传承、共同遵守的风尚、习惯,具有地域稳定性、广泛多样性、指导约束性、发展适应性等特点。民俗文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精神文化层面,如人文历史、民间信仰、民族节日等,也包括物质文化层面,如服饰风格、饮食特点、建筑特色等。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俗文化不仅是加强团结和谐的润滑剂、保持乡俗民风的活性剂,而且是发展乡村文化的助燃剂、创新文化遗产的催化剂。民俗文化不仅孕育、包含了现代法治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其本身的约束性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调节人际关系起着极为有益的补充作用;让人民群众在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家风、感悟乡风、感受民风,已成为民众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接受传统文化的天然课堂,为创新文化发展提供了丰润的滋养和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
三、当前民俗文化发展面临问题
(一)文化冲击,生存空间被压缩
自晚清以来,面对救亡图存、面对现代化进程,民俗文化一度被误认为是落后、迷信、不科学的代表,长期处于“被革命、被改造、被抛弃”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交流急剧增加,良莠不齐的多元文化乱花迷眼,民俗文化生存状态呈现出虚无主义危机,即自信不足、供给失衡、发展不利、软实力缺钙严重,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二)急功近利,商业开发伤害多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风生水起,各地民俗文化在乡村经济中蓬勃发展。但一些地方在资本的驱使下,民俗文化也呈现出同质化、低层次化、短期化等商业异化问题,且不论枉顾地方特色的盲目复古和各种所谓现代艺术馆等格格不入的场馆建设,民俗文化遗产一夜之间成拆迁废墟者有之,打着修缮旗号修旧如新、拆旧建新者更是不胜枚举,很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被“保护”,或故步自封,或徒留其表,或媚俗失真,丧失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随时面临消解的危险。
(三)好大喜功,心浮气躁保护难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民俗文化仿佛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各种文化遗产评选推荐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在评选推荐之后,却又大多没有后续支持,民俗文化往往面临评选时风生水起、评选后人走茶凉的尴尬局面。更有部分组织对民俗文化保护原则、方法、要求不甚了了,打着探索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幌子,被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噱头迷惑头脑,在没有翔实、充分的论证时便急于求成,反而造成了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创造性伤害、保护性损伤甚至永久性破坏。
(四)生存发展危机,青黄不接传承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人口不断离开家乡进入城镇,在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空心化的乡村和小城镇不仅带来了农村人口锐减,更使许多民俗文化、传统文化难以为继。同时,现代工业文明的快节奏、集约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对民间师传徒受的传统工艺传承之路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再接过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之薪火,使很多民间工艺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继承人青黄不接、传统工艺匠消技陨的难堪局面;更为严重的是,即使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很多传统工艺也饱受水平认证难、工艺发展难、产品销售难、品牌保护难等问题困扰,致使传承难以为继。
四、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问题解决策略
(一)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恢复社会文化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正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是华夏文明之根,政府要积极搜集整理民俗文化成果、提升民俗文化理论研究水平,挖掘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基因,把握民俗文化核心精神和基本元素,创新民俗文化内容,促进民俗文化健康发展。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思想也蕴含于各地的民俗文化中,先辈们观天时、察自然,长期总结发展以利民生。时至今日,人们仍能通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土人情去品味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底蕴。保护民俗文化首先要维护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维系其生态平衡,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就如中国最美乡村——郝堂,这样一个原本“无景区、无名人、无好山好水、无交通优势”的普通村庄,通过激活民俗文化资源,在尊重村庄自然历史发展环境的大前提下移步易景,“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扒房”,通过凸显山水田园的自然和谐环境,留住了民俗文化的传统乡村印象,一跃成为豫南最火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这种回归自然的美丽也引起了国家、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二)开展文化保护研究,完善评价保护体系
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化机构的积极作用,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做好民俗文化资源普查和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民俗文化信息库,分门别类实行动态管理,尤其对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民众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设计民俗文化保护方案,从保护思路、总体目标、保护程度、保护步骤、保障措施、成果评价等方面完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根据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实施民俗文化保护。
信阳民俗文化资源丰富,178处各级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479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彰显着“岭岭埋忠骨,村村有烈士”的红色文化;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03个省级传统村落凸显了“春摘草莓夏采荷,秋赏落叶冬踏雪”的民俗景观;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5个省级非遗项目,240个市级非遗项目汇聚了“皮影花鼓戏、制茶民歌红”的非物质文化智慧结晶,共同凝结成信阳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推动全域旅游、整体保护、有序开发的良性发展格局形成,2016年颁布《 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信阳首开将红色文化纳入法律保护的先例。
(三)培育民众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中华民族历史厚重、源远流长,从田园风光到传统服饰,从建筑景观到特色饮食,从传统文化到红色经典,民俗文化在各个时期宣传英雄事迹、纪念英烈人物。
在信阳市新县泗店乡王楼村的村史馆陈列着从父老乡亲手中收集来的革命先烈的照片和遗物;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村委会的院墙上,描绘着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往事;每年清明节,新县泗店乡计河村党支部都要组织党员为长眠在那棵歪脖树下的无名烈士扫墓,听老党员讲述村里的革命历史;商城县长竹园乡何家冲那棵大槐树下,入党誓词一遍遍在红二十五军出发地响起……信阳地区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实实在在做到了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以最贴近民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文化自觉浸润人心,教化民众,培育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尊,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弘扬地方文化特色,鼓励文化交流创新
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自我调适、自我建构、自我强化的发展能力,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生产生活到精神追求的动态变化过程。
每年春天,信陽市都会以茶文化为契机举办茶文化节,广交四海宾朋,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开漳圣祖陈元光 》唱到了福建广州,唱到了宝岛台湾;民族歌剧《 八月桂花遍地开 》重温红色经典,喜获“白玉兰”奖。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当然不能故步自封,而应将静态展示、动态传承、活态保护、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要彰显时代文化的活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促进部门协调合作,发挥优势资源互补效应,以开放的心态共享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吸纳各种优秀文化元素,激活民俗文化创造力,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五)拓展文化宣传方式,培育民俗文化传承沃土
民俗文化的生产、传播、交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民俗文化传承人自带光环效应,是民俗文化重要的宣传者、展示者和传播者,要加强民俗文化宣传,通过多种方式肯定民俗文化价值,提升民俗文化品位,形成民俗文化传承合力。
2019年4月12日,《 信阳文明20条 》抖音大赛评选出获奖作品48件,这些作品自编自演,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以相声、歌舞、快板、魔术等民俗文化形式宣传文明行为,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抖音”“快手”“秒拍”等大量自媒体已深入民众生活,有关部门不但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宣传介绍优秀民俗文化,还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民俗文化宣传,搜集民俗文化线索,记录民俗文化活动,打破民俗文化时空距离,加速民俗文化传播,打造民俗文化亮点,扩大民俗文化影响。
五、结语
民俗文化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文化的集中展示和重要表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历经风云变幻传承发展至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可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精神活力、增添发展动力、凝聚向心合力。因此,政府应发挥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民俗文化保护,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鼓励民俗文化创新,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习近平: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EB/OL]新华网,2015-01-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1/c_1114082460.htm.
[3]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8-03-09.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309/c64094-29857100.html.
(作者单位 信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