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分析
2020-12-21胥菊艳
胥菊艳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甘肃天水 741038)
开展森林培育活动时,应该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把森林采伐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当前甘肃省在森林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并突破一些难点、重点问题,然而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充分提升甘肃省林业经济,相关人员与部门应该强化森林经营工作重视程度,强化资源投入,为甘肃省综合实力提升夯实基础。
1 森林培育经营重要性分析
一些树木寿命仅有5年,而部分树木寿命有100年,江河源头以及丘陵地带等是森林主要存活地域。基于此种情况,森林一般通过自然因素提高自身存活率,经济转化率难以实现突破,因此开展培育经营活动具有较高价值。甘肃省森林蓄积量丰富,通过对培育经营进行持续强化,可以有效保证森林质量,促使其内部生物种类更加丰富,进而提高生态效益,所以强化森林保护工作与抚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比如,小陇山林业局曾展开相关调查统计工作,统计结果显示1962~1998年期间通过不断发展,森林总体覆盖率上升至54.6%,木材产出达34.57 万m2,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为社会创造生态福利。
2 甘肃省森林培育工作现状
2.1 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森林经营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而甘肃省整体森林经营制度水平较低,部分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素质,致使森林工作落实出现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减轻管理人员负担。
2.2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在我国建设初期,育林工作并得到重视,对林业资源过渡开发,致使一些森林资源遇到严重破坏。此种不加善待以及一味索取的林业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甘肃省林业建设,导致森林资源利用率以及发展速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相关部门对森林经营工作缺少重视,对森林资源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3 工作落实不力
由于相关部门在森林经营方面缺少重视,在落实具体工作规定时出现较大困难,一些工作人员出现轻培育重管理等现象,使得森林自我调解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初期经营工作中基本以木材生产为主,无法充分发挥森林间接价值以及生态价值,难以维持生态平衡,森林资源生态化和商业化未有机结合。同时由于重视不够,使得培育技术不够先进,专业性人才不足,培育工作难以取得有效进展。
3 促进森林效益和优化森林培育经营的策略
3.1 构建自然保护区
相关领导人员应该优化与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法规,将国家政策贯彻到工作中。针对森林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制定针对性保护区政策,保证森林资源能够快速、稳定地恢复。另外,明确保护区管理制度,积极教育工作人员,充分提升其资源保护意识以及开发意识等。为充分发挥保护区效能,应构建健全管理体系[2],提升森林整体质量,保证森林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强化经济林以及其他效益林的培育工作,引进专业性人才,采用前沿技术手段,认真开展培育管理活动。
3.2 加大树种收集以及培育力度
树种和幼苗培育工作可以为森林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相关部门应认真执行培育工作,保证本地区森林资源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为促使森林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积极开展树种收集和幼苗管理等工作,充分认识该方面工作重要性。要想提升甘肃省整体森林资源水平,树种收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并加强研究投入,播种优质树种,进而实现优质品种培养工作。培育基地人员需要重视苗木培育基地建设工作,保证幼苗培育及挑选等培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政府需要加大森林资源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资源投入,为林木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比如珍稀品种林、丰收林以及经济特色林等品种培育,提升本地区森林经营发展空间。
3.3 优化工作格局,转变工作观念
为有效改变甘肃省森林经营现状,提高森林效益,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需要转变当前工作模式、观念,提升培育工作创新水平,在创新发展中探索适合于本地区发展情况的工作模式[3]。具体而言,相关人员需要对森林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以生态价值为开发重点,通过封山育林以及其他重要手段,促进森林稳定、健康发展。
3.4 积极落实培育经营技术
森林培育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熟练运用相关培育方法与技术,有效落实培育技术,进而创造可持续生态体系。其中,营林属于培育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开展培育工作时,应充分突出经营管理地位,选择优质种苗,从根本上提升森林质量。另外,需要认真调查相关树苗与本地土壤适应情况,避免因树苗问题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必须落实三分造林、七分管理的理念,与自身操作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森林抚育频率应该和客观规律相符。高效森林培育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稀有及珍贵品种,以复合型经营模式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保证森林系统获得全面发展。设计经营管理方案时,应以现实情况为基础,提高设计方案现实意义,开展管理工作时,应该积极引进前沿技术手段,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5 加强科技支撑
在生态体系中,森林是一个关键环节,其质量以及运行效果等直接对生态体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森林培育以及质量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培育工作中需融合高新科技,促使植树造林工作理念与方法更加科学,比如低产林培育,应结合种植办法与技术指标,合理制定种植方案,促使科研人员的专业理论和种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培育工作科技含量。同时,科研人员应该积极宣传一些世界前沿技术手段,及时对专业难题进行攻坚,进而探索科学、高效的培育经营模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经营管理能够促使森林生态体系各项功能快速恢复,并提高森林经营水平。针对制度不够完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甘肃省相关部门与人员应该积极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加大树种收集以及培育工作、积极落实培育经营技术等策略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