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体推进的思路读懂诗家语
——以2020 年全国卷Ⅱ诗歌题为例
2020-12-21李娟
李娟
(莆田第五中学,福建莆田35110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高考诗歌题的考查始终以鉴赏评价为主,但鉴赏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诗歌足以困扰无数考生,更勿论鉴赏。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中生的诗词积累有限,但高考的诗歌选文却是多样化的
以2018—2020年高考诗歌题选文为例
从图表中可见,近三年高考诗歌题选文的特点呈以下几个特点:
1.选文涉及的作家具有不确定性。既有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家,比如陆游、王安石、李贺、刘禹锡等,也有学生比较陌生的作家,比如陆龟蒙、王建、杜荀鹤等。
2.涉及的作品大多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作品,且题材丰富。既有唱和诗,如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有感怀诗,如王安石《读史》、刘禹锡《插田歌(节选)》等;有咏物诗,如陆游《苦笋》、王建《精卫词》;有题画诗,如陈与义《题许道宁画》;有投赠诗,如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等。选文的多样性、多元化,加上学生本就有限的积累,自然就又添读懂诗歌的难度。
(二)诗歌本身的语言特点
出于韵律、字数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隽永的特点,但也往往由于其话语的精简,造成其在表意上具有模糊性,[1]学生不容易从有限的文字中获得对整篇作品的理解。
(三)读诗过程随意性强,缺乏立体推进
至高考前,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读诗方法,比如要读题目、读正文,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那么这些读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如何取舍?应用时有无先后顺序的区别?在这些点上,大部分学生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在症结处,总陷入读诗方法很多,但依然发挥不了作用的尴尬境地。
二、何谓立体推进的思路
鉴于以上几方面原因,笔者提出以立体推进的思路来读懂诗家语。
那么,何谓立体推进的读诗思路呢?笔者认为:读懂一首诗应该从最简单的一个个语素的突破开始,即首先借助积累,读懂词语层面的含义,这是读懂诗家语的初级层次;进而再过渡至一句句或一联联含义的突破,即借助句法结构的知识读懂句法层面的大意,这是读懂诗家语的推进层次;最后如果依然读不懂整首作品的情感旨意的话,就需理清每一联或每一句之间的关系,即厘清章法层面的关系,最终实现读懂整首诗。反之,如果较低层次的内容(比如词语层面或句法层面)未得到突破,那么要往更高层次(比如章法层面)推进时,思维是易出现混乱甚或被迫停滞的问题。此思路理论依据来自加涅自下而上的纵向迁移理论为基础,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较高层次的经验学习。[2]
三、如何以立体推进的思路读懂诗家语
笔者以读懂2020年全国卷Ⅱ诗歌选文为例,对立体推进读懂诗家语的思路作简要例说。
读史(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一)读懂标题,预推诗面大意
标题的含义指向,读史书。可推测行文或是谈读什么样的史书,或是谈为什么要读史书,或是如何读史书,跟着标题,带着问题走进正文。
(二)立体推进,读通正文内容
1.词语层面
(1)初读诗歌,找出难懂的字词(语素)。除去注解已明示外,本诗中还有这些词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比如首联的“行藏”;颔联的“承误”“末俗”“乱真”;颈联的“丹青”;尾联的“区区”,这些词多为常见的实词、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或具有特殊手法的词语。
(2)调动积累,结合语境,破解难点字词(语素)
①“行藏”二字,可联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句或“用行舍藏”一词可推断“行藏”有出仕与退隐之意。再结合语境,全诗应是关于读史书的感发,这里的“行藏”更准确的理解应是史册中的历史人物是出仕还是退隐。
②“末俗”二字,可理解为末世的风俗,也可理解为一般的俗人。结合语境颔联前句“当时黮闇”可理解为蒙昧糊涂的当时世人,从对仗工整来推断“末俗纷纭”同样为偏正结构的短语,而“纷纭”意为“众多而杂乱”,如《孔雀东南飞》中“勿复重纷纭”,可知此处“末俗”作末世的风俗解释更为合理。
③“承误”“乱真”可置一起理解。“承误”即为承接错误,由此推导“乱真”之“乱”也应作活用解,即“使……乱”,“乱真”即使真实的历史更混乱。
④颈联的“丹青”常见义有两种:一作绘画解释,一作史籍解释,如文天祥《正气歌》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结合标题指向,此处“丹青”应作史籍解更恰当。
⑤尾联“区区”一词在常见的文言诗词中既作“微不足道”解,也作“情真意切”解,比如《孔雀东南飞》“感君区区怀”。结合语境判断,上联后半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史书难以写就高人贤士的精神,所以紧接下联首句应译作:微不足道的这些史书哪里能说尽古代高人贤士的精神呢?
2.句法层面
如果把以立体推进的思路读懂诗家语比作盖房子的话,词语层面问题的解决就好比是打好了地基层,而句法层面的突破就应该是楼层的拔地而起。这其中最紧要的环节是划分句子成分,明确句子主干。即在解决了词语层面的基础上,用划分句子成分的符号标识出每一联或每一句中的基本成分,尤其是主谓宾。同时,因为诗歌语言精练的特点,还要注意倒装或省略的现象。根据字面含义、语境及选项提示,本诗句法成分标识如下:
读史(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读者)[独]守(千秋)(纸上)尘。
整合每一联(句),梳理大意:自古以来功名得失都是非常艰辛的一件事,是进是退终究是要托付给什么样的写书人啊。当时糊涂的人们还是承接了错误的史册记载,末世杂乱多变的风俗使原来真实的事情更混乱。典籍史册所流传下来的不是精粹,史册难以写就历史的精神。微不足道的几本史书哪里能言尽高人贤士的精气神呢?读书人独守着千百年来留在纸上的尘土。
至此结合全诗大意,即可对高考真题第14题B项做出肯定的判断、“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表述是不符合原文含义的。
3.章法层面
句法层面的突破意味着基本理解每一(句)联的意思,但可能还无法完整明白整首诗的意思,那么,借助高中阶段诗歌多为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通过理清句(联)与句(联)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旨意。
(1)起,指起首联,其作用是为引起下文。如本诗首联紧承诗题《读史》切入,总述读完史册后的感受:自古功名不易得,写书人又左右着史册中的人物行止,从而引出下文。
(2)承,指承接联,其作用是对上联的承接。如本诗颔联对功名苦辛的原因的具体阐述:世人糊涂、世道混乱。
(3)转,指转折联,其作用是转折突起,深化主题。如本诗颈联上下句反复陈说留存至今的史籍并不都是精华,既承接上文对读史感受的延伸,也引起下联如何正确对待史书的思考。
(4)合,指结尾联,其作用是结束全诗,点名主旨。如本诗尾联既结束读史的感受,也亮明主旨:读史书要有怀疑的态度和批判精神,不能“尽信书”。
从全诗来看,仅有56个字,却完整展现了诗人从读史书后的初步感受至更深层次思考的过程,强烈地表达了呼吁读书人要学会批判地继承前人史册典籍的心声。若是此时能再知人论世联系到王安石变法之举的胆魄,那么再重温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就可望见一位更立体的改革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