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乃洛韦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疗效分析
2020-12-20郭秀丽
郭秀丽
(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药剂科,河南 驻马店 463900)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引发的皮肤病,其病因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可见明显的丘疱疹、水疱损害,并可引发剧烈的神经痛。患者较为痛苦,且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遗留神经痛等并发症,因而需积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阿昔洛韦是疱疹病毒感染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其衍生药物——万乃洛韦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明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6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对比分析万乃洛韦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2018 年1 月 至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6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例。两组患者经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观察组男22 例,女15 例,年龄(62 ~72)岁,平均(67.15±5.03) 岁,病 程(2 ~4)d,平 均(2.97±0.93)d;对 照 组 男21 例,女16 例,年 龄(62 ~73) 岁,平 均(67.48±5.54) 岁,病 程(2 ~4)d,平 均(2.92±1.86)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年龄≥60 岁;② 患者均可见带状疱疹典型症状;③ 无并发症;④ 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药物治疗禁忌症者;② 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③ 近4周内应用激素抗病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者; ④ 未能完成疗程者;⑤ 无疱型带状疱疹;⑥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治疗:阿昔洛韦片(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137,0.1g),0.2g/次,5 次/d,连续治疗7d;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31,100 万IU(1.0ml)/瓶( 支 )],肌 肉注射,100 万IU,1 次/d,连续注射7d;外用酞丁胺乳膏(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210,10 克:0.3 克),外涂于患处,3 次/d。观察组采用万乃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治疗:盐酸万乃洛韦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079,0.3g),300mg/次,2 次/d,连 续 治疗7d 为1 个疗程,其他疗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及体征监测 两组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皮疹、色素沉着、瘙痒、疼痛等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
1.3.2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14d,评估临床疗效。痊愈:疱疹基本消退,无疼痛、烧灼感及瘙痒感,仅有少部分留存色素沉着、干燥痂皮;显效:80%以上的疱疹消退,疼痛、烧灼感及瘙痒感消失或显著改善,剩余部分已经结痂;有效:50%以上的疱疹消退,疼痛、烧灼感及瘙痒感改善,剩余部分已经结痂;无效:疱疹消退或改善部分不足50%,疼痛、烧灼感及瘙痒感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2、3]。
1.3.3 并发症监测 两组患者疱疹开始消退后,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是否出现遗留神经痛等情况,对比两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改善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0 例,显效14例,有效12 例,无效2 例,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治愈4 例,显效10 例,有效14 例,无效10 例,治疗总有效率73.68%(28/3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723,P<0.05)。
表1 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s,d)
分组 n 止疱时间 疼痛缓解时间 结痂时间 疱疹完全消退时间观察组 38 3.16±1.65 4.15±2.03 5.03±1.56 15.03±3.56对照组 38 5.63±1.75 7.26±3.18 7.27±1.86 20.57±4.86 t 13.032 12.057 11.732 11.869 P 0.021 0.022 0.021 0.022
2.3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2 例遗留神经痛者,并发症发生率5.26%(2/38);对照组出现7 例遗留神经痛者,并发症发生率18.42%(7/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主要侵犯神经节,可导致神经发炎、坏死,并沿神经纤维侵犯局部皮肤,引发疱疹和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且皮损和神经痛更为严重,极易出现遗留神经痛症状,临床治疗难度更大,需尽早采取良好的治疗措施。
抗病毒治疗是带状疱疹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主要药物,而后者是阿昔洛韦的新一代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万乃洛韦具有抑制巨细胞病毒的良好效果,可有效对抗水痘-带状疱疹及I 型、Ⅱ型单纯疱疹感染,其对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效果也较为确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万乃洛韦可在体内分解为L-缬氨酸和阿昔洛韦,前者可促进病毒胸苷激酶磷酸化,成为单磷酸化合物,并进一步形成三磷酸化合物,可抑制病毒的DNA 聚合酶,抑制或终止DNA 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水解生成的阿昔洛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减轻炎症反应,因此,万乃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与阿昔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相比,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效果更为显著[4]。相关文献报道显示,万乃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的临床疗效更好,与阿昔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相比,对于带状疱疹患者神经损害和皮肤损害具有良好改善作用。患者康复速度较快,且疼痛改善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后(7 ~10)d 临床症状多已显著改善,可快速控制皮疹,促进皮疹症状结痂、消退[5-7]。本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疼痛改善时间(3.16±1.65)d、止疱时间(4.15±2.03)d、结痂时间(5.03±1.56)d、疱疹完全消退时间(15.03±3.5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5.63±1.75)d、(7.26±3.18)d、(7.27±1.86)d、(20.57±4.86)d,且 观 察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94.74%,36/38)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73.68%,28/38)。可知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治疗基础上联合万乃洛韦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阿昔洛韦,既可以快速减轻神经痛,又可以促进疱疹消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此外,在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方面,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7/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治疗基础上联合万乃洛韦的抗病毒效果更好,不易出现后遗神经痛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万乃洛韦+干扰素+外用酞丁胺乳膏对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快、更好,且有助于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