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高新区倾力打造“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2020-12-21丁玉炎
丁玉炎
近年来,盐城高新区秉承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努力涵养侨务优势资源,强化人才引进,做强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2012年、2013年分别被省和国家授予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2018年成立了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2019年被省评为基层侨务工作优秀单位。目前,园区入驻华侨华人、侨眷和海归高层次人才投资企业38家,留学归国从业人员46人。
以人脉涵养为重点,
夯实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础
坚持“走出去”。以盐城市国际精英人才创业大赛、盐城国家高新区重点产业推介及人才创业政策宣传为契机,重点与在德、意、韩、日创新创业多名海内外华侨华人开展对接,梳理掌握重点侨领和海外重点社团、科技协会信息,丰富了海外侨务资源储备,为有效引导华侨华人来园区创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9月在盐成功举办了中意创新创业大赛先进生产领域决赛,11月举办了第二届才聚高新、智创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今年5月份协同组织了创赢未来、逐梦盐城首届中国盐城创新创业大赛,有力推动了高新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发展。
坚持“请进来”。按照“提升日韩,突破欧美,拓展港台东南亚”的思路,精心组织境外重大招商洽谈活动,在韩国组建招商办事处,与韩国金海市结为友好城市,将德国茨维考市友诚合作扩展到经贸领域,确保在智能终端、新能源等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引导和支持中恒宠物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境外市场,强势推进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以品牌活动为抓手,
提升侨务引智工作成效
着力打造涉侨品牌活动。通过每年举办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以及产业推介暨精英人才交流会推介会等涉侨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侨商来华投资兴业,促成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园区。留日博士华侨程德林创办的盐城康林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留澳博士赵丙来创办的江苏金惠甫山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积极创建海外人才工作站。选择条件成熟的海外城市设点服务,引导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德国科隆、日本栃山、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德国曼海姆等地建立7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人才何海龙、杨晓丽、苏畅、陈杭、贾捷、陈宇翔等人获得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掀起了盐城海外创新创业的新高潮。
不断完善侨务引智工作体系。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健全完善侨务工作联席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联谊会、走访慰问和送温暖等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华侨华人、归侨侨眷间的距离,融洽了感情。针对侨胞投资创业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登记、注册、财务、税务、工商等便利代办服务,组建了侨之家“活动室”“侨法宣传角”,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为侨界人士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心理沟通、意见反馈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構筑了侨商企业之间对接洽谈、合作共赢的平台。
以为侨服务为根本,
保障侨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方面。加强省30条、市20条、高新区20条及各项科技优惠政策的宣传,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扣除等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激励意见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100亿元智能制造基金、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10亿元高创人才基金作用。对于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并免五年租金;对于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顶尖创业团队,视情况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扶持。
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文化宣传,先后在三胡故里、草房子乐园、淮剧团、博物馆等地建立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4个,宣传本地风土人情,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依托园区,面向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重点产业人才开展商务英语沟通、软件测试、财务管理等在职培训、定制培训和公益培训;加强海外华侨华人创业孵化培育,切实提高海外华侨华人企业管理水平和文化软实力。与省市科技部门联合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与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盐城分中心、南理工技术转移分中心、吉大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单位多次联合举办技术转移项目对接活动。
为侨服务方面。组建一支专业服务队伍,弘扬“店小二”精神,为引进的海外华侨华人提供创业孵化、公共秘书、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加快“放管服”改革,优化整合行政资源,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统一高效的“互联网+审批”平台,加快构建“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的组织架构,成立专门行政审批局,构建创新创业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华侨华人提供高质高效的便捷服务。
(责编 许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