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
——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为例

2020-12-21熊毅俊刘建峰何秀古晏育伟林悦欣禹绍国

广东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产业园科技

熊毅俊,刘建峰,何秀古,晏育伟,邵 卓,林悦欣,禹绍国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然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分配不平衡,大量人才向一线城市聚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1-2]。如何找准乡村振兴中科技支撑的着力点,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制约,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紧迫任务。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流动,政产研学合作,鼓励城市人才下乡返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3-4]。高校、科研院所是原始性创新、科研专利发明、技术转移和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5],也是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集聚着大量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才,引导这些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下沉,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探索科技下沉的路径和模式,畅通人才下乡渠道,推动推优质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科学小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大院”,形成以农业类高校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新模式[6-7];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创新“科技镇长团”模式,构建“亚夫”公益性服务体系,派驻多学科的科技人员到基层挂职,高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建产研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服务平台,以团队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为手段,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提高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9]。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全国农业科研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10-11]。本文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院地合作”为切入点,围绕地方产业科技需求,创新人才下沉、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各地探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着力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参考。

1 乡村振兴面临的科技和人才发展困境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农业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居全国第2位,以占全国约2%的耕地面积创造出占全国6%的农业总产值和10%的农业增加值[12]。但同时,广东农业科技在城乡、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村科技资源和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一方面,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经费财政支出占农业总产值不足1%;农业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动力不足;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和推广机构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整体上农业科技发展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成为科技创新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另一方面,伴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人才大量流失,乡村本土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外来人才又难以留得住,导致先进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应用[13-14],这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愿景相差甚远。因此,各地积极探索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支撑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成为当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2 开展“院地合作”推动科技下沉的主要做法和主要路径

2.1 主要做法

省农科院“院地合作”,是指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地方分院和促进中心、专业研究机构、专家工作站等平台,面向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面向地方政府和市场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将优质的科技、人才资源导入农业农村一线,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带动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稳定的科技支撑。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相比,其创新之处在于:充分调动地方行政资源和科技资源,形成政产研紧密的合作关系;直面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为企业、农户甚至政府排忧解难;派出科技人员长期驻点,发挥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作用;团队作战,全产业链技术支撑,多学科人才服务。经费保障,持续稳定支撑,推动科研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下沉一线。一旦发现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问题,院地共同立项给予资助,实现边研发边推广,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使院地合作的作用在科技支撑产业中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人才带项目带成果下沉,实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并且有所作为”。省农科院提出“走出去,找事干”,从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使科技人才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成为政府的好参谋、企业的好帮手、农民的好朋友。

2.1.1 共建平台 平台是实现科技落地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科技下乡活动一般没有固定场所,给人的印象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走过场”[15]。通过共建科技平台,一方面使科技人员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另一方面使各类科技资源汇聚,有效整合省农科院与地方科技资源,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打造出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新引擎。一是共建地方分院和促进中心平台。以与地方人民政府合作签订框架协议为基础,以地市农业推广机构或农业主管部门为依托单位,在不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不增减编制的情况下,以项目为纽带,共建分院平台,直面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持续高效地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2015年12月,首个地方分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佛山分院成立,正式拉开院地合作序幕。二是共建政产研合作平台。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联合当地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或企业,共建专家工作站或产业研究院,如省农科院德庆柑桔研究所派驻科技人员扎根德庆1年多的时间,为德庆贡柑产业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1.2 下沉人才 推动人才下沉,制度建设是关键。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对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十分重要。2019年,省农科院出台《关于岗位聘用工作中基层工作经历认定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地方分院和促进中心派驻人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首次聘任科研系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人员须有不少于6个月的基层工作经历,将下乡基层的工作经历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并在职称评聘中设立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系列,其业绩重点突出服务三农工作的成效。

