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政治建设的价值与效应
2020-12-20牛凤燕
牛凤燕,赵 峰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政治的双向作用和紧密结合倾向愈发突出,不仅科学参与政治,而且政治也参与科学,科学技术对于达到各种政治目的和实现各种政治意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不仅肩负着促进科学发展及科学技术应用的责任和使命,而且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一种集合体或存在方式,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依托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是其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也愈益重视党和各级群团组织的政治建设。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1]我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对此,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群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各群团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职责,充分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更好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1]
当前,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尤为重要。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针对当前科技类社会组织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采取调整措施。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是澄清思想、明确方向,而这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内容。只有明确了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政治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深入探讨新时代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其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引领科学家群体和科技工作者对当前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一、有助于正确分析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历史定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2]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3]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战略重点和工作重心也在不断调整。
一般来说,当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者多种假设之间产生较大差别或者形成严重对立时,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一些“常识”进行反思,进而推动理论与实践进步。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阻挠以及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封杀行为;当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益严峻,抗击疫情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工作,但疫情之下的政治斗争从未停止,新冠疫情下美国挑起中美之间的舆论战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科技共同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政治或者战略的高度,协调科技子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特别是政治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艾尔·巴比在《社会研究方法》中强调了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他指出,正确地提出问题是比回答问题更加重要甚至更为困难的。波普尔明确提出科学从问题开始的观点,强调引导科学家进行探索性研究活动的实际起点并不是观察或实验,而是科学的问题。如果仅仅观察到事实,却没有提出科学问题,那么,无论这类事实被观察过多少次,他们依然只是平凡的事实,并不能引起人们对此进行研究;即使观察到一些前所未见的新事实,那也不过是对新事实的一种记述而已。从全球视野来看,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人类生活的时空界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交往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着世界权力格局的重塑。因此,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民族主义思潮再次兴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科学技术的人类公益属性与科技产业发展的民族竞争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就需要科技类社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认真履行政治职能,做好科研领域的舆论引导工作进而辐射社会整体舆论;要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政治博弈,在增强影响国家政策能力的基础上,为政治决策的科学性提供论证。可以说,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新时代中国科技进步与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更好协调民族国家利益与全球公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也有助于科学共同体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在政治原则以及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科学技术在中国“强起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效用。
二、有助于正确看待民族主义与科技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极端民族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重新抬头,导致大国冲突的风险加剧。以美国为例,在全球化幌子和所谓“普世价值”掩饰下,美国强调本民族和本国的绝对利益,在经济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治上越发凸显强权政治的排他性,文化层面各种贬低甚至诋毁其他国家,在科技发展层面更是对中国等国家采取直接限制或者封杀政策。而中国则主张,尽管当今世界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4]。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5]这种基于对世界形势的理性判断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与欧美个别国家的极端民族主义形成了鲜明对照。
21世纪初,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一书中强调,民族主义是导致经济活动一再趋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英、荷、法、德、日、美等国家的经济意识发展所做的详细分析,使作者的观点得以证明:现代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使大众为了民族的声望而义无返顾地参与了无止境的竞争,并因此导致了经济竞争现象的发生。作者的这个结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提出者丹尼尔·贝尔评价该书时写道,深入阐释了民族主义作为集体意识的一种形式,才是现代“经济文明”实现伟大历史变革的根本动因。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兰德斯同样给予该书以高度评价,强调在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世界中,人们很容易忘记民族的起源和遗产,忘记国际竞争的跌宕起伏;格林菲尔德用有力的对比分析和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有效地提醒了人们,并且阐明了那段历史。
上述几位学者的观点提醒我们,在认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关系时,有必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对于综合国力强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全球化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强势民族主义。当一个国家实力强大时,它的“民族利益范围”往往就超越了它的国境,其民族主义也就具有了某种“全球化”特点,反之亦然。将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扩展本民族利益的强势民族主义,是我们理解今天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同冷战刚刚结束时的看法相反,全球化发展进程并没有消除各个国家的民族特性以及民族利益。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全球化进程,但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今,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仍然会坚守自己的民族特性。
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力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中国需要在解决至关重要的对外政治和经济问题时采取越来越积极的甚至是主动性态势。这必然会造成中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和冲突。中国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活动方针应该是尽可能避免与主要大国关系尖锐化,避免为增强综合国力制造困难,但当矛盾确实无法回避时,我们也要充分注意自己民族利益的表达,这要求我们必须思考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实现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方面的积极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引领,引导科学家群体和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美国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层面的民族主义形成理性认识和判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当前诸如中美科技竞争以及当前世界各国针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舆论战等现象有清醒认识和应对,这也是当前我们尤为重视科技类社会组织政治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及科技与经济、政治日益融合的趋势
伴随着信息技术飞跃式发展,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站在我国发展的立场上,新科技革命将为我国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要争取在与其他国家的竞赛中参与规则制定甚至主导部分“新赛场建设”。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6]
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对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体制化等概念的认识。科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典型的观点:其一是纯粹的追求真理,即所谓知识的生产,而知识的传播、管理、应用则不是科学自身应该考虑的。目前国内学术界经常引用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1883年8月15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做的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所提出的理念就是这种认识的典型代表。而且,这种认识的逻辑演进是将当前我国科技界存在的急功近利、浮躁浮夸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等现象归结为没有从纯科学的角度处理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其二是强调科学的现实的“实用性”或“有用性”,注重科学成果的现实转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正在逐步取代“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必须关注科学与经济社会领域的关联。罗兰所处时代提及的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这样的两分法问题事实上已经不存在,罗兰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对中国的批评,更不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继续割裂科学与应用科学、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依据。因为罗兰同时也强调,美国当时虽然也像历史上的中国那样正处于同样的状况,“不过,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获得了欧洲世界的科学,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罗兰主张的是纯科学研究与科学成果应用的有机统一。
