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科技扶贫的力量
2020-12-2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410126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410126) 杨 毅
科技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发力点。党中央明确要求,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和指示,集中586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组建51个专家服务团,为贫困县提供组团式科技服务,近年来共培训贫困户100多万人次,在6920个贫困村全面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省共聘请产业发展指导员87812人。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放眼湖南脱贫攻坚主战场,科技扶贫“授人以渔”,为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持久发展的新动力。
永顺县颗砂乡旭东村是借助科技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旭东村地处湘西腹地,山地众多,耕地较少,交通闭塞。全村有562户2509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65户762人,2017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于2018年调派汤睿、杨毅、张献新、王威等人组成扶贫工作队入驻旭东村,利用自身强大的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带领旭东村发展产业,完善旭东村的产业体系。
刚入旭东村,扶贫工作队就对全村的资源禀赋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发现旭东村一直有种植优质稻的传统。之前村里也成立了一个小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0多公顷水田种植优质稻,但是产量并不高,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旭东村走出一条水稻致富路,扶贫工作队请来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专家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为村民推荐了最适宜当地种植的“农香42”优质稻品种,并且为种植户开设了种植培训课程,手把手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打造旭东村优质稻品牌,扶贫工作队又请袁隆平院士为“颗砂贡米”亲笔题词。“颗砂贡米”亮白饱满,内含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用其做出的米饭,质地软糯,油光发亮,清香扑鼻,深受各地消费者欢迎。旭东村2019年销售优质大米4000吨,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甚至出口至泰国、日本等国家。
因科技扶贫而实现脱贫的旭东村贫困户向成仟喜不自禁地说:“现在我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好日子真的来啦!”要知道2018年以前,向成仟家有腿脚不便的父亲、双目失明的母亲、尚未成年的孩子,全家仅有一亩几分地,生活难以为继,只得外出打工。但因为没文化、缺技能,夫妻二人的工资并不高。2018年3月,当向成仟在留家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与外出打工之间纠结不已时,结对帮扶干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书记、研究员黎用朝给向成仟带来了水稻高产新品种“农香42”,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向成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于2018年迅速脱贫,并在2019年当上了村里的酿酒师,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除了选育种植传统优质稻,扶贫工作队还在旭东村大力发展优质稻+旱杂粮、优质稻+生态种养的新模式,推广糯高粱、甜糯玉米、荞麦、绿豆、芝麻、花生等特色旱杂粮。同时,依托旭东村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全村乃至全乡发展订单农业,对村民种植的优质稻、旱杂粮保底回收和深加工,帮助和鼓励合作社开展耕地流转+大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2019年,旭东村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整村出列,脱贫成效显著。扶贫工作队也在当年的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9年11月,旭东村被列为湖南省首批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此,旭东村完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