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外交新思维

2020-12-21韩峰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外交新思维

韩峰

摘要:在坚持开放合作思路的引导下,中国走出了具有特色的经济外交政策模式,这不仅仅是中国全新的发展思维,更是中国采用市场经济模式的外交新格局。坚持开放合作是推动中国经济外交的核心,对改变经济形势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与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合作以及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与海外各国公共外交,为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利益保护提供全面以及新颖的思维模式,以促进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关键词: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外交;新思维

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的思维模式,不仅是新时期的一种设想,更是促进中国外交经济的一种战略计划,并且对于国际的稳定发展也有一定作用。在坚持开放合作思路的带领下,加速了海外许多建设的正常开展,也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通过加速海外铁路建设,建立起海陆空的通道和信息高速为骨架,从交通方式上进行很大的转变和改观,将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坚持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中,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与挑战

随着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很多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民营公司,将自己的公司开设在国外,一方面学习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维,同时也可以加强自身企业的扩大化,开放视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支撑起中国基础经济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为经济和谐与公共外交奠定了基础。

中国通过与各大发达国家的合作,建立第三方的市场,把中国的优势与技能装备,跟发达国家的优势装备相融合,协助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链、城市建设以及工业建设的需求对接,从而达到推动全球发展,发达国家带动发展中国家,聚集全球的经济增长,有效实现合作共赢的新目标[1]。通过坚持开放合作,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立起共商经济、共建经济、共享经济的建设。打破建设初期的瓶颈状态,开展建设的新模式。

从与发达国家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从客观角度出发,中国也存在很多有待提升的区域,包括对服务业务区域、保护知识产权、农产品的贸易自由等。都需要借鉴海外发达国家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在政治体制上,也与海外国家存在一定区别,在与海外国家进行公共外交的时候,要明确并接受美国的经济领导地区,在促进中国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中,要改革现行不全的发展体系,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奠定公共外交新思維。

在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进行主体定位上,建设资金来源以及建设资金的使用上,都可能与其他国家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对于合作方资金分配的问题上,容易形成制约国际发展的因素。因为各国都有各国的思维定向,为了防止恐怖主义以及其他对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出现,中国在进行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全方面考虑,多方面地设计与规划,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并且多向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制度,决策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学习并借鉴他们的良好思维模式,促进我国公共外交的有效展开[2]。

二、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外交新机遇

面对当前的国际地位,中国首先要与大国建立起友好的外交关系,重新定位外交政策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建立明确的外交立场,要不断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友好的良性外交,借助开放合作输出我国资金、产能、与海外国家建立起交通、文化融合、政治互信的合作组织。为防止“后院起火”,还需要跟周边的国家打好关系,遇到问题和平解决,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三、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有效缓解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困难

由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基础设施耗资过大,回收时间长,对技术以及经验都要求很高,面对资金上有些困难,依靠沿线国家的经济很难满足资金筹备建设,而且会大大降低国家的发展速度,不利于国际发展。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一方面缓解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度,促进国际的经济发展,对外投资也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效实现合作共赢。

四、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所遇到的难题

(一)受较多因素制约导致建设协调难度大

中国通过坚持开放合作,带动了很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但正是因为每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人均占地面积不同。都会影响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不好规划地段。面对不同的形势,不利于采用统一的建设计划,也很容易跟其他国家造成意见分歧,不利于建设的展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建设想法,因此建设标准也是不同的,若按照当地的建设要求,就会不满足国际运输的条件,若建设国际运输的要求,就不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若多线路建设,又会导致交通拥挤,影响最终的建设成果,还会影响到建设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上的浪费消耗,影响了国际发展的秩序,导致工程无法继续。

(二)经济摩擦多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中国的贸易影响也增大了,一些国家禁止中国制造的产物出口,对国家有限制,直接影响到了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对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且中国在海外开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设施会影响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当地的许多职工由于企业经济不景气,工资减半或者直接下岗,相继影响了当地居民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满,对我国的开放合作政策产生误解。甚至还会影响到两国的交情[3-4]。

(三)各国发展存在差异,导致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风险大

目前与我国保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国家数量众多,各国都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我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时,可能制约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建设或者影响了当地的市场竞争,市场规则。都会给中国进行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带来很大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项目资金无法收回也无法开展。

五、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外交新思维

(一)与沿线国家建立起统一的基础设施标准

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标准不仅有利于建设的展开,更有利于避开风险,降低成本。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交通设施会增加很大的交通成本,所以首先需要和沿线国家统一好交通路线的建立和建设,在根据其他的不同进行合理友好的沟通,促进建设的发展,实现促进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二)对安全机制进行维护,建立信誉档案

基础设施建设时资金需求量巨大的工程,一旦出现意外可直接导致资金风险,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一定要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建立信誉档案,对违约的国家增加违约成本,所有参与的国家都要做到行事有度,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建设的合理展开,并根據具体情况进行监督[5]。

(三)带动沿线国家积极性,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交谈的时候,要充分理解对方的愿景,要带动其他国家的参与性,因为每个国家都存在各自的实施方案和各自的规划,要想顺利开展同这些国家的合作,就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共同讨论最佳的优选方案,加快经济的发展,促进建设的完成。中国要做好宣传的工作,让国际社会和国家民众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开放合作姿态,以及中国的外交态度,增强沿线国家与参与共同建设的国家对中国的信任[6-7]。

(四)建立与合作伙伴的互信沟通机制

相互信任是任何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要加强各国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多方对话机制,专门针对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进行研究,创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并且在宣传我国开放合作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和核心,降低合作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尊重各国的思想差异,尊重各国的国情,绝不一意孤行,多开展友好的沟通。

六、结语

中国要在海外基础设施建筑上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与各国政府建立好良好的外交,多与他国进行沟通,并且愿意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建立好形象。虚心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时候,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技术的输出,塑造企业公共外交利益保护的新模式,建立与他国的信任,为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从而赢得不同政治团体的信任,更好地建立公共外交,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欣.中国对东盟国家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9.

[2]欧阳骞.中国推进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外交新思维[J].公共外交季刊,2019(1):38-45+123-124.

[3]刘念.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传播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硕士论文,2018.

[4]张华月.2000年以来中国周边外交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5]刘瑞.中国周边海洋外交的定位与选择[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7.

[6]范盱阳.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7.

[7]杨雪.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猜你喜欢

公共外交新思维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介入“让学引思”新思维
公共外交视野下琼海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用新思维打造老媒体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中缅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美国和平队历史及影响探析
光的反射教学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