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辰山植物园监测防治综合技术研究

2020-12-21章一巧

现代园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植物园检疫病虫害

章一巧

(1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黄浦 200020;2 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旅游度假区内,是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的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占地面积207hm2。近年来,随着植物园植物资源的日趋丰富、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国际兰展、荷花种质资源库的建设等项目,植物园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绿色化”发展战略,为不断降低病虫害突发对辰山植物园发展的相关风险,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植物园一线养护管理的病虫害防控实用技术方法和体系,也给其他植物园在病虫防控方面提供经验借鉴。

1 管理层面

1.1 强化检疫御灾能力建设

植物园引种频繁,因此跨区域引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管理办法,运用法规的约束力来保障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检疫除害处理设施、隔离试种苗圃建设,增强检疫除害能力。严格执行引种审批、检疫要求书、检疫登记备案管理制度,重点加强植物及其产品和花卉调入、种苗培育、疫木的监管和检疫,建设植物检疫追溯体系。

1.2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坚持实用、不重复原则,科学布局建设监测点,完善监测点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种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管理制度,使预警监测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完善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提高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率。

1.3 加强防治减灾能力建设

建立预警机制,组建防控队伍。成立植保防控队伍,加强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积极开展专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工作经验交流等,提高防控队伍的技术水平。

2 技术层面

2.1 监测预警方面

2.1.1 监测时间。每年的3~11月通常是绿化植物病虫害的主要发生期,因此监测时间为3~11月。建议有害生物巡查从3月中旬开始;灯下监测从4~11月开始;化学信息物质引诱监测可依据不同有害生物的发生历期有针对性地开展。

2.1.2 监测对象。根据植物园绿化有害生物发生的实际情况,对监测对象实行分类监测。上海辰山植物园通过园区多功能测报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开展灯下日常监测,昆虫42 种、重点绿化有害生物系统监测17 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监测6 种、新发生监测对象7 种。

2.1.3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灯光引诱监测法、人工地面监测法、化学信息物质引诱监测法、物候监测法、物理监测法等。其中灯光诱虫是一种最为常见环保的监测办法,它通过频振式杀虫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等灯光引诱的方式进行昆虫的种群数量监测,具有延缓害虫抗药性、降低防治成本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1-3]。在化学信息物质进行引诱监测中[4],上海辰山植物园已开展应用的有美国白蛾、红棕象甲、桔小食蝇、瓜食蝇、地中海食蝇等。

2.2 防治方面

2.2.1 筛选抗病虫品种,减轻病害发生。不同品种的植物抗病虫能力有差异。利用品种的自然抗病性控制植物病害发生,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因此是最为经济和安全的措施之一[5-6]。调查时发现,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圃中102 个不同品种的月季中,美神的月季黑斑病发病率最低,仅有14%,兰丝带的月季黑斑病最高,达到87%。因此,筛选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的植物品种,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2.2 改善种植环境,提高植物抵抗力。很多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植物的长势变弱,抵抗力下降造成的,因此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长势,能有效减轻植物的病虫害发生。一是设置合理的种植制度,改变种植方式,如实行间种、套种等;二是调整乔、灌、草的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优化组合配置,丰富植物资源多样性;三是改善立地条件,采用整地、松土、施肥、浇水、除草、防寒等养护措施,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而抑制病虫害发生与繁育的条件。例如对于部分贫瘠的土壤,可通过使用绿肥、腐殖酸肥、动物粪便、生根剂、微生物肥料等有机肥改良土壤,用配方土培育健康的植物抵抗病虫害的为害。

2.2.3 借助物理手段,减少环境污染。常见的物理机械防治法有人工捕捉法、诱杀法、障碍阻隔法、声控法、高低温处理法、辐射处理法、微波处理法等。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可以兼顾预防和应急防治[7]。如以天牛羽化期捕捉成虫为代表的人工捕捉法;以自动虫情测报灯、太阳能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为代表的各类诱杀法;以斜纹夜蛾诱捕器、美国白蛾诱捕器、石蝇诱捕器和小蠹虫诱捕器为代表的昆虫信息素诱控技术;以马氏网、粘虫胶、黄板等为代表的捕虫措施和以草绳、天牛诱木、糖醋液、白蚁饵等为代表的诱虫措施等。

2.2.4 把握科学用药,控制虫口密度。药剂防治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防治方法,主要借助利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快速杀灭病虫害,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但是施用过量极易造成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和抑制有益生物的生长。药剂防治法应该在经济阈值指导下,科学用药,并把握5 点原则:一是要注意科学性,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是要适时对症施药,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药剂;三是改进施药器械,提高药剂利用率;四是交替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五是严格按安全间隔期用药,避免在天敌活动盛期用药;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面源污染。

2.2.5 运用生物手段,保护物种多样性。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的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以达到使园林植物不受损失的一种防治方法。一方面,采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如Bt 中所含的内毒素可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赤霉素可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等。以苏云金杆菌为代表的细菌性杀虫剂、以烟参碱为代表的植物源杀虫剂、以灭幼脲为代表的激素类杀虫剂、以斜纹夜蛾病毒制剂为代表的病毒杀虫剂有效地取代了部分化学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利用园林中常见的天敌进行防治。掌握天敌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逐步明确其应用潜力,抚育本地天敌种群,可发挥优良的防控效果。如可以采用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周氏啮小蜂来防治美国白蛾;利用鸟类来杀灭鳞翅目的食叶幼虫(松毛虫);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虫、粉虱和螨类等;利用肿腿蜂防治低龄天牛幼虫,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天牛老熟幼虫。

3 结语

按照上述综合技术策略,上海辰山植物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现绿化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不仅工作机制完善、防控理念转变、引种风险降低、监测水平提升,而且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天敌种类和数量逐渐丰富和提升,对稳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两手抓”的科学控制综合体系,为有效防治有害生物、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逐步实现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提供了科学支撑。

猜你喜欢

植物园检疫病虫害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的方式及问题分析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成语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