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到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2020-12-21罗海梅
罗海梅
在学前教育时期,学生读书能力区分不明显,问题爆发在小学入学之后。学习生活的方式改变,学科知识学习和阅读,生活休闲,课外辅导等争夺有限的时间,学校和家庭又大多重视成绩,因此大多家庭和学校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在教育中,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能力培养最为关键,而最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是培养他终身阅读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阅读的重要性
1.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能力
加强语文阅读不仅是要增加学生对文章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自在面对不同种类的文章时,能够随机应变,得心应手。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都被自己喜欢的书深深吸引着,好的阅读习惯能让浮躁的心沉静,注意力集中。长期坚持,必定会养成静心阅读,踏实思考的好习惯,为中考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2.阅读能力是使人成长的关键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不仅能减轻学生升学的压力,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乐趣。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书籍中的许多内容情感丰富,人物的言行会引起孩子的共鸣,善良、丑恶、美好,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
二、培养低年级阅读的方法
1.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兴趣为主。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和图画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二年级时,需要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还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2.开设因材施教的阅读课程
因材施教的阅读课程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阅读课堂,另一个是课外阅读。首先,“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但是固定的转业语文课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低分则劣,而每个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知道、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喜爱小猫小狗,有的喜爱海洋动物,有的喜爱各种轿车,乃至有的学生对各种植物、昆虫爱好极高,那么同一空间,分配不同的阅读任务,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自己的爱好点动身,选自己喜爱看的书,这么兴致很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他们逐步学会精读、略读、诵读、跳读和阅读等方法。
当前,城鄉学生之间语文素养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是城乡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的不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读书,读好书,利用节假日或星期天,多到书店一走,随时充实自己的家庭小书橱,加大智力投资,增添精神食粮,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建构投入放松的阅读世界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建构阅读世界。幼儿园的小孩,最早看绘本,设置幼儿园的布置和设计,以及学生自身的玩具,也是与绘本一模一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过渡理应遵循这种科学道理。阅读与游戏,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游戏是自由的,在其中学生又投入又放松,给人不可替代的在场感。语文谜语游戏、数学游戏、科学游戏等不仅让学生认字,还能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扩大阅读量,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学校图书室让学生开架阅览,班级图书箱向学生适时开放,家中图书橱使学生自由阅读,开设多种阅读渠道,加强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交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背诵优秀诗文,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