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C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表现
2020-12-20曹铁
曹 铁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急性阑尾炎在外科发病率较高,属于十分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因为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该病在病理上可以分为三类:单纯性、坏疽性以及化脓性。如果患者发生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够彻底,则可能会发展为慢性阑尾炎。本文就选择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纳入研究的患者共98例,均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有62例女性,36例男性,年龄在2岁~86岁之间,平均(49.75±8.93)岁,临床表现中,右下腹痛42例,40例脐周痛,16例全腹痛。其中,有38例患者伴随发热症状,29例伴随呕吐、恶心症状,并有10例便秘。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在经过B超检查,难以确诊,之后接受螺旋CT进行平扫,得以确诊后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GE64排CT平扫,扫描范围主要有耻骨、膈肌联合。由于CT会对人体造成一定辐射,因此在扫描育龄女性或儿童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低剂量扫描。在对患者的扫描结束后,通过冠状面、矢状面的重建,将层距和层厚均设置为5mm。
2 结 果
在CT影像学中,(1)阑尾肿大的范围是0.6~2.0cm,在回盲部内侧较为常见,还可以在回盲部下、后侧见到,阑尾边缘不清晰,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2)回肠远端存在积液和积气;(3)回盲部改变,主要表现为回盲部结构不清晰,杂乱无章,盲肠局部表现为肠腔狭窄、肠壁增厚;(4)回盲部周围软组织发生改变,密度有所增高,邻近腹膜表现出增厚的情况;(5)检查有盆腔积液发生;(6)盆腔内出现包块或脓肿。
3 讨 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在临床上发病率在6%以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给予诊断可以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的诊断主要通过血常规化验、实验室检查、右下腹超声以及临床表现等,大部分患者都能够得以确诊,无需接受CT检查。但是仍然有35%左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未表现出典型的特征,也没有发生右下腹痛,而是表现出全腹痛或脐周痛等;部分患者在接受抗炎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之间的比例也不会上升;而在阑尾炎发病后,患者的小肠功能会出现紊乱,肠腔内会出现大量肠气,这会对超声检查影像造成干扰,因此通过B超难以进行确诊。如果没有准确的诊断,则会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为了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临床医师选择通过螺旋CT平扫辅助诊断。一般通过平扫就能够诊断患者是否发生阑尾炎,不需要再通过CT增强扫描。
给予患者螺旋CT腹部平扫,扫描速度较快,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价格低,容易被患者接受,并且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率;同时CT平扫后,能够进行多方位成像,定位更加准确,也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发现病灶,还不会受到肠气的影响,有研究显示,通过CT腹部平扫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能够达到98%,还能够发现阑尾脓肿、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扫描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辐射,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选择不同剂量进行扫描。
通过螺旋C T 腹部平扫对该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1. 直接征象:(1)阑尾横径超过0.6cm,阑尾增粗;(2)阑尾腔存在管或囊袋状积液低密度影像;(3)阑尾壁发生了水肿,使其有所增厚;(4)阑尾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边界不清晰。2. 间接征象:如果阑尾周围结构显示欠清,则说明患者的病情较重,或已经形成了脓肿包块的化脓性阑尾炎;这时要认真观察回盲部、周围组织以及回肠远端的改变情况、盆腔积液情况等。主要的间接征象有:(1)回肠存在积液和积气,会看到小液气平面;(2)回盲部的管腔较为狭窄,而肠壁有所增厚;(3)回盲部周围脂肪之间的间隙具有较高的密度;(4)回盲部的结构不整齐、十分紊乱;(5)盆腔右侧存在软组织包块;(6)腹腔或盆腔有积液存在。
综上所述,对于经过B超难以确诊的疑难病例,临床上建议优先给予患者CT检查,不仅能够判断阑尾炎的病情进展,还能尽早确诊,对及时提供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低剂量扫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