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12-20
2020.9.10
激发管理创新活力 推动煤企转型升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激发煤炭企业管理创新活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组织举办了首届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大讲坛。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企业管理创新作为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深入推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表示,“当下,全行业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质量也是企业改革发展最关键的任务之一。”
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解宏绪对近20年来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做了总结分析,相关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就国企改革、煤矿“四化”建设、“十四五”期间煤企管理创新的重点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企业管理领域在拓展、内涵在丰富
“回顾近20 年来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煤炭企业的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管理内涵不断丰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解宏绪说。
2002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已连续开展近二十届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评出获奖成果2436 项,其中178 项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这在全国范围内讲述了煤炭企业管理创新故事、分享了管理创新智慧,提升了煤炭企业的形象。”解宏绪说。
他指出,总体来看,煤炭企业近20 年来的管理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显著提升了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广大煤炭企业把开展管理创新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坚持眼睛向内,深度挖掘管理潜力,狠抓降本增效控支出,保证了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
二是提升了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年来,煤炭企业将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不断完善重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动态预警机制,实施风险管理考核制度,强化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综合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处置等方式,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创新找准风险点、筑牢防火墙,企业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煤炭企业结合发展战略和管理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存在的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分析和攻关解决。
四是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煤炭企业在党建工作、产权管理、投资决策、科技创新、预算管理、安全生产、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科学高效、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规范化。
五是形成了重视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强化管理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的意义重大,向管理要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渐成为共识。
对于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管理创新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李毛深有体会。
他表示,该集团从单一的煤炭生产到平煤神马两大企业成功重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从公司制改制到混合所有制破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构建完善;从“三化”结合促转型到走特色转型发展道路,做强三大核心产业的战略方向、战略路径更加清晰。
“我们的改革成就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产业结构调整做法、首山化工‘四带四促’党建工作法等还在全国逐步推广。”李毛说。
陕煤集团副总经理王世斌认为,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支撑行业高效发展,利用管理创新来激发产业动能,推动煤炭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举例说,该集团坚持以“四化”建设为主线,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突破。目前,在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生产能力由450 万t/a 提升至600 万t/a;平均工作面单产实现34.8万t/月/个,与2018年相比单产提高了40%;矿井综合单进323.6m/月/个,提高了30%;快掘单进最高达到2020m/月/个,掘进效率提高了5 倍以上;仅开采、掘进、辅助系统就减少井下作业人员1万多人。
◆创新体现在三个阶段、五大领域
“从发展来看,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始终围绕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展。”解宏绪说。他结合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项,从时间和专业领域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从时间维度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截至“十一五”末(2002-2010年);第二阶段,“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第三阶段,“十三五”以来(2016年至今)。从专业领域维度看,获奖成果可划分为5个领域: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一是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领域。战略管理与商业模式领域可细分为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从获奖分布看,发展战略占32.54%,品牌文化建设占15.67%,发展模式占19.44%,其余方面占32.35%。“商业模式和创新管理获奖占比逐渐上升,发展模式和文化建设占比有下降趋势。”解宏绪说。
截至“十一五”末,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煤企投资境外煤矿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一时期,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3个方面,代表案例有淮北矿业集团开展的“大型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与实施”。
“十二五”期间,行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创新3个方面,代表案例有陕煤股份神南矿业公司开展的“以转型升级为引领的‘九强神南’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以来,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获奖项目集中在发展战略、创新和发展模式3个方面,代表案例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展的“国有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改革路径的设计与实践”。
