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背景下旅游城市秦皇岛市的体育健身景观规划设计

2020-12-21朱建佳王建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景观规划廊道

汪 洋,朱建佳,王建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60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建设已经经历了5年的时间,冰雪运动开始为人们所认识与关注,奥运体育精神为每个普通人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全民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基于疾病防治的被动式健康理念,都开始让位于通过积极的身体运动而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以及对空间的感知度、从而实现更精彩生活的主动式健康理念[1]。如何满足人们的观念转换由此带来的对体育健身空间的需求,是城乡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需要进行研究的。

在冬奥会背景下,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又作为从2014年起,连续6年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市的国内外知名度逐步提高,加之其旅游城市的城市性质,在全民健身的时代,理应继续发挥旅游休闲、体育健身城市的长处,无论是从宏观的城市尺度、中观的体育健身区域尺度,还是微观的体育健身近身景观设计尺度,都应进行符合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的研究,从而乘冬奥会之风,打造城市新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1 宏观尺度下的秦皇岛市体育健身景观规划

从整个城市空间来看,体育健身景观应该形成体系。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类似结构,将生态体育的理念通过景观规划体现出来,达到体育健身活动融入生态环境之中,同时,与生态环境接触面、接触时间的增加,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1.1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既强调空间研究又考虑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学科[2]。Forman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景观格局理论,为区域规划、城乡规划提供了生态环境方面的理论支撑[3]。在秦皇岛市中心城区的生态廊道规划中,北戴河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各有2条主要河流作为生态廊道,贯穿城区南北,与渤海相连。北戴河区有戴河、新河,海港区有汤河、新开河,山海关区有沙河、石河。这6条主要河流与秦皇岛市海岸线,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主要生态廊道网络。生态斑块则由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现代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区等多种类型绿地组成。尤其是山岳风景地带:如联峰山、长寿山、角山、栖云山、圆明山等,是比较大型的生态斑块,发挥着重要的城市生态调节功能。

1.2 生态体育

生态学的实质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体育,就是指人-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4]。生态体育既满足人们进行体育健身的需求,又迎合了人亲近自然的天性。在游览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生态保护的思想,这是生态体育的应有之义。

1.3 体育健身景观城市空间尺度规划

结合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生态体育的概念,从宏观尺度上,进行城市体育健身景观规划,有利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秦皇岛市独特的生态自然条件,尤其是在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对于主要生态廊道的确定,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中6条河流与海岸线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城市居民及游客的到达与游览。体育健身景观应该结合生态廊道进行规划,形成横纵“七带”布局。体育健身与山岳地带联系紧密,本身山岳地带旅游活动就带有体育健身的效果,因此,宏观规划上,除了与生态廊道结合之外,还要和联峰山、长寿山、角山、栖云山、圆明山等山体景观规划相结合,形成“五片”布局。与此同时,体育健身景观规划与生态景观斑块结合,形成“多点”的布局形式。由此,秦皇岛市体育健身景观宏观规划,形成“七带五片多点”的整体格局(图1)。体育健身景观与山海旅游景观融为一体,也符合体育旅游、景观体育的要求,是新时代对城市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和发展。

图1 秦皇岛市体育健身景观整体规划

2 中观尺度下的秦皇岛市体育健身景观规划

2.1 体育健身活动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休闲观念也不断改变,人们已经从生产-休息-生产的定势逐渐转向生产-休闲-娱乐的新理念、新追求,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等消费大大增加[5]。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加,更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对体育健身活动的丰富性起到了引导作用。以秦皇岛市为例,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多样性需求来自两类人群:一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视野逐渐扩宽的本地居民;二是想要体验海滨休闲生活,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应这两类目标人群的需求,海上及滨海体育休闲项目呈现多样化:包括传统的游泳、钓鱼、散步等,近几年还增加了冲浪、摩托艇、海上滑翔伞等项目。日常体育健身项目种类更为丰富:广场舞、轮滑、徒步、骑行等,都是本地居民喜闻乐见且普遍参与的项目。随着2020北京冬奥会的建设及冰雪运动的宣传和普及,秦皇岛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交界处,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冬季严寒的自然气候环境,适合发展冰雪运动,因此各滑雪场、滑冰场也随之兴起,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逐渐高涨,打破了秦皇岛市季节旅游的限制。比如紫云山滑雪场、老君顶滑雪场、傍水崖滑雪场等,成为居民及游客冬季进行体育健身运动的新选择。

2.2 体育健身活动区域设置

从景观规划的中观尺度来分析,体育健身活动区域的设置,应该适应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多样性、使用频率增长的要求。

