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的语言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2020-12-21黄杰华
黄杰华
【摘要】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被提上了语文教学的日程,而对于语文素养这一抽象的概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形象地呈现出来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形式的教学,谈论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言运用;小学语文
何谓语文素养?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观来解释,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这是对“语文素养”最好的注解。
由上述可知,语文素养与语言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素养是语言文字运用质量的检验标准。笔者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字运用基础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夯实语言文字运用基础,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呢?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核心的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笔者尝试从听、说、读、写这四种最原始、最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形式去着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与提高。
一、听——创设“听”机,激发“听”趣
在语文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度不够,或是听的趣味淡薄。但同一班级的学生,上英语课却是“听”得兴致勃勃,“听”得意犹未尽。这是何故呢?如果你听过小学英语课,就不难发现:英语课堂多游戏、多歌曲,学生哪有不喜欢呢?而语文课中的学生不乐于听,那是因为课堂中并没有真正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听的机会,也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听的欲望和兴趣。乐音,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听”的形式。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根据文本内容给学生创设听乐音的机会,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听的兴趣。如,在教学《草原》时,可以先听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听听《天路》;学习《梅花魂》之前,听听《我的中国心》……学生或许不能真听懂歌词歌意,但那悠扬的音乐,一定能吸引学生的“听”力,为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作好铺垫。当然,语文课堂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的课堂,音乐只能作“激趣”所用,不能让它喧宾夺主。听的内容方式还应尽可能的多样化,能创设“听”的机会也很多,如,利用课前的1分钟,可以听学生讲新闻、讲故事、讲见闻……
这些都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趣,关键是要让学生从课堂伊始就要有“听”的习惯,进而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课感悟语言,听同学发言分享语言,听同学讨论交流语言形式,听同学读书分享语言美感……在“听”中识美丑、辨是非,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以提升自己的语言审美观及人文素养。
二、说——以课堂前的“趣”,“悦活”课堂
如上所言,一般的小学生,对“听语文”感觉困难,但更多的小学生对“说语文”更感觉困难。有的是因为没听懂对方所讲的话,因而不能做出“说”的反应;有的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词和句型不足以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多的是因为怕出错被学生嘲笑而不敢说。有趣的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第一种情况多出现在低年段的学生,第二种情况则以中年段的学生表现得更明显,对于第三种情况,却主要集中在高年段的学生身上。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还得在“趣”上下功夫。一个有趣的话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还能点燃学生的表达之“火”。上课前,结合文本主题,跟低年级的学生说说动物、植物,与中年级的学生交流童话的某个人物或片段,同高年级的学生评价热点新闻里人物事件的是与非。在开始阶段,由老师先说,慢慢有话题了、学生“说”的话匣子打开了再交给学生自由表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注意指导说话的语速稍为缓慢些、适时调整语速语感;中年级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尽量地规范语言;而高年级的学生,若能对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评价立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只要课前对“说”的准备充分,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结合文本进行语言交流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教学中,只需要老师创造气氛,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让学生把语言运用在问答、复述课文、命题谈话、角色扮演等情景中,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人、事、景、物进行交流、评价,并对语言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加以适时的指导。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出语言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积淀及人文的培养,从而达到在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读——默读以养“静”,朗读以养“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语文的重要方面。阅读从形式来分,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笔者认为,“读”就是语言运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识别”和“释义”两个阶段:“识别”是理解单词的意思、句法结构和语句之间的关系;“释义”是运用有关主题、文章的语境等非语言知识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复原文章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遇到学生关于“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生性格好动,在阅读中显得比较浮躁,总是不能静下心来默读哪怕是一小段的文字;二是有些学生过于沉静,在朗读的时候不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读出文本的“趣”。
“非宁静无以致远”,笔者一直认为,学生的心不“静”,会对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产生一定的逻辑障碍,最常见的是在做“阅读感悟”的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并不能认真地把短文读完,在解决问题时,多表现为脱离文本、胡编乱造,无论是“识别”的简单思维,还是“释义”的逻辑思维,在语言运用上都是支离破碎的。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呢?在近两年的实践中,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天进行20分钟的默读,时间安排在上午和下午上课前的10分钟里,全班学生在一起看课外书。没有任务的压力,只是捧着书本默默地读,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说话,眼睛不能离开书本。开始时,总有些学生不习惯,会有一些声音或动作。慢慢地,一个学期下来,全班学生都能养成“靜”读的习惯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们边读边思考、写批注,课前进行读书感想的分享和交流,自然而然地把“读”与语言运用联系起来,读——说——听三位一体,久而久之,语言便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琅琅的读书声”是一节语文课的生命力体现。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读出文本的“趣”呢?一篇课文文字语言的趣点在哪,这不是老师说了算,而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发现。在发现语言文字的“趣点”后,根据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读书,才能读出那种愉悦身心的“趣”来。就拿《牧童》这一古诗来说吧,学生发现诗中的“笛弄晚风三四声”的“弄”字很有“趣”,在语言“识别”的基础上,便“弄”出许多有趣的读书声来:有的边拍手作节奏边读,有的与小组成员读成“二重奏”,有的依字行腔,像模像样,有的以笔作笛,边奏边读……仿佛一个个“天真活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牧童在“笛弄晚风”,课堂中书声琅琅,趣味盎然。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语言运用的“释义”也在读趣中显得更简单明了了,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与提升。
四、写——写字见真心,写文显真言
写,是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体现。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是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进行的。因此,“活”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口语;二为书面语。
在语言运用中,口语的表现形式为听、说、读,书面语的表现形式则为“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又大致分为写字和写作两个方面。
“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强调写字的正确姿势,更要让学生在写字中感悟每一个字的语言功能,从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去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用字,以达到语言运用的教学目的。如,“安”字:字形是上下结构,“宀”下有一个“女”,意为一个“家”里要有一个“女”性才平安、安全、安心,才能安居乐业。学生若能在理解这个字的形、义后再进行书写,心底自然会泛起对家中的女性,特别是母亲的敬爱之情。在以后的语言交流中,运用到“安”字,也会想起母亲。例如,妈妈经常叮嘱“我”注意“安全”,每天“平安”回家了她才“安心”。这样的写字过程,不正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吗?
写作,是语言运用的上层建筑。学生要在前面的“听、说、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有所积累,有所“识别”,有所“释义”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进行有规则、有目的、有意义的整合。在学习中,许多学生对写作感到头疼,那是因为在前面的听、说、读的各个环节中,没有注意对语言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把“写作”独立成一个语言运用的环节,必须与“听、说、读”结合起来。如前文所述,如果学生有听趣,继而有说趣、读趣,最终也必然会有“写趣”。学生在听、说、读的环节中对语言运用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及时地把这种体验感受写成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片段,再根据教师的有机引导,写自己的真感受、真体验,把语言积淀成自己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那么在写作中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综上所述,可见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这四种技能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这四者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有趣、有情、见心、见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自觉完成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