实践证明,省农科院推动人才下沉,是科技人员增强自身本领、培养农业情怀的迫切需要。驻点人员尤其是刚毕业的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下基层驻点锻炼,科研视野和思路得到全面拓宽,许多科研人员调整或发现新的科研方向,同时,对带动提升基层科技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1.3 协同创新 以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整合省市县科技人员的优势和特长,对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如在梅州分院驻点工作期间,省农科院茶叶所一位科技人员通过实践调研与研究,发现了茶萎芽病的致病机制,不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也为当地茶产业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以协调创新为导向也带动提升了当地企业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快速成长,该理念也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如:佛山市政府每年投入1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市建设,依托省农科院的科技力量,整合当地科技资源,针对花卉、水产、蔬菜和都市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共同推动建设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十个合作核心产研项目、建立百位专家服务团队、服务千家产业化组织、培训指导万名农业骨干,带动提升农业产业科技发展水平[16]。

2.1.4 全链服务 围绕地方农业发展对科技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组建科技服务团队,让科技资源有用武之地。省农科院首创跨专业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把全力支撑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重点工作。针对广东现有的13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农科院组建132个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实现“一园一团队,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17]。每个团队由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领队,配备产前、产中、产后的专家,每位专家均有明确的项目任务,按项目任务书要求为产业园提供咨询规划、良种良法、加工物流、品牌打造、信息化建设、科技研发和人才培训等“保姆式”的科技服务。根据产业园科技项目需要和企业需求,可适时更换领队和专家,以开放的理念吸纳其他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并与产业园责任主体或实施主体共建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平台,全力助推产业园科技水平提升。省农科院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成为支撑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2.2 主要路径

2.2.1 建设地方分院(促进中心) 以院地合作共建地方分院和促进中心平台作为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渠道。省农科院院领导牵头兼任分院的院长,研究所所长兼任副院长,派出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长期驻点并开展科技服务。主要任务是在当地开展科技需求调研、公益性科技下乡活动,协助开展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工作。通过地方分院和促进中心平台,省农科院科技资源供给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形成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支点。

2.2.2 推动院企合作 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重点面向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涉农企业,共建专家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省农科院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目标,项目为动力,组建专家团队,边研发边推广,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以龙头为带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此外,以技术入股为导向,积极推进“科技+企业+资本”的轻资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推动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不断提升院属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18]。

2.2.3 “点对点”服务市县农科所 为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科技和推广水平,形成覆盖全省的院地企联动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省农科院面向20个市县农科所(农业推广机构、防疫检疫站等),输送20位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家点对点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这些专家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具备解决市县农科所技术需求的能力,既能有效带动提升市县农科所的科技和推广水平,也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以点带动、辐射全省,打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2.4 组建全产链专家服务团 聚焦水稻、作物、果树、蔬菜、茶叶、畜牧和农产品加工等广东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由院长任团长的多学科、全产业链科技专家服务团,下设7个分团。专家团以院内从事科技推广、应用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为主,选派行业学科领军人物为领队,多学科协同配合的专家作为成员。全力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探索出“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的产业园科技服务模式,组建132个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动员全院5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80%,为粤东西北114个、珠三角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面向产业园关键技术环节,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品种引进,集成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等工作。同时,承担科技下乡的公益性工作。仅2019年派出1 200多人次专家深入到92个县(市、区)的300多个镇村开展技术服务,实现“配备一批专家、服务一片产业”的目标。

2.2.5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和脱贫攻坚,省农科院以农村科技特派员为抓手,根据地方的农业科技需求,积极推动特派员进村入户、上山下乡。以“科技特派团”的形式带技术、带项目指导农业生产、灾后复产,帮助当地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十三五”期间,累计向全省选派1 037名科技特派员,涵盖水稻、果树、蔬菜、作物、茶叶、畜牧、水产、植保、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土肥、质量安全、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大力开展科技扶贫,组织400多名专家直接对接全省236个省定贫困村,为超过2 500户以上贫困户提供服务,同时为数十家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支撑[19]。通过结对帮扶、共同研发、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途径,从生产理念、产业信息、主导品种、关键技术等方面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2.6 启动科技进千村工程 2019年,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省农科院开展“科技进千村”工作,按照“一村一专家、一镇一小组、一县一团队”服务形式,派出1 000多名科技人员为200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镇、1 000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村提供挂钩联系和科技服务。并以广州增城、清远连南、河源东源为试点,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以规划引领,以全产业链服务为手段,推动科技资源和人才“进企入村”[20]。

