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森林经营规划编制问题探讨
2020-12-20齐明星
齐明星
(绥化市北林区林业工作总站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对建设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1 新时代赋予了森林经营及森林经营规划新内涵
森林经营是以森林和林地为对象,以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为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保护调节、生态文化服务、生态系统支持和林产品供给等多功能,持续获取森林生态产品和木材等林产品而开展的一系列贯穿于整个森林生长周期的保护和培育森林的活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森林的经营已不再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是以永续利用为前题,提供生态文化产品为目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规划是新时代全面科学持续开展森林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抓手。
2 新时代赋予森林经营规划历史新任务
与传统的森林经营理念相比,新时代赋予了森林经营规划新的历史任务:一是考察不同地区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情况,开展森林经营评价;二是明确提出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和技术,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三是按照森林经营的主体需求,规划森林经营目标与主要经营指标;四是合理确定森林主导功能,科学进行森林经营分类,落实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森林经营类型的森林作业法和主要经营措施。开展森林经营区划,明确经营区方向和策略;按照森林经营规模,估算森林经营投资,并进行效益评价。同时要提出能够确保森林经营规划正常开展的保障措施,循序渐进的完成森林经营目标。
3 新时代森林经营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森林经营规划因为着眼于解决森林经营长期性问题,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是指导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可以指导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还能指导区域所有森林经营主体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我国林业生产很长一段时期实行粗放经营,往往是“重造轻管、重采轻育、重量轻质”,林地生产力和产出率低、效益不高,编制的经营方案存在编制质量不高、理论性强、实用性弱、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森林经营规划的编制切勿重蹈覆辙,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格式”文件。
4 做好新时代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工作的策略
4.1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森林法》 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林业长远规划有了明确规定,但后期规划的实施却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和监管制度,致使基层森林经营管理部门和经营者认识模糊,责任意识不强,导致规划编制完成后被束之高阁,无法落地实施,即使实施起来也与原规划相差甚远。为确保森林经营规划的实施,还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创新森林经营管理方式,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森林经营质量制度与考核机制,按照事权划分,定期开展森林经营质量评价,考核森林经营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其结果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依据,只有这样,森林经营规划才能很好地落实。
4.2 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森林经营规划作为森林经营实施的依据,指导着森林经营活动,是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因此,要编制好森林经营规划必须以森林多功能经营为指导,树立全周期经营理念,遵循林业发展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突出主导功能兼顾辅助功能、结合经营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依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将森林经营分类、森林作业法和经营措施落实到小班地块,编制出一套科学规范的森林经营规划,不断提升编制质量和水平。
4.3 体现规划的灵活性。森林经营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的经营指标许多是预测性的,在编制森林经营规划时,不可能完全预知和充分考虑到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规划实施的因素。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允许经营单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经营目标,此时就需要政策提供便捷的修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