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网课上成网红

2020-12-20肖瑶

青年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罗翔张三网课

肖瑶

“熊猫咬我,我能把熊猫打死吗?”“关在狗笼里面,让狗来舔你,算‘刑讯逼供吗?”这些问题皆源自最近火爆且“出圈”的法学教授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一个讲法律的老师能有多火?他入驻B站第一天就成为百万UP主。

法外狂徒张三的大型连续剧

罗翔老师是个优秀的学者,种种一直以来被钻研讨论的法理学问题,他都换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例。有的事例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但几乎都有同一个主人公:张三。

张三,中国学生耳熟能详,从小学数学应用题里买苹果,到中学物理书里爬斜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罗翔的一张嘴里,张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是无良网民,是入室行窃的小偷,是离异再婚的父亲。张三可以租个挖掘机拱走ATM机,可以在越南开一枪,结果打死了中国的猪。

“张三”在这儿几乎变成了一个故事新编式的IP,把不同视频内容串联起来,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罗翔个人风格的一個纽带。观看完大型法治连续剧《法外狂徒张三传》后,其个人逻辑和思路特征已然昭昭。

然而,真正让这样一位宝藏教授“吸粉”的,并不是把知识当段子来讲,而是以一种专业的态度、较真的口吻,去分析那些看似偏激,又是在现实逻辑之内,充满笑点的段子式案例。

他擅长用感性的语言阐释最朴素实用的法律事例,给出一个个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他不仅可以张口就张三,也不乏随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哲学家的思想,诠释法的精神。从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还会用拉德布鲁赫解释为什么刑法有义务保护罪人。

跳出那些听上去就枯燥的法律条框,他用那套自成一系的人生哲学去诠释法理,传递其对法律、人生哲学的信念和执着。

没有教条主义带来的傲慢,对法学的尊敬、谦卑和重视,对正义的朴素追求,对自己那套人生哲学的透彻和真诚,让人看到了他身体力行地想让学生成为具有“常识和温度”的法律人。

这些,才是罗翔成为“B站宝藏”的核心关键。

就像他在制作第一个视频时引用的牛顿那句话:“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网课还存在多少种可能性?

罗翔光速出圈后,网友感慨:如果不是疫情,多少好老师的才华被埋没了啊?

其实,近一两年B站悄无声息地出没着不少“宝藏”老师,很多风格自成一系的“罗翔”纷纷出圈,同样以没有任何套路的清流,打开了网课的新世界大门。比如“无中生有的物理老师”李永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耄耋教授孙绍振,还有与罗翔同样作为法学“圈内圈外”导师的徐光华、柏浪涛,等等。

受这次疫情影响,各高校和中小学不得不在家上网课,然而自网课上线以来,全国各地从教师到学生,苦网课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久矣。纵观这段时间来的效应和反馈,网上授课普遍存在缺乏氛围、教师不习惯、网络不畅、师生互动受阻等问题。

网课的大面积翻车,衬托出罗翔老师爆红的某种必然性。从全民科普到学法浪潮,“罗学热”应该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反思,短视频传播对教育的重要性。或者说,线上知识输出,还可以存在很多种可能。

在当下被大数据定义的信息洪流里,如果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公共传播功能,真正的知识共享也可以与社交流量相依相生。

社会对即时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异质信息的兴趣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优质内容的沉淀更是保证流量积累的砝码。今天的B站已经变成一个集“视频技术+硬核网友原创内容”的分享平台。

年轻一代自发组建了学习社区,在“用户”和“UP主”之间切换自如,在这种新式内容产出模式的引流下,优质内容不会被埋没,知识输出也可以成为一种全民共享的低成本产品。

相比文字,视频不必面临受众固定和传播壁垒的局限,打破了阶层壁垒,是“知识共享”社区,也是“流行文化共娱”的双赢。短视频打造爆款形式,但爆款内核仍然在于信息价值的广泛认可。罗老师的内容价值是基础,加上个人风格独特有趣的叙事手法添彩,接着才是靠平台扩大受众面,实现引流。

弹幕社区和文化也增加了视频的互动感,哪怕是严肃晦涩的知识点,也有“同班同学”在“不干扰课堂秩序”的条件下自由吐槽,从而缓解枯燥气氛。但作为大前提的核心本质,仍然是内容创作者的信息质量。

所以,罗翔的炼成,既是时代创造产品的偶然,也是这个社会对保护及传播优质内容之责的必然,可谓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之作。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个性化、年轻化品位的崛起趋势已经势不可当。

这是一个需要“吐真言”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打破印象壁垒共享知识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真诚的内容和模式,娱乐生产不例外,知识普及不例外,甚至应试备考也有必要尝试融合,更多可能性还在前方。

仍要提防知识传授的娱乐化

全民法学热固然是好事,但“罗学热”现象背后的另一刃,也反射出知识输出需要警惕的另一个面向。

比如,提防知识传授的过度娱乐化。著名的《娱乐至死》里总结出“娱乐”逻辑得以成功运行的三原则:第一,不给观众设置门槛,就是在看节目前,观众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第二,不能让观众费脑筋;最后,避开理性严谨的传统演讲方法。

尽管个人风格鲜明,内容实用易于传播,但罗翔本人也曾发微博强调,将法律教育娱乐化并不是教学目的。

优质内容当然可以凭借传播手段扩大受众面,无论是线上网课,还是线下教学社区,用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降低接触门槛,都是开拓知识共享的创举。但学术知识不是快消品,罗翔也绝不是随手可实现的复制品。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短视频的呈现形式,都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浓缩课堂上的“黄金五分钟”,提高学界内外的观众接受效率。

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不能以牺牲学术严谨性为代价。在求知授业的领域里,“明星”是需要警惕的,在投机者纷纷效仿借用算法推荐机制占据信息流时,自然也存在走向极端和扭曲的可能性。

当市场给予的回馈超过了学术生产和传播本身的动力,公众的信任感也将随着效仿的泛滥和失误的出现不断被消耗,“学术”的公信力必然降低。

(摘自“南风窗”微信公众号,范李丽图)

猜你喜欢

罗翔张三网课
千万粉丝UP主罗翔的“寓庄于谐”之道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罗翔——一名幽默风趣的法学老师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The energy-saving advantages of burst-and-glide mode for thunniform swimming *
Using spanwise flexibility of caudal fin to improve swimming performance for small fishlike robots *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