3 主要成效

3.1 构建一个体系

围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起以省农科院为源头、分院为支点、企业为载体、专家服务团为纽带、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的院地企联动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了“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调创新、全链服务”的院地合作模式。使省农科院的优势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迅速融入地方产业发展,科研成果与市场实现高效对接,并有效激活地方农技推广机构和市场经营主体“沉睡的科技资产”。

截至2020年9月,省农科院已与12个地级市和1个县共建13个省农科院地方分院(促进中心),建立29个专家工作站,累计派出近200名科技人员长期驻点地方分院(促进中心),建立500多个农业示范基地、派出近1 000个以上专家对接全省200多个行政村。佛山、梅州、韶关、肇庆、汕尾等地在共建分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市,建立起全面的科技合作。

3.2 培养一批人才

通过人才下沉,联合基层科技人才申报科研项目,带动提升基层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有益补充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了省级科研人才传帮带作用。如:佛山市农科所依托省农科院科研团队,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2项,实现了佛山市农科所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2019年,佛山市农科所13名中层干部顺利转正,18名技术人员岗位晋级。通过分院开展院地人才互访交流,2018—2020年,累计与地方农业部门人员互访交流142次,交流技术人员4 400人次;分批次安排基层科技人员来院进行为期1~6个月的集中跟班学习,助力基层科技人员成长和单位科研和推广能力提升。积极承担省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创新创业人才培训2 484人次。此外,创新开展“借巢孵蛋”人才培育方式,与汕尾市联合选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汕尾招聘的涉农博士工作5年后,经考核合格可以选择留在汕尾或到省农科院工作,且工作期间能够参与省农科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效缓解了地方高层次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困局。

3.3 落地一批科技成果

根据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科技需求,以规划为引领,以全产业链服务为手段,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推广适宜的品种和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十三五”期间,为地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农村“十三五”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287份,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00余份;推广品种、技术、工艺等2 000个次以上;省农科院主导品种自2017年以来连续四年在全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占比超60%和70%,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显著增收。如“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引领水稻减施化肥和农药的“两减”生产,成为广东省内近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并在广西、江西、浙江、海南等水稻产区得到大面积普及推广。如英德红茶产业园,通过推广“优质高效生态茶园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生态茶园有机替代培肥关键技术”“生态茶园土壤高效持续培肥技术”等生态绿色种植技术,带动英德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0.93万hm2,干茶产量1.1万t,综合产值46亿元。

3.4 解决一批技术难题

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技术瓶颈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承担地方政府、企业委托项目458项,着力解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40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为佛山基塘农业、新会陈皮、清远鸡、九峰黄金奈李、德庆柑橘、东源仙湖茶等30多个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成为科技支撑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针对乐昌栽培面积最大的落叶水果品种柰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发推广了黄金奈李生产技术,采用标准化的套袋与栽培配套技术,显著提高了奈李果品品相和质量,市场供不应求,产量也提高了15%~20%,价格是过去的5倍,使“青涩奈果”摇身变成“黄金奈李”。再如省农科院蚕业与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团队的“岭南大宗水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技术,针对荔枝精深加工技术难题,发明了荔枝加工的非热杀菌技术、控温发酵、快速澄清、超声波-磁场陈化等新技术,改变了一直以来岭南水果加工品单一的现状,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品质高质化、技术新型化,带动果农增收20多亿元。项目形成的岭南大宗水果加工关键技术,已在广东、广西等5省24家企业推广应用,取得经济效益近30亿元。