图2 秦皇岛市汤河生态廊道两岸居住区分布状况

2.2.1城市生态廊道体育健身区域规划 城市中主要的生态廊道,结合左右两岸居民社区的分布(图2),设置体育健身活动区域,符合居民体育健身习惯,规划相应活动区域。在远离市区、社区的部分,属于“一周体育圈”。一周体育圈指市民出门车程在1~3 h,地域上处于城市的远郊区[4],设置适合居民、旅游者节假日长距离出行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区域和路径。体育健身活动区域应与生态保护区域合理配置,防止体育健身活动区域设置过多、过密,造成人为活动过于频繁与密集,从而影响生态廊道的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也不宜设置过多体育设施,造成施工及人工设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后续人员密集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生活垃圾、噪音、照明灯光等污染生态环境或对生态廊道中的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城市生态廊道中的体育健身活动,应以环境要求简单、日常性、非长时间停留性、环境影响性小的活动为主,比如散步、跑步、骑行等。如秦皇岛汤河岸边的“红飘带”,为市民提供了散步、跑步的路径,同时对自然的扰动较小。秦皇岛海岸带为重要的生态廊道,其中,体育基地游船码头至北戴河湿地公园区间,结合城市居民及游客的需求,设置木栈道,满足人们日常步行锻炼、慢跑的体育健身要求,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起到了“全民健身”的引导作用。东起体育基地游船码头西至山东堡立交桥段,与步行木栈道蜿蜒平行,设置骑行专用道,为骑行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路径。骑行路与西侧的河滨路、滨海大道相连,合理利用了市政道路,将市政道路部分区域融入体育健身景观规划中,节约利用城市空间、设施,避免了景观过度设置耗费财力、物力、人力。

2.2.2城市生态斑块体育健身区域规划 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属于生态景观斑块,具有量大、分布较均衡的特点,因此成为居民和游客易到达、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属于“周末体育圈”。周末体育圈是指市民在出门后0.5~1 h内到达市区级体育场所[4]。这些公共绿地中的体育健身区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进行一定比例的扩充或增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需求;根据人们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的变化,结合景观增设符合新项目的活动区域,如攀岩等新兴体育健身项目;因城市用地有限,城市中公共绿地的功能区设置、场地大小规划,也应符合集约、高效的要求,因此,体育健身区域应注意“多义性”规划。例如,广场舞、踢毽子、武术、轮滑、抖空竹,甚至一些简单的球类运动,如羽毛球等,需要平整场地,并不需要其他专业性设施,因此场地可以“多义”,只需增设一些临时设施或加强管理,即可达到多种活动、多人群使用的要求。

3 微观尺度下的秦皇岛市体育健身景观设计

体育健身景观归根到底要为人所用,因此合理的规划最终要落实到设计上。在人的尺度上去设计细节,使体育健身景观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起到全民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

3.1 社区体育健身景观设计

日常体育指居民出门500~1 000 m以内具有基本的健身点、健身长廊,方便居民的日常身体锻炼[4]。社区体育健身景观就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锻炼需要的,属于最基础级别的体育健身景观。此类体育健身景观在设计上更需体现人性化原则。社区承担的是城市四项功能之一的“居住”功能,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氛围,因此在社区体育健身场地的设计中,应注意面积的控制,以控制参与人数,避免制造噪音。在对多个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场地的考察中,笔者提出社区体育健身场地适宜面积为100~150 m2。如场地较大,则应采取空间分割手法,对场地进行合理划分,要注意划分手段的艺术处理,比如采用过度空间、虚空间等,具体手法采用景墙、高差处理、植物材料等,营造若隐若现的视线联系。

3.2 体育健身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

美国的克里夫兰市注重一系列城市文化建设而重新恢复生机,其中就包括修建体育场馆、引进常规体育赛事等举措[6]。体育场馆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发挥着举办各类体育竞赛、公共活动等作用。秦皇岛市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建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奥运会结束后,转型为城市公共体育活动中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活动,更多时候则为公众使用,改建有真人cs野战拓展基地、各类体育俱乐部、篮球公园、冰场、轮滑场等。体育场馆作为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物质体现,其本身及外环境应和城市整体形象相配合,从设计上反映城市文化。在设计上,体育场馆标识系统设计,应该提取城市文化元素,比如秦皇岛市的海洋文化,将海洋文化融入到标识设计之中,形成城市文化与体育景观相得益彰。外环境休闲小品设计,也应体现城市文化,注重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不同的景观小品反映同一文化主题,在具体设计上又应各自具有特点。景观环境绿化上,也要体现秦皇岛市特点,多运用乡土树种,营造区域特色。

其他区域的体育健身景观,如北戴河区的体育健身景观,结合其作为国际滨海旅游胜地、著名的休疗养地,应将舒适、开放、时尚现代的文化理念融入体育健身景观设计中,打造近自然、低碳体育健身模式和现代时尚的体育健身设施。山海关区的体育健身景观,则要结合其山海文脉、古朴传承的文化特色,抓住长城、古城等形象元素,设计体育健身景观环境[7]。

2020冬奥会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秦皇岛市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河北省重要的沿海旅游城市,发展全民健身、体育旅游,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方面。体育因景观而更具有魅力,景观因体育而更具有活力[6]。笔者以体育健身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系统规划到区域设置,再到景观细节设计,把“体育健身”作为城市生活更新的出发点、产业更新的出发点,打造越来越完善的景观“硬”环境,呈现越来越有内涵的景观“软”环境。希望为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体育健身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使城市的规划设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国内大环境要求。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景观规划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