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2-21孙慕芳

现代园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验课茶树茶园

刘 威,袁 丁,孙慕芳,陈 义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为适应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要求,很多本科高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阳农林学院,自然也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1-2]。《茶树栽培学》是茶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强调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外,还应具备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本科生实验教学环节,不仅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还要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条件。为提高《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探索新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对《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茶树栽培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茶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茶树栽培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纯理论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4]。以往开设的茶树栽培学实验课内容多以观察、操作为主,如茶树根系观察、茶园修剪与采摘、茶园施肥等,此类实验多以观察模仿为主,创造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限制了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理论的深入认识与思考,不利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实践性人才[5]。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学生继续深造所需技能以及社会对具备较强适应性人才的需求[6]。

2 《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2.1 教学观念改革

以前在开展《茶树栽培学》教学时,主要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开设的实验课程较少。考试内容上以理论为主,不重视实践实验相关学分,致使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实践课的学习。在课程考核上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忽略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考核,致使教师对实验课程注重不够,实验课时安排不足,最终造成实践教学效果的不良,学生动手能力差,对继续读研的学生更为不利。此外,以前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教学,或进行系统讲解实验目标、步骤以及结果等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6]。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提高学生对茶树栽培管理技术理论的应用及创新能力,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内容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选择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同时根据课程实验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合理安排足够的实验实践课程的课时。此外,将部分理论课内容放在实验课中讲述,理论结合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为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茶树栽培学实验课程分为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设计性实验可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

应重视因材施教,一般本科生毕业后有两个出路,考研继续深造或工作,对于考研的同学应更加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为其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工作的同学主要培养其基本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利其参加工作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我校制定本科生分流制度,让学生根据人生规划选择不同的方向。在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时也要根据学生的方向,制定不同的实验类型和课程内容,提高培养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主要以录像、图片和投影的方式传递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茶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时,积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准备或录制相关试验过程,通过多媒体设备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茶树栽培学相关知识及栽培管理过程,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多媒体有利于帮助学生利用视频录像反复学习一些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的实验内容,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将茶树栽培管理过程制作成教学视频,并将视频分享给学生,比如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园施肥、短穗扦插等等。或者将学生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拍摄或录制出来,供下一届学生观看、学习等。此外,教师在科研活动、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手机录制、拍摄,在课堂中播放,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3.2 授课方式的多元化。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提出生产中的问题,启发学生运用预习的知识回答、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8]。例如,茶园土壤板结严重该如何解决、茶苗移栽到茶园后成活率低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等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展合理的课堂讨论,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可将不同观点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开展课堂讨论之前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推荐学生看书,查阅相关论文等,提高讨论教学效果。

2.4 评价体系的改革

改变以往主要是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体系,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在考核中重视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表现,不仅仅以学生实验报告册内容评价学生,加强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8]。在期中学习成绩的评价上,降低理论课学分占比,增加实验课成绩及平时成绩在总分中的占比,理论课成绩在总成绩的占比控制在50%以内。在实验课、实践课的评价中,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成果、实验参与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3 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对实验课、实践课的重视程度。

3 结语

茶树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培养上茶树栽培管理相关技术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此外,近年来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要求也在变化,为适应社会发展,茶树栽培技术不断进步,新的栽培理念也不断产生,比如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茶园有机肥替代、生态观光茶园,茶园机械化管理、茶园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等等[9-10]。在茶树栽培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科技动态,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跟上时代步伐。结合茶树栽培学发展趋势,对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提出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学生茶树栽培学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实验课茶树茶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周宁生态茶园
有趣的实验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茶的箴言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