3.5 培育一批农业特色品牌

通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不仅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也为特色品牌的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础,推动形成了以品牌促发展、以发展促产业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间,省农科院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三水黑皮冬瓜、东源板栗和仙湖茶等20多个国家、省级农业品牌,助力“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如自2019年东源板栗产业园成立以来,省农科院组建全产业链科技专家服务团,助力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品牌,专家服务产业园40余次、200余天,技术培训500多人次;派驻特派员1名挂职,为东源板栗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3.6 形成一批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为全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了以徐闻菠萝、茂名荔枝、新会陈皮、翁源兰花、蕉岭丝苗米、大埔蜜柚、茂南罗非鱼等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园区、园区振兴乡村”的路子。截至2019年底,省农科院累计与地方政府签订产业园科技合作对接协议82份,与产业园实施主体签订科技支撑服务合同185份,与9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开展科研攻关55项,推广品种265个,集成技术推广94项,科技成果转化28项,人才培训5 001人次;编制30个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帮助8家企业融资10亿元,支撑8家园区企业成长为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如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省农科院派出专家团队驻点到产业园开展丝苗米优质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功筛选、改良优质丝苗米品种3个(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象竹香丝苗),构建丝苗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制定标准化丝苗米优质高效绿色栽培配套技术,进行稻米副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了稻米副产品的附加值。该产业园在省农科院为主的科技引领下进行丝苗米全产业链开发,突破了稻田产值的“天花板”,成为“广东丝苗米”重要产区和“鹅城大米”的对外“窗口”。

4 经验与启示

4.1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省农科院践行“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发展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勇于改革创新,极大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和服务“三农”的活力。一是完善激励机制。省农科院坚持鼓励并引导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一线,强化顶层设计,在项目经费、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引导科研人员从“重论文、重项目”中走出来,主动贴近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科研人员“一懂两爱”情怀,多途径、多方式推动人才下沉,让科技人员学会与政府、企业、农民打交道,引导科研方向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增强科技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拓宽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加速优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以省农科院的优势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增量”激活地方农技推广机构和市场经营主体“沉睡资产”,以平台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以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支撑为手段,构建起全面高效地科技支撑体系,发挥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

4.2 聚焦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

省农科院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将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两轮驱动,着力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是围绕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全力支撑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举全院之力为产业园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建立“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的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服务模式,创新链服务产业链落到实处,使优质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二是围绕广东优势、特色、新兴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丝苗米、荔枝、菠萝、茶叶、花卉、生态农业、数字化农业等产业领域,凝练成果、集成技术,集中优势资源补齐产业链短板,引导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构建轻资产服务体系,注重发挥科技人员创造力等无形资产,鼓励院属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热情。为助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4.3 多方合力助力院地合作

省农科院院地合作实践证明,通过“政府引导、省市县联动”的政产研科技合作模式,使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是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安排1 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撑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常驻基层开展工作。二是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省农科院以院地合作作为服务广东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转变思路,主动与地方政府、地方农业推广机构、企业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共建分院、促进中心、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等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并第一时间使产业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三是激活地方科技力量。省农科院不断把优质的科技资源和优秀人才传导到基层,让企业科技水平和市县农科机构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企业对科研投入也逐渐增加,管理水平和经营方式不断改善。各方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逐步形成工作合力,助力打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梗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5 展望

“院地合作”模式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探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创新“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调创新、全链服务”科技服务模式,使科技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地方农业科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实践发现,院地合作中政府部门参与仍以农业部门为主,科技、教育、环保等部门参与度较低,科技辐射的范围和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科技成果供给与产业科技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农业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基因组学等农业新兴领域上,科研成果较少,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院地合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比以往更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主力军,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时代使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我们正处在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21]。必须更加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强科技创新主业、做活服务“三农”事业、做大富民兴村产业,加快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产业链科技支撑的需求,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产业园科技
声 明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科技助我来看云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科技在线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科技在线
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