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2020-12-20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课外阅读

赵 丹

(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完全小学 河北 黄骅 061102)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语文知识尤其是阅读,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1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对于千篇一律的文章会逐渐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入一些丰富、新颖的内容,这些新颖有趣的阅读内容更容易满足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更加渴望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给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阅读一些日本侵华的短文和资料,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周总理的这种伟大志向,进而树立一种强大的报国情怀。在课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欲望,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情感会得到渲染,更容易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2 课外阅读教学中注意事项

2.1 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的阅读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一些像 《经典美文》 一类的图书,引导小学生将优美的词句勾画下来,并自觉摘抄,为写作积累很好的素材,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注重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等都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学生的性格、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变化对培养计划做出适当调整,选择更加适合的阅读材料,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目的性要求。要想让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就需要明确阅读目的,对学生提出具有目的性的阅读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渐提升阅读能力。

2.4 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更好的巩固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引导小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自己读到的一些优美语句摘抄下来,还可以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悟等,这样就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 提高课外阅读效果的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课前导语的运用,使学生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小学生对于知识性比较强的书籍缺乏兴趣,他们更偏好于故事型和童话型的书籍,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要迎合学生的这种需求。例如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让学生通过三毛的悲惨生活学会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这种迎合学生需求的课外读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尤其如此,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将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对于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3.3 与生活实际相融合。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小学语文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充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例如在阅读《怀念母亲》 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些日常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体现或者自己对母亲的关心举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切情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母亲的爱。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读书笔记课外阅读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