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 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0-12-21尹登顺田进章
尹登顺 田进章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性更小,手术操作更简单,术后康复速度快的优点。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8-042-02
腹股沟疝属普外科常见病,可分为直疝、斜疝、复合疝等类型,其危害性较大,若不尽早治疗,病情恶化后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1]。临床中多采取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但传统疝修补术的创伤性较大,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术后康复速度较慢,且并发症高发,其临床应用率近些年来有所降低,正逐步被新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本研究就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进行分析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2~70岁,平均43.5±3.6岁;病程在1~8年,平均4.9±1.1年;疾病类型:直疝10例,斜疝19例,复合疝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30~73岁,平均44.4±3.7岁;病程在1~9年,平均4.8±1.0年;疾病类型:直疝9例,斜疝21例,復合疝4例。两组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之后对疝囊进行定位和游离,将疝囊充分暴露,疝囊体积小的患者只需进行高位分离。在回纳疝内容物后结扎疝囊,采取Bassins修补法进行后期疝修补,完成各项操作后缝合腹部切口。术后给予止痛、抗感染等常规干预。
1.2.2 观察组
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以腹股沟韧带中点作为观察点,手术切口位于观察点上方2公分处,切口长约6~7公分,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并对精索进行游离,明确疝囊位置后对其进行游离,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高位结扎,之后去除疝囊多余组织,回纳疝内容物至腹腔中,在内环处置入疝环锥形充填物,对周围组织进行固定,需指导患者通过咳嗽的方式提升腹压,最后缝合手术切口。术后给予止痛、抗感染等常规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切口疼痛、积液、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该病的发生与腹股沟先天发育不良、局部病变、腹腔压力上升等因素有关,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发热等,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可引起肠梗阻、血肿等不良后果[2]。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传统疝修补术为其主要术式,这一术式是通过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并封闭局部通道,将缺损腹壁缝合,进而起到闭合内环的效果[3]。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康复周期较长,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且该术式操作起来相比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更为复杂,术中创伤性也更大。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类新型的术式,能在无张力状态下对腹横筋膜进行修补,有助于降低腹压上升增加的张力,手术效果较好,且术后不易复发[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更具优势,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8.8%,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鹏等[5]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
可见,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建议将此术式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王占峰.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83-83.
[2] 李安录.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J].大家健康旬刊, 2016,10(5):136-136.
[3] 肖声平.腹股沟疝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5):5047-5048.
[4] 周碧华,陈栋.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4(3):284-288.
[5] 戴鹏,林云,艾秋宝,等.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40-42.
[2020-09-1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