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研究
——基于河南省10 个县市的数据

2020-12-21秦国伟田明华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县市均值贫困地区

刘 祎 王 芳 秦国伟 田明华

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柱,可以通过增加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资产股权收入、务工收入、农副产品收入等途径实现贫困户增收,截至2020 年,政府预计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中国1200 万人口脱贫,约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 当前,在乡村旅游扶贫领域的相关文献中, 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不同发展模式的差异研究等方面,而关于效率测算的研究则多选取传统DEA模型展开实证分析, 该模型无法同时从投入与产出两方面进行测算, 也无法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问题,因此测算结果有偏误。 针对这两大缺陷,学者们将传统DEA 模型改进为SBM-DEA 模型, 使结果更加准确。 众所周知,河南是农业大省,但其山地丘陵占44%以上,也是一个山地大省,“造山、造水、造中华”,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历史资源。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例如2019 年河南十一黄金周46%的旅游者选择了乡村旅游, 游客高达3050 万人次,因此成为乡村扶贫的重要途径。 由此,本文选取河南省10 个县市为研究区域, 运用SBM-DEA 模型与ML 指数综合测算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率,衡量是否存在效率损失,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扶贫作用。

一、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选取河南省10 个县市作为研究样本, 具体包括巩义市、兰考县、固始县、永城市、长垣市、邓州市、滑县、鹿邑县、新蔡县与汝州市。 其中,兰考县、固始县、滑县与新蔡县为贫困县,其余县市为非贫困县。 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指标构建

参照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示范区基本考核原则与六大考核指标,围绕乡村旅游扶贫,构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详情见表1)。

表1 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方法

根据已有文献的做法, 选取SBM-DEA 模型与ML 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公式为:

其中,ρ 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若ρ=1,说明完全有效,若ρ<1,说明存在效率损失,有改进空间;和分别为投入值、 期望产出值和非期望产出值;和分别为和的松弛值;为权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SBM-DEA 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测算结果显示(详情见表2),2016~2019 年,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综合效率、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在各市县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表2 河南省10 个县市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测算结果

综合效率方面,2016~2019 年这10 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56、0.49、0.47 与0.54,说明扶贫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所研究地区旅游扶贫规划水准和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因此,需要尽快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实现旅游扶贫提质增效。 相比较而言,2016~2019 年,兰考县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最高, 连续4 年保持DEA有效;其次是鹿邑县、巩义市与固始县,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保持有效水平;其他地区的综合效率值均在1 以下, 表明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其中,滑县、汝州市与永城市3 个地区的效率值接近于0, 反映出这3 个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几乎是无效的。乡村旅游扶贫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扶贫效率均值分别为0.63 与0.44,说明其在贫困地区更加有效。

纯技术效率方面,2016~2019 年,所研究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58、0.71、0.71 与0.89,呈上升趋势,说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技术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比较而言,巩义市、兰考县、固始县与鹿邑县的纯技术效率值最高,基本为1,说明其纯技术效率有效;汝州市、永城市与滑县的纯技术效率提升最快, 已从2016 年的几乎无效发展到2019 年的完全有效。 纯技术效率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均值分别为0.76 与0.70,虽然相差不多,但是仍可以看出其在贫困地区更具技术溢出效应。 各年标准差计算结果分别为0.41、0.37、0.33 与0.19,说明各市县纯技术效率差异在逐渐缩小。

规模效率方面,剔除个别异常值,2016~2019年研究地区的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87、0.66、0.56 与0.63,整体处于中等有效水平,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乡村旅游的规模集聚效应逐渐弱化,因此,需要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调整产业规模。相比较而言,在研究地区中,规模效率最高的是兰考县与邓州市,规模效率始终保持DEA 有效;其次为鹿邑县,基本接近理想值1;规模效率最低的是汝州市与滑县,几乎无效。 规模效率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均值分别为0.68 与0.58,说明其在贫困地区更能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此外,规模效率各年标准差计算结果分别为0.24、0.43、0.42 与0.42, 表明各市县之间规模效率差距较大,大体呈扩大趋势,也反映了综合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差异。

从2017 年开始,纯技术效率整体上高于规模效率,说明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纯技术效率的提升。

(二)ML 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测算结果显示(详情见表3),2017~2019 年所研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1.06、1.20 与1.46,均大于1,说明旅游扶贫效率呈递增趋势, 反映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具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潜力。 在此期间,扶贫效率始终保持上升状态的有永城市、巩义市与邓州市,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滑县(64.67%),其次是新蔡县(50.62%)与永城市(30.70%),反映了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各年标准差计算结果分别为0.37、0.36 与0.64,说明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步速度差异显著,进步率低的地区应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表3 河南省10 个县市乡村旅游扶贫的ML 指数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层面,2017~2019 年技术效率指数均值分别为1.02、0.96 与1.02,基本围绕1 上下波动,说明技术效率几乎没有提升,且各年标准差计算结果分别为0.09、0.15 与0.22,变化幅度逐渐扩大, 反映出各市县之间技术效率差距不断拉大。 技术进步层面,2017~2019 年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分别为1.03、1.25 与1.40,说明乡村旅游扶贫技术进步效率处于加速提升阶段, 且各年标准差计算结果分别为0.28、0.26 与0.41,表明各地区之间技术进步程度不均衡,差距逐渐扩大。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基本接近于1,反映了绝大多数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基本保持在原有水平,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此外,在研究期间内, 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值整体上大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反映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于技术进步,因此需强化乡村旅游技术层面的改进创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基于河南省10 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DEA 模型与ML 指数综合测算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率。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整体上较低, 且在各县市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扶贫效果在贫困地区更加明显。具体而言,纯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经营管理技术快速提升,其在贫困地区更具溢出效应;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集聚效应逐渐弱化,其在贫困地区更能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相比较而言,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提升。

(二)建议

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注重区域间发展的平衡。 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较低,且在各县市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因此,一方面各县市应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旅游+”为手段,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通过与“互联网+”联合使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力度的宣传,通过与当地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资源产业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减贫效应。 另一方面,应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联合多个县市构建度假联盟,延长旅游线路,壮大产业规模,使得各地区贫困人口在最大范围内享受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红利;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联动扶贫的互动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学习彼此的发展经验,以缩小扶贫效率的差距。

应将发展重心放在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上,积极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发挥规模集聚效应。河南省10 个县市的研究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 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纯技术效率提升方面,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凝聚发展合力,切实做好规划设计、就业人员培训、管理政策制定、营销推广、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全域旅游、低碳旅游等新型发展形态, 突破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定势思维,激发多元主体的活力,因地制宜地选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发展野地露营、儿童教育、民俗农家、田园养老等高级业态, 努力实现全产业链式的开发性与包容性发展。 在规模集聚效应发挥方面,应促进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要素的协调投入,开展厕所革命、民宿扩点、停车场扩建、休憩观景凉亭改造等一系列活动, 完善乡村旅游的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承载量和满意度,同时选取具有同质化的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模化扩张、连锁式经营,发挥乡村旅游经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与联动效应。

猜你喜欢

县市均值贫困地区
华东地区典型山区县市空气质量分析——以新昌县为例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寓教系列”:拓展县市媒体新闻队伍建设新模式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