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旅游资源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

2020-12-20张亚卿李强华秦学武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旅游

张亚卿 李强华 秦学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冀东文化研究中心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的一种人生追求。“读书”与“行路”是互补的,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在感受中感知,“行万里路”就是多接触自然、社会,多生活实践。游学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国际教育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美国等的核心素养框架成为当下的主流观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键素养”,美国、日本的“21 世纪型能力”,澳大利亚的“综合能力”,都强调了新时期的教育面临转型的挑战。

2015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编制,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方面,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研究新热点。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呢?很显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大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路径意义重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基础教育除了知识点的传授,更应强调“思维教育”,是思维习惯的养成;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等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能力的养成。

2 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到研学旅行的提出

2.1 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旅游在它产生之初便有求知、学习的印记。教育和文化动机是国民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更应注重旅游教育功能的开发,使旅游资源成为社会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旅游地成为教育活动的基地[1],同时,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重视旅游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附生于旅游化形式中,以旅行活动为载体,通过教育者和旅游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得以实现,是一种更加贴近社会的高效传播方式。旅游教育功能的研究就是创新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发展。

2.2 研学旅行的提出。研学旅行是教育与旅游相融合的一种社会活动,“因学而游,在游中学,学游结合”是研学旅行的真正精髓。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研学旅行是一次教育方式的创新,是把学生带离校园,或者说,把鲜活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文化艺术、自然环境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感受最原生态的“源教育”,是更接近原初意义的一种学习方式。从社会教育角度而言,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搭建了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从旅游业角度而言,研学旅行是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有望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增长点。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的中期,2012 年,国家教育部发文着手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2015 年8 月,国务院发文首次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目前,我国主要在中小学阶段推行研学旅行活动,高等教育应继续延续基础教育的研学旅行,以旅行为载体进行社会教育,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当前,无论是教育系统,还是社会系统,支撑和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条件日益成熟。随着旅游的泛化,旅游景区不再是出游的唯一对象,城市、乡村、工矿企业、高校、海洋、森林等都成为游览的对象,旅游资源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而随着学校的扩招,我国学生群体不断扩增,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客源。经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汇总,截至2016 年末,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达到了2 596 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748.6 万,在校大学生已经突破了2 695.8 万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研学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3 基于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

教育模式是旅游业发展的较为高级的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中国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综合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2]。当代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为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专业特性、职业需要,设计研学旅行产品体系。

3.1 核心素养的文化性——文化基础。

3.1.1 人文底蕴。受制于经济基础,现如今我国国民普遍缺少人文底蕴意识。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养,如何使学生受益。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3],在中小学阶段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强调走出校园践行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纪念地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公益慈善机构,开展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走进贫困山区,利用专业知识为地方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到传统节日内涵丰富的乡村地区,用现代思维演绎传统节日;在主题研学的过程中,传播文明礼仪,在旅行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活态传承——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如果过分强调保护,就会影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唯有创新才能融入当下。组织大学生走进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开展主题研学,提炼精选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挖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传统文化,用现代元素创新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变的有“用武之地”,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活态传承。

3.1.2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是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凝结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是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在科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完成从只注重“物”向首先注重人的转变[4]。研学旅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塑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其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大学一、二年级重点开展博物学精神的培养,刘华杰、吴国盛等知名学者在北京大学开设《博物学导论》 《博物学文化》 等公共课程,倡导博物学教育,颇受学生欢迎。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做博物学实践,走进森林、草原、海洋等进行自然科学探索,走进城市、乡村、社区、工矿企业进行社会科学体验,了解本专业的行业现状。在三、四年级重点开展专业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创新创业平台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到科研院所、科技馆与工矿企业进行如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基础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相应学科的实验及实践活动;到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城市、乡村进行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如太行山的联合开发、燕山的生态保护、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研学旅行为大学生在专业研究方面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3.2 核心素养的自主性——自主发展。