正因为如此,2016年习近平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7]2018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怀进鹏也主张,虽然自三百多年前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科学一度恪守超凡脱俗的原则,但是随着科技体制化、科研职业化发展,科学逐步走出“象牙塔”,受到国家日益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好的科学应该是可用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的社会功能历来被认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实际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改进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提升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财富和社会福利状况,这些都是科学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2010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科学必须是充满“人性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必须解决事关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还要为人类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疾病防治、环境、能源、粮食、水资源等领域,我们需要能够与以往的产业革命相媲美的、完全不同的新技术,能够孕育这些技术的是科学。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从战略或者政治高度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既是实现引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内在的逻辑要求。
而科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还受限于科学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这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明确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指出:“科学与政治之间内在的相互需要决定了科学与政治结合的必然性。这种结合使得科学的前途不仅仅只是科学问题, 而且是政治问题。即科学的前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形成正确的政治判断和取得执行这种判断的政治权力。”[8]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科技发展与经济、政治呈现出日益融合的趋势。事实表明,在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得以构成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的背景下,“科技政治”是我们理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与现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一个最基本范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才能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政治对科学的作用有别于其它社会因素,它不能直接决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只能影响科学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和道路,因此,它对科学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不仅要注意政治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要关注并调整政治对于科学发展的负向影响。比如“由于政治与科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政治主体的逆向选择和科研的道德风险,使科学的求实与效率受到损害”[9]。这有可能导致政治家的非科学决策,甚至导致科学家丧失科研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利于政治界和科技界建立卓有成效的协同合作关系,不利于科学研究领域产生出“创新型、累进式”的学术研究成果。
当前,不论学界还是大众传播领域,关于科学与政治关系的讨论都非常多,人们互有立场,各抒己见,这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对于包括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内的科学共同体而言,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去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要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发挥政治对于科技发展的正向影响和积极效应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理性分析科学与政治的相互关系,引导科技工作者避免无谓的争论,努力做好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等本职工作。而只有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才能确保科学与政治的和谐发展,这才是确保政治对于科学产生积极影响的最根本路径。
四、有助于引导科技工作者站稳政治立场、提升业务素质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这说明,国家已经将科技类社会组织列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6]可见,对于科技发展而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是重中之重,而科技类社会组织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建设尤为重要。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6]上述要求表明,科技类社会组织政治建设的方向除了包括加强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之外,还包括提升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能力,以此来保持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以理性认识科学的价值为出发点,在具体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以当前中国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科技与政治关系处理中的现实问题为核心,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这将有助于科技类社会组织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把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整改落实统一起来,进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成果、思想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科技领域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
“从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世界科技强国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用来部署前瞻领域研究,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10]。这也是政治力量作用于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有力证明。由此我们更加明确,大科学时代原创重大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的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的载体之一,要以政治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保持科技战略定力,发挥科技预见作用,强化在战略性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引领,力争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跑者的同时,成为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学术生态的引领者,成为科学共同体政治自律、道德自律的引领者,真正实现政治、道德与科技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这对科技类社会组织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重点和中心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有助于促进科学共同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引导各层级科技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所蕴含的技术创新哲学与当代中国自主创新的实践逻辑之间的关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自觉自信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断奋斗。
更为重要的是,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有助于科学家共同体和各层级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中心导向,进一步坚持科技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政治本领,主要包括提高对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研判能力,提高与科技相关的政治问题的分析、辨别能力,自觉提高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大众服务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换言之,加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建设,有助于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增进科技界与公众的互动互信,有助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的目标,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在科技规划、技术预测、科技评估以及科技计划任务部署等科技管理活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力度,拓展有序参与渠道,创造更多科技界与公众交流的机会;更有助于科技界自觉增强科技政治意识,助推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更好地为全人类福祉的改善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
依托科技类社会组织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协同精神,能够引导科技界系统思考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类社会组织如何适应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现实要求,如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进而在完善和形成新的国际规则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有助于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相关论述,在科技领域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深化、转化,有助于引导科技界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源泉、动力、支撑、基础、变革方向、根本保障等方面系统认识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科技发展问题,有助于帮助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进而构建科技界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