二是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领域。从获奖情况来看,管理模式在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领域占比较大;风险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渐受到企业重视,占比逐渐上升;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占比有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内部控制占3.41%,管理模式占38.69%,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占9.26%,人力资源占16.35%,绩效管理占15.53%,风险管理占14.17%,其他占2.59%。
截至“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奖项目多集中在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3个方面,代表案例有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十二五”期间,对标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两化融合”发展。获奖项目集中在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4 个部分,代表案例有河南义煤集团开祥化工开展的“大型煤化工企业两化融合的创新与实践”。
“十三五”以来,煤炭企业逐步建立并完善知识管理、契约化管理、运维管理、危机管理等管理模式,实现了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获奖项目多集中在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3 个方面,代表案例有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开展的“基于岗位价值评估的全面薪酬体系优化设计实践”。
三是生产运营与安全管理领域。该领域可细分为: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精益管理和两化融合5 个方面。创新成果以安全管理、精益管理和生产管理为主,获奖占比分别为40.44%、23.94%、22.13%。
截至“十一五”末,这个时期的煤炭企业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精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投入,推进煤炭发展安全管理方式的转变。获奖项目集中在煤矿精益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代表案例有山西潞安集团开展的“大型煤炭企业以安全为中心管理体系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煤矿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集中,代表案例有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公司开展的“大数据背景下煤矿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实践研究”。
“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代表案例有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开展的“绿色智慧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四是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领域。该领域可细分为:成本费用管控、全面预算管理、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控、审计评价、财务风险预警、金融服务等。其中,成本费用管控和全面预算管理一直是煤企最关注的研究方向,前者获奖成果占比为51.8%。
解宏绪表示,2012 年后,企业开始开展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与财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期望能找到支撑企业度过低谷时期的办法;2017 年,煤炭行业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机遇,企业在管理创新上更多地关注金融服务和审计评价两个方面。
截至“十一五”末,煤炭企业迅速扩张,在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管控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以应对市场竞争。这一时期,获奖项目集中在全面预算和成本费用管控两个方面,代表案例有开滦集团开展的全面预算、绩效评价、薪酬管理“三位一体”管理控制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处于脱困发展阶段,企业积极探索降成本保生存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获奖项目集中在全面预算和成本费用管控两个方面。代表案例有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开展的“集团管控视角下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十三五”以来,煤炭企业不再单一的把研究重点关注在成本费用和预算管理,而更侧重于研究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系统和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自身挖潜,在经营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此期间,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以成本费用管控和全面预算两个方面,代表案例有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千万吨矿井体系成本管控模式探索与实践”。
五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领域。该领域可细分为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物流体系规划和供应链管理。从获奖划分看,内部物资管理占48.25%,物流体系规划占39.47%,供应链管理占12.28%。“煤炭企业不同于制造业、快消品行业,由于煤炭生产的连续性、煤炭大宗商品的特性,以及煤炭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对于生产物资管理和煤炭资源物流体系构建,更需满足生产和消费的持续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煤炭企业开辟了一个独特的物流领域。”解宏绪指出。
截至“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对物流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企业内部的物资体系优化和物流体系构建上。在此期间,获奖项目集中在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和物流体系规划两个方面。代表案例有开滦集团开展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物资管理‘四集中’体制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对于物资、物流和供应链的探索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供应链思想下的管理创新开始较多出现。在此期间,获奖项目中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依然占据获奖项目的半壁江山,其次为物流体系规划。代表案例有平煤股份运销公司开展的“大型煤炭企业销售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
“十三五”以来,去产能带来的政策利好开始逐步释放,供应链管理更为普及深入,企业物流体系也逐步成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代表案例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下属陕西铁路物流集团开展的“煤炭企业大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
◆未来需关注四大方向
在谈及“十四五”期间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方向时,相关人士也表达了各自观点。
解宏绪指出,近年来,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等政策,都对行业企业深化改革、推动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煤炭企业下一阶段的管理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十四五”期间,推进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需把握四大重点方向。
一是关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对加强企业集团融合发展和内部管控带来的新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步伐加快。
“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发生了深刻变化,管理的幅度在扩展,深度在增长,对企业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宏绪说。
