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

2020-12-20臧红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臧红伟

(河北省沧县第三中学 河北 沧县 061729)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如何减轻中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让他们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复杂环境,是今后乃至将来各学校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究。

1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中学生由于学习竞争力较大、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等方面原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进而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另外,由于体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体育课堂管理不严,导致部分学生上课时开小差,或玩手机,或聊天,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加上学生处于青春期,一些学生出现早恋,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以及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这些都导致中学生心理出现异常,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 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优势

2.1 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动力,自信心会促使学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也就有了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希望。因此,要利用体育活动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参加比赛,展示自己,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信心,克服自卑,坚定信念。

2.2 分层教学,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同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实施分层分组训练,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减少和消除挫折心理,培养自信。如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从而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并把这种喜悦延伸到其他方面,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

2.3 培养集体意识,提高适应能力。通常来说,人际关系好的学生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生活愉快,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效率高,成功率高。而人际关系较差的学生却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乐趣。体育活动多是集体活动,能够增加学生交际的机会和频率,通过一些竞赛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2.4 培养意志品质,提高竞争意识。体育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斗志,培养学生拼搏奋进的精神。同时还可以通过竞赛活动的规则,让学生体验比赛情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改善情绪状态,消除心理疲劳。体育活动能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调节情绪,降低紧张和不安,改善心理焦虑。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可以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还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3 改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入手,在现有体育教学资源的前提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项体育心理咨询、心理保健指导等课程,增加体育心理健康内容;举办体育与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开展相关内容的教育指导;增加调节情绪、提高自信、完善自我的教学内容;举办丰富多彩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教学项目,如球类、田径运动、游泳、滑冰、形体健美、体育舞蹈等。

3.2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式的有效改进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差异,实行分类教学。比如针对体育项目的恐惧性、艰苦性、对抗性强等特点,采用鼓励教学法。适时肯定、表扬,能让学生鼓足勇气,坚定意志,克服薄弱环节,提高自信心和上进心。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也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有危险倾向的心理障碍学生,应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