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 中的草木意象
2020-12-21王春华
○文 王春华
在《诗经》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十分有限,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像许多草木那样不怕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淋、傲然挺立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当时来说这些鸟、兽、虫、鱼、草、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因此从心灵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大千世界中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是与万事万物分不开的,因此要对生命体怀有敬畏之情,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要尊重爱护。
草木意象与爱情婚姻
《诗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关于婚姻爱情的,以草寄情,以花示爱似乎成了先人们心照不宣的事,人们用最常见的草木,表达最真挚纯真的感情。世世代代,从未间断。也让现代的人们好一番羡慕,也找寻着各种机会只想感受一会那铮铮的爱,那纯纯的情;只想目睹一眼那纤纤女子醉是低头那一瞬,似一朵睡莲,不忍寒风的娇羞。一阵微风起,扬起那千千发丝,你会不自觉地想要为她抚顺青丝发缕,也缕清自己纷飞的思绪。馨香的植物作为男女爱恋的信使,在二者之间传递着爱的香甜,浅浅梨涡中情思蔓延,丝丝缕缕。
秉兰草,赠芍药。《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兰。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蕑,香草名,亦名兰。花草在年轻男女的相恋中可起了不小的作用,诗歌中写道,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里,麦田青青,流水淙淙,年轻小伙儿和美丽姑娘手拿散发着幽香的兰草,美丽姑娘邀请小伙儿一起去游玩,小伙儿说已游过,姑娘便撒娇说再去玩玩吧。清清小河边,挤满了男男女女,说说笑笑,彼此深情的互赠芍药花。诗歌描写青年男女以手持兰草而开始,以互赠芍药而结束。这一株株花花草草成就多少美满姻缘。
菟丝子的幽幽爱情。菟丝子属于藤蔓状的寄生植物,因此需要依附其他植物生存,所以通常被认为具有某种依附特点,也因此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如《鄘风·桑中》用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附的关系。因此,深圳一石在《香草美人志》中写道:“我愿和你一起,听,南风漫过云天;看,淇水流逝天涯。”幽幽“菟丝子”唱出了曼妙少女的小情思,她们眺望着,期待着会有一位意中人牵起自己的纤纤玉手,踏遍万水千山,看尽姹紫嫣红。她们憧憬着,疲倦之时可以倚靠着那厚实的肩膀,偶尔一抬头便撞上了那浅浅的笑。羞赧低语总将她们衬托得更加娇美可人,独倚阑珊,浅浅笑,轻轻爱。
草木意象背后的文化
《诗经》所表现出来的礼仪文化之都和各种典礼仪式是较为复杂的,有许多已经成为历史印记埋没在了社会发展中,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即使其形式早已不复存在,但它的文化意蕴及其审美价值,却已经熔铸成了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精神内涵。比如许多朝聘、祭祀等礼仪对我们今天来讲,大抵只有历史认识意义,这些礼仪虽然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环境,但是他的文化传承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饮食历史价值。“聚食制”是我国饮食方式的特色。它起源于古人的围火聚食。聚食制的形成不仅与以前围火聚食有关,还是古代宗法社会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如《小雅·楚茨》写祭毕:“诸父兄弟,备言燕私。”同一个家庭的人越多,越受到别人的羡慕,因为它是家族兴旺的一个标志,同时老者在家庭宴会上也是受到足够的尊敬的爱护的。
草木意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现代人研究先人生活有着重要的历史依据。草木意象作为《诗经》中的典型意象对后世文学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草木意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草木入诗”的写作特点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向。其次,草木在《诗经》中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祭祀到宗教,从婚恋爱情到日常生活,无不面面俱到。另外,《诗经》中草木意象并不是空乏奇谭,而是有理有据,其背后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特别是承载其中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发展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部《诗经》,满卷草色、处处木影。 张爱玲品读《诗经》时因为一句“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而高兴;胡兰成则说:“直见性命,所以无隔”。这说的是《诗经 》中的草木;植物怡人情,一两句涓耳细语就深入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众里寻他,蓦然回首,只道得一句:“哦,你也在这里。”时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是刚刚好。我们认识植物,不能忘记中华文明的根基,更不能忘记自然。缤纷植物养人眼,诗意草木怡人情。读《诗经》,知草木,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思无邪,宁静致远,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与身边见到的植物对话,现代人可以超越时空, 与三千年前的先民沟通、交流,因为“我们”可以共同欣赏几乎共同的对象,一起探讨人与自然永恒的固着,穿越时空隧道,分享人类亘古相通的喜怒哀乐。《诗经》文化亘古不变、经久不衰,《诗经》中的草木会俞长俞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