3.2.1 学会学习。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爆炸式增长,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样快捷,低速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需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认同“知识无用论”的现象,致使教育效率低下。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培养自学能力;面对海量信息,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批判精神;知识社会也使人民大众进入“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推动创新的民主化进程。自然界以其永恒的神秘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引导大学生走进自然,到农、牧、渔区可以体验耕种、放牧、捕鱼的劳作,将探索自然运用到社会领域,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农业农村的发展;运用到艺术领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进行新的艺术创作。自然历史研学,逐渐让学生参与探索区域内动植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文化历史研学,让学生参与本区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还对区域性的问题展开研学,如京津冀的雾霾治理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的产业转移、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化等问题。

3.2.2 健康生活。第一,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旅行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社会体育功能,徒步、登山、游泳、滑雪、农业劳动等活动形式都可以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结合杂技、太极拳、武术、滑雪等体育运动项目,到发源地进行现场研学,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第二,心理健康。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缺乏自信;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偏颇;知识观不正确。研学旅行不受课堂的时间、场所限制,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在轻松的自然环境中,在愉快的旅行中,实现大学生社会交往、“自我”评价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成长需要。比如,对于持“知识无用论”观点的学生,组织参加对口企业的工作岗位体验,让他感觉到自身的不足;而对于炫富、攀比的学生,组织他们到贫困山区体验生活;让自卑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从中找到自身亮点;让不爱交往的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找到存在感。心理专业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研学旅行,用更具情感化、生活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进行心理辅导。第三,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青少年在独立性方面有所欠缺表现的尤为突出,通过研学旅行进行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的自我培养。除了大学新生的常规军训之外,每年组织大学生到户外进行为期数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学生自主安排旅行中的各项事务,如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避免危险,如何处理突发状况,如何为受伤的伙伴进行急救,如何向当地百姓寻求帮助,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寻找水源,锻炼学生的自主生存能力。

3.3 核心素养的社会性——社会参与

3.3.1 责任担当。青少年时期,除了学习知识,更应该加强责任感的教育。第一,关注家乡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5]。利用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大学生创业、青春大学生创业等创新创业大赛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和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2012 年暑假开始,河北省就启动了百万大学生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育,深化所学知识,增进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第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新时代精神。利用我国境内众多的文化古遗存、红色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旅游资源强化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依托形式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建设校外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进校园,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文博动手体验类活动,营造教育氛围。在重要节日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教育活动,如七一、八一、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旅游日等重要节日,入团、入党、成人等人生重要节点,基地精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举办宣誓、辩论、演讲、知识竞答等活动,寻访革命先辈的足迹和先进事迹,加强“学校+基地”的“联姻”。

3.3.2 实践创新。创新和创造属于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范畴,对人的成长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学校教育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是否能够为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提供独特的、适宜的环境。第一,培养劳动意识。国家倡导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应贯穿于青少年的整个成长过程。学习的压力和父母的娇惯,使青少年普遍缺乏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到训练基地或生活训练营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到就读高校所在地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到平原农耕区、滨海渔区、草原牧区开展农夫、渔民、牧民等锻炼基本技能。除了简单参与日常劳作,更重要的是向当地百姓研习劳动的技巧,并开展主题性研究,如粮食、畜牧、水产、果蔬等的深加工,劳动工具的现代化研发。第二,物质创造与精神创新相结合。以生活技能与社会实践为主题,以学习专业为出发点,围绕与大学生成才相关的事物展开研学,如果树的育种、栽培、贮藏与加工等综合利用,又如乡村的旅游扶贫,机器人的使用等专业设计,对学习和研究的事物持有怀疑的态度、求异的观念、创新的欲望,教会大学生如何思考。

4 结论

研学旅行是开放式教育的载体,一方面,通过开放的空间、环境、课程、活动、资源等一系列教育手段,吸引更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6]。另一方面,与社会的联结使学校的教育更加有的放矢,能够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让他们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

依托研学旅行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政府、学校和社会资源的鼎力相助。第一,政府重视。明确大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第二,模式创新。从学校教育角度、企业市场角度、校企合作角度等多维度创新研学模式体系,校企合作模式、公益课堂模式、企业市场细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实现游与学的有效融合。第三,编制研学手册。要将研学旅行课程化,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学习,编制地区研学手册、行业研学手册、岗位研学手册,做到心中有“研学”。第四,家校合作。学生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利用职业优势和社会经验优势,为学生构建认识社会的桥梁,提供社会认知、专业实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旅行为载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价值,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旅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旅游
夏日旅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