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策略
2020-12-21向巍
向 巍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退耕还林办公室 473000)
1 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森林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林业病虫害种类的复杂给防治工作带来难题,给森林植被带来严重的破坏,也影响了林业产业的经济收入。自从我国意识到病虫害的严重问题后,在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但由于前期不够重视,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快,导致出现亡羊补牢的现状,不利于我国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人工造林比例高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现在很多山林已经属于个人。个人包山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人工造林具有一定商业性。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自然生长的林木在林业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人工造林树种结构单一,树林的自我防御能力变弱,林业病虫灾害一旦发生便会很快蔓延。
2.2 人类影响
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生产活动,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自然生态。况且以前我国还没有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分地开发采伐对森林系统造成了重创。人类无意识的活动也可能携带病虫,无形中充当了病虫害的传播媒介。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后,人类都会使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如大面积喷洒农药,使害虫对化学药品产生抗性,致使化学防治林业病虫害效果变差;而且大量喷洒化学药品也会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2.3 缺乏科学管理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人为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林业相关管理人员监管不当造成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想到发生问题后如何快速解决问题,而从始至终都忽略了森林病虫害的预防问题。监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面对病虫害的来袭只能使用药品防治,没有对症下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根治问题,反而耽误了防虫治虫的绝佳时机,间接地促成了林业病虫灾害的蔓延。商业者们只关注如何保证树木的快速增长,过分追求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忽视病虫害的防治。以上问题都是未来林业发展的隐患。
3 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完善的防治体系
监管部门要提升对病虫害的检疫。加强树种检疫,从根本解决问题。对已经出现林业病虫害的地区进行隔离,从而防止病虫为害蔓延。监管部门做好检疫防治,要不断完善病虫害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全面的检疫系统,科学化地完成树种的检疫,把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结合如今的网络环境发展,监测与网络的合作在传达监测信息的效率上得到提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还是从源头根治。从害虫的存活条件着手,营造出不适合害虫的生长环境。没有舒适的生存环境,害虫的繁殖也会得到抑制。
3.2 自然治疗
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林业害虫。可以为环境引进一些害虫的天敌。例如以虫类为食的鸟类和不能与害虫共存的微生物等。可以加强对以害虫为食的鸟类和虫类的人为保护。创造适合害虫天敌繁殖的生存环境,为这些以害虫为食的生物生存提供助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引进的数量,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只顾着如何消灭害虫,而忽视了大自然中一类生物的饱和度,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
3.3 培养混交林
一些商业者看到松树和银杏树等成本低利润高的种类,就只单一的栽种这一类树木,这种栽种方式只能使病害虫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要从栽种方式上入手,培养栽种混交林,提高了森林的自我防治能力,以避免害虫的大规模发生。在一片森林生态环境中,树木的种类越多,害虫就会越少。这对于害虫的防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对森林树木健康生长起到助力作用。
3.4 利用新技术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各种新型的防治技术。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中利用有害生物记录技术取得不错的效果。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依靠全球定位系统,对林业病虫害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在病虫害防治问题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林业病虫害预防手段还有很多,例如利用人工捕杀和光疗技术、放射和辐射技术等。就目前我国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预防问题上,相关研究者还需要多思考、测试、探究。
4 结论
林业的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资源,病虫害问题相对复杂,但林业病虫害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通过分析病虫害产生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方法,提出依靠新型技术、自然治愈能力、培育混交林等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