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农技推广舞台上的“泥腿”专家
2020-12-21
伍中胜,毕业于常德市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先后在桃源县理公港镇农技推广站、县粮油作物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他扎根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已达35年,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县人民政府奖励。
1.专注科研,硕果累累自1986年以来,伍中胜不顾杂交水稻育种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困难,在研究经费欠缺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置设备,进行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
为加快育种进程,伍中胜独自奔赴海南进行种苗加代繁育,连续1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几次耽误了即将毕业的大学自学考试、职称晋升考试和升迁的机会;为节省开支,他精选材料,控制试验田面积,重复利用套袋、回形针等科研辅助材料,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农事和试验操作;为保护好科研材料,每天守护在田边。伍中胜全身心投入,终于在杂交水稻品质育种上获得累累硕果。他先后主持育成“金优59”“金优163”“桃农1A”“桃优香占”等品种,并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三系优质不育系“桃农1A”和高档优质杂交水稻组合“桃优香占” 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
2.心系三农,善做推广伍中胜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农业科研具有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
荸荠是一种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作物,本地品种个头小,食用带渣,商品性能较差。20世纪80年代末,伍中胜在一本农业杂志上了解到江西省赣州市有一种荸荠,个头大,产量高,甜脆适口,便亲赴产地考察,引种600千克,在全县推广种植。这种荸荠每667平方米产量1500~2500千克、产值超过5000元,已成为当地许多农民的致富产业。他还参与研究推广稻田施生石灰、使用钙镁磷肥、淹水灌溉等“VIP” 降镉集成技术,大大降低了大米镉含量,于2015年获桃源县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伍中胜还多次为乡村干部、种植大户授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先后介绍了催芽器浸种催芽技术、软盘育秧抛栽栽培技术、镉污染防治技术、中稻加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杂交稻品种种植保优技术等,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
2012年,伍中胜研发的“桃优香占”在湖南省第九次优质稻米评比中,被评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米品种,多家企业许以重金购买该品种的开发权。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成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伍中胜最终选择把开发权交给新组建的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进行开发。为了做好这一成果的推广,他不仅经常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公司建立该品种的亲本提纯复壮和繁殖制种体系,还协助公司建立多个高产示范基地,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制定推广该品种高产种植技术规范,促进了该品种大面积种植。他还极力促进该品种的订单种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还为金健米业、洞庭春米业等稻米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优质粮源,扩大了稻米消费市场的优质米比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桃优香占”自推广以来已累计种植22万公顷,每667平方米增加种植效益200元,稻米加工企业增加经营性收入1.6亿元,产生经济效益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