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的策略

2020-12-21苏嘉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教育装备实践创新

苏嘉敏

【摘要】《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要求教育装备工作要革旧换新,始终贯彻不断创新、绿色发展、和谐协调、全面开放、共同发展理念,使其与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学生发展等方面相匹配。新形势下的教育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技术的竞争,装备的竞争。相较于传统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更依赖于教育装备。现代教育需要先进的教育装备来支撑,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改革,教育装备的改革势在必行。想要实现“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目标,必须要从教育装备改革入手。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作为教育的基地,学校应当重视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应当在分析教育装备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策略:工作理念由“被动装备”向“主动装备”转变;工作模式由“标准装备”向“按需装备”转变;工作内容由“供应装备”向“技术装备”转变,做好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工作,让教育装备工作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装备;实践;创新;策略

一、教育装备现状与原因

当前,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装备改革工作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行政管理上,教育部有专门的装备工作小组对其进行正确的领导。在业务上,基础教育司、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合作,对教育装备工作给与正确具体的指导。因此,教育装备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教育装备原本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教育装备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际效果没有体现;教学仪器分配不均,缺乏规划;尚未形成“注重科学技术、注重能力建设与创新”的成熟机制等。总的来说,教育装备问题主要为:教育装备部门不受重视,教育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理论作为支撑,没有足够的相关政策扶持,没有切实有效的战术战略来设计。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人们的观念问题。教育装备问题不在于装备,而在于教育,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教育观念。虽然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教师还是家长,对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这对于学校的教育装备改革方式与手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制约了学校教育装备的规划与使用。另一方面是教育装备工作内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教育装备工作者专业性不强;教育装备“多年不装备,一配管多年”现象严重;教学设备与仪器、资料库、信息库、教学技术等更新换代慢;教育装备工作队伍不健全等。

要想改变教育装备工作的现状,做好新形势下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工作,就要对教育装备改革在思想上和定位上有新的认识,并回归教育的本质,从教育装备工作的理念、模式、内容上着手进行转变,找回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发挥出教育装备在教育上的真正作用。

二、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策略

(一)工作理念由“被动装备”向“主动装备”转变

教育装备工作首先是要服务于教育,在教育效益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教育装备分配与使用。在教育装备工作过程中,要树立好工作理念,一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按照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教育的规律,根据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主动服务素质教育下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发展。科学地规划教育装备的发展目标,从长远来看,教育装备只有满足教育需要、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和提供条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教育装备工作的理念要由“被动装备”转变为“主动装备。”教育装备工作者可以根据小学课程标准进行教育装备的改革,按照实际的教育需求去进行教育设备的规划与配备。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够拥有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仪器。由此,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多媒体设备。如,输入設备:键盘、鼠标、触摸屏、图像扫描仪等;输出设备:视频设备、音频设备、显示器等。通讯设备:网络、MODEMS等。配备“汉语拼音线规”,方便汉字教学;配备“汉字笔画名称表”,方便学生学习汉字;配备“小学语文挂图”,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得心应手;配备“汉语拼音标准发音示教仪”,帮助学生准确发音。教育装备工作理念由“被动装备”向“主动装备”转变,为教学提供必要的装备条件,以此促进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让教育装备与教学工作能够均衡发展。

(二)工作模式由“标准装备”向“按需装备”转变

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综合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教育装备工作,应该在促进教育发展、基本满足学校课程开设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做出改变。统一配备的“标准装备”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特色发展要求,也会影响教师对设备的使用积极性和装备使用效益。因此,教育装备工作模式应当由“标准装备”向“按需装备”转变,给教师更多的选择空间,确立一个以教学需求为主,由上而下的教育装备工作模式。坚持“基础装备为前提,按需装备创特色”的正确教育装备工作理念,在标准装备下按照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按需装备,搭建好教育装备工作和教育工作之间的桥梁,发挥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的引领、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学校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那么就应该接入校园网或互联网,开设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机或大屏幕电视机、计算机、数学视频展台、话筒、功放、中央控制器、DVD、控制室、线材、辅材等。为实现学校外语及汉语标准化教学与训练,学校可以开设语言实验室,教育装备配备可以为:管理计算机(含语音教学系统管理软件、多媒体网卡、卡座、中央控制器、耳机等)、24口交换机、学生终端(含卡座、耳机等)、稳压电源、计算机桌椅、投影机(含幕、吊架)、防雷系统、线材、辅材等。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增加语音系统实现语言实验教学;也可配备一些辅助型语言教学设备,如调频广播系统、红外移动语言实验室、感应听音系统等;也可单购收录机若干台用于课堂外语教学。这样的“按需装备”,最大限度发挥了教育装备的作用,有效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三)工作内容由“供应装备”向“技术装备”转变

教育装备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是实现现代化教学重要的技术。新形势下的教育装备更多靠的是技术装备,只有发挥技术装备的作用,才能使教师、教材、装备融为一体,让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所提高。学校应当在国家课程标准规划装备方案的前提下,教育装备工作内容由“供应装备”向“技术装备”转变。例如,针对教育装备,研究其质量标准,把控好装备的质量。通过装备规范装备技术、按照合同要求执行、监控装备质量、加强后期服务、扩大技术推广等手段,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装备技术体系。如,学校建设校园广播系统,需要配备的装备包括音响系统、自动播放系统、功率放大器、室外防雷音箱、广播站、影碟机等。这些设备的选购与安装要严格把控。学校可以建立教育装备采购机制,对教育装备招标程序规范化和细化;建立完善的招标采购平台和专业化的企业达成合作,由其长期稳定供应需要的教育装备;把关质量与事故的处理,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等,通过对教育装备质量的严格把控,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加强教育装备实践与创新交流,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也能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教育装备工作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顺势而为,肩负起教育装备改革工作的重任,根据自身教学实际,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办法,发挥出教育装备的积极作用,让基础教育的改革变得更顺利。

参考文献:

[1]徐学鹏.专题:在新形势下朝阳区教育装备工作——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2]曹志祥.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共同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02(5):3-6.

[3]张志高,胡露.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提高教学仪器装备效益[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

[4]张耀东.新形势下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工作的价值分析和推进策略建议[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7,33(1):12-16.

猜你喜欢

教育装备实践创新
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机效能评价指标制定
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特色化建设
最小费用流理论在教育装备运输中的应用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