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反叛是另一种顺从
2020-12-21水木丁
水木丁
很多人认为自己非常有个性,根本不受群众和社会影响,也不会被科学、统计学的理论左右,自己所有的思想都是独立思想。但独立思想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获得,甚至颠覆和叛逆也不是独立思想,它们是顺从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比如,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对母亲有一种逆反心理,总是要对母亲的意见表示反对,母亲希望他做什么,他偏偏不做。现在有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母亲希望孩子去完成的,第一件事,母亲的决定其实是错的,第二件事,母亲的决定是对的。一个顺从的孩子可能按照母亲的意愿去做了两件事,结果出了错。一个叛逆的孩子,他要和母亲对抗,完全违背母亲的意愿会怎样呢?当然也会出错。
一个真正有独立思想的人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己要做的决定負责,他会就事情本身衡量利弊,做出选择,而不是取决于母亲对这件事的态度。他既不是一味地顺从母亲,也不会为了逆反而逆反,明知对自己有利却偏不去做。
所以,逆反并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逆反也是一种顺从,因为这个孩子的思想完全被对母亲的爱恨情绪所左右了,这说明他还是不能摆脱母亲的影响,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个性和独立思想的人。
你是顺从还是一味地忤逆母亲,你做决定的判断依据都是你的母亲,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这说明你还没有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事,没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这个人负责,这就不叫独立判断。同理,我们对一个集体,不能提出改革的意见,不能反对,这肯定是不对的。反过来,一味地反对集体,不分青红皂白,认为全都是错的,这样的人也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孩子把自己所有精力都用在跟妈妈较劲上的时候,他的关注点会集中在妈妈以及妈妈和自己的关系上,深陷反抗、愤怒的情绪之中,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认识、提升自我。当然了,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它本身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人成年后仍滞留在青春期,永远没有再往前走一步。他们的自我认识之路也只能止步于此。
(摘自《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花城出版社,Aine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