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

2020-12-21张康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教师

张康业

【摘要】学习共同体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建立一套技术性文化来强化自身的学习,启迪教师的思维,提升教师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然而,如何构建有效学习共同体,是横亘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一道难题。本文从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角度探讨构建有效的共同体学习模式,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關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教师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各国人才的竞争,任正非曾说过:“把教育做好,国家才有未来。”那么,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的专业能力方面,也仅仅局限于教师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合作交流精神的缺失和团队作战意识的淡薄。概括而言,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不重视开发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重视客观环境的“输入”。在彼此相互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内,每位教师都可构建一个“对话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互动交流中完成思想的碰撞与重建。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原指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其最早应用于教育领域,是在1995年博耶发表的题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报告指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如教师、学生、专家等。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分享教学体验和情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健康成长。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

(二)优化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营造归属感和认同感。平等和倾听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它说明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团结互助,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促进智力发展。

(三)学习共同体需要具备器材购置、场地配备、人力分配等基本的学习支持环境。

(四)学习共同体是一项团队合作活动,打破壁垒,重新组合,成员之间通过搭建新平台,互相启迪新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具有共同的学习愿景和学习目标的教师组成的学习型组织,就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围绕教学问题探讨沟通、合作共享,提升成员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它与普通的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区别。

二、学习共同体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既休戚与共,又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多元化,学习者之间的高效、平等的互动,有利于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实现自我的发展。

(一) 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主观能动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师学习都是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与其他教师合作沟通的观念非常淡薄。教龄越长,面临的教学问题逐渐增多,并且极其复杂。久而久之,教师忘记了初心与理想,失去了教学兴趣,更不会顾忌日后的专业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并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在这个组织里,教师可以找到归属感,找到情感的依托,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获得资源、咨询、指导和反馈,促进教师对新旧知识的反思和迁移,及时地解决问题,在为教师提供技术与心理支持的同时,找到了自我认同感,舒缓了教学压力,排除了不利于教学的负面情感。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学习共同体之中,强调关注人的发展,注重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发言权、参与权,更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参与其中,相互借鉴与学习,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这个过程,教师会深刻反思教学理念,比如教材内涵是否充分挖掘,教学环节是否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和合理,教学理念是否新颖而恰当等。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提升了教师的自我改进与完善。

(三)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校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美国教学专家帕克·帕尔默曾经写过一本书:《教学勇气》,里面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途径,一是营造优质教学环境,二是教师之间创建学习共同体,相互提携与共勉。因此,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永远开放交流的平台,成员之间相互频繁地沟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相互鼓励与探讨、商议教学中的得与失,学会反思与积累,开阔自己的视野,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共享经验与成功,有利于形成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再囿于绩效待遇等物质方面,而是升华至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双赢的层次,有利于校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初心,通过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可以聆听他人真诚的心声以及忠告和批评,从而达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目的,促进自我的专业化发展。

(一)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之构建交流平台

1.营造学习氛围

强调学习的效果,激发学习的动机,这就不得不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没有氛围,学习的过程只能流于形式。我校每周四下午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悦山斋”的集备活动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好平台。“悦山斋”的环境优美,且有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期刊,教师可以随时翻阅。

在固定的学习时间里,备课组所有成员通过合作分享,将个人智慧转化成集体智慧。这个过程是各取所需、取长补短的过程,更是一个将思想碰撞、头脑风暴发挥到极致的过程。

2.确立合作意识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基于教师之间的一种“合作”理念,“沟通、合作、进步”是共同体的核心与实质。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说过,“如果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要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合作,结成共同体式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教师才能够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的人际联系,构建自身的研究能力、交流能力、引领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建设,这个与其说是现实所需,不如说是未来所需、教育所需,从而形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

(二)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之构建学习内容

枯燥的学习内容是学习者的天敌,要想激动和带动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那学习内容的多样化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启用新教材以后,更需要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来解读新教材,因为新教材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如单元式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学习共同体除了要学习新教材以外,更要学习其他内容,如,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本校、本区的公开课、优秀教案研讨:课题的研讨;教学热点的研讨等。这样广泛地接触各类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热点,共同体的教师就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三)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之构建任务驱动

为了使教师把学习当成自觉主动,甚至是迫切的行动,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任务驱动机制。积极鼓励成员参与各级论文、教学设计、公开课等比赛。只要确定一个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产生的动力是巨大的,所有困难在这动力面前都不值一提。然后再确立一个集体目标,把大家凝聚在这个目标的周围,激励大家努力向前。近些年,我校语文科组有了明显的进步,跟任务驱动机制有极大的关系,每个老师都积极在不同层次的比赛中展现自我,在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同时,又推动了整个科组的发展。

(四)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之构建创新学习模式

检验教师能否在学习共同体之内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学习模式是关键。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学习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点工作,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积极吸收适合初中的学习模式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应注重协作与交流,形成积极合作、彼此信任的学习心态,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在学习模式上除了一般的共同学习模式外,还可采用以下模式:

1.结对合作模式

结对合作模式的范围小于同行交流模式,精准性强,效果明显,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结对合作可以以老带新,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學经验的直接传承,也可以是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切磋性合作;形式自由,可以自发组合,也可以是学校建议组合的结对。

2.骨干专家引领模式

教师学习共同体虽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但离不开学校的教师骨干给予的必要指引,围绕“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协作和沟通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从而加快教师的成长。可以邀请专家来指导学习。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因此,没有校外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势必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只有通过专家讲座、专家评课、名师导学等形式,促使教师学习共同体及时调整与跟进,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交换一个苹果,我们还是一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我们就拥有最少两种思想”,英国戏剧学家乔治·萧伯纳道出了学习共同体的真谛。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美育教师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