二是关注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对于煤炭生产力水平提升和生产运作方式带来的变革。2019 年以来,随着《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先后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即将开启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新时期,这也将是煤炭企业管理生产运作模式的一次全新挑战。
三是关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执行体系、评价体系等建设。
四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一带一路”资源开发与产能合作。近年来,以国家能源集团、原兖矿集团为代表的煤炭企业走出了国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未来,加快紧缺型和复合型的专门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加快多元文化背景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煤炭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李毛表示,未来该集团将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工人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制度。同时,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快建设“智能+管理系统”,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强化人财物要素优化配置、产供销关键环节管理提升。
“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是一体两翼,在根本上决定着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大力推进煤炭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体系。”梁嘉琨指出,“未来,要进一步反思煤炭企业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需求侧合理要求;要长远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阶段性执行力。”
(来源:中国煤炭报)
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步伐加速 但也面临风险挑战
面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产业链重塑,煤炭企业“走出去”将面临哪些危与机,如何走得更稳?近日,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商会)(以下简称“煤炭贸促会”)在京组织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炭企业国际化研讨会,分享经验及发展思路。
◆借力使力加快“走出去”
新当选的煤炭贸促会会长刘峰在会上说,近年来,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步伐加速,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建设。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领域不再局限于煤炭,合作领域、形式更加多样,例如浙江省能源集团涉猎新能源等领域,令人叹为观止。”新当选的煤炭贸促会驻会副会长苏传荣说。
在谈及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时,与会代表认为,正确的投资方向、过硬的技术实力、敢为人先、借力生力等都是成功因素。
“自2016年浙能集团提出“海外创业”发展思路以来,我们累计跟踪国际能源项目200余个,涵盖电力、煤矿、石油天然气、海水淡化、环保科技,以及部分境外发债项目、外资引进等。”浙能集团副总工程师柴锡强说。其中,已落地的巴西圣西芒水电项目,从中标到签署合资协议,仅花了1 个月零3 天,完成了“原来以为完不成的任务”。
柴锡强表示,正确的投资方向、合适的投资路径、专业的团队、充分利用外脑等都是巴西项目成功的关键。例如,项目合作伙伴国电投海外公司聘请了大量的中介咨询机构,对精准把握项目情况、制定投标策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浙能国际聘请的巴西律所在税务机关注册登记、文件认证等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徐矿集团董事会秘书陈伟东介绍说,该集团从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开展国际贸易;1988 年承包了菲律宾煤矿项目,首次进入国际采矿业市场,就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目前在孟加拉国的煤矿项目已安全生产15年,受到该国政府的高度赞扬。
神州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周威直言,神州干选设备远销21 个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等产煤大国。FGX和ZM品牌在国际上已成为干选技术的代名词并发展成为世界煤炭干选领域著名品牌。不断创新的领先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走出去”的基础。“我们公司的干选技术作为选煤界的一颗新星,在2001年就受到国外关注,美国公司主动来谈代理合作。”他表示,“企业一定要敢为人先走出去,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2003年在国际市场开发初期,公司董事长不懂外语,带着样本一个人就跑到印度参加国际采矿大会。这种积极参加专业性展会、国际性会议,重视与有关国家有影响力的协会、商会建立经常性联系,形成了神州国际化经营文化和策略的一部分。”
在煤炭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煤炭贸促会作为我国煤炭贸促领域合作交流的主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苏传荣表示,该会围绕海外投资、地质勘探、基本建设、技术装备等七大板块,帮助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例如,该会协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与印度煤炭部、印度煤炭协会开展地质领域合作,介绍山东能源集团与秘鲁矿业协会探讨合作、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与美国劳工部加强职业病防治领域合作等。目前,该会已与30多个国家的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长期沟通协调机制。
“在煤炭贸促会的帮助下,我们有效开拓了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国的业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总会计师赵寿森说。
◆抱团取暖控风险迎挑战
“虽然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是后疫情时期逆全球化、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产业链割裂和重塑将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风险。”刘峰说,“绿色发展政策可能被冲击,不同国家的治理能力,应变能力、动员能力等会给企业‘走出去’带来更多变数。”
他指出,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程序复杂、缺少政策性金融支持、行业标准认证较为复杂等,都是煤炭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共性风险。
周威在谈到风险规避时也指出:“一定要注重合同细节,复杂的合同要有当地法务和财会专业人士审核;要重视与被制裁国家的交易问题;加强专利保护,谨防产品被侵权和仿制。”
对于行业标准认证问题,刘峰表示,煤炭贸促会将为煤炭企业进一步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对国外重点领域相关法律、准入政策、技术法规、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帮助企业提升海外合法合规经营水平,控风险、维权益。他透露,或将借鉴其他行业经验,联合产学研各方力量,搭建煤炭相关领域国际投招标平台。
谈及未来的国际化之路,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发挥优势、加强交流、抱团取暖等都是可取之道。
中煤能源集团煤炭开发公司总经理刘国胜表示,该公司已协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连续举办了十八届国际煤炭采矿展,2021 年将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共同举办首届澳门能源论坛,为国内外企业交流打造平台。
陈伟东说,徐矿集团未来要在建设能源海外基地、打造国际能源项目综合服务商等方面发力,服务方式上由煤炭项目建设向托管、运营、维护全产业链延伸。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徐小连说:“我们作为地质勘查国家队,‘走出去’主要以专业为基础,属于单打独斗型,希望以后大家能抱团取暖。”
阳煤集团副总经理聂建民表示,近年来该集团与德国布朗公司合作,积极推动“煤机智能制造”,今后将强化与欧洲相关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发展高端制造业。
柴锡强说,未来浙能集团将聚焦资源类项目,积极开拓大洋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欧市场,更多关注非洲市场,积极参与政府间合作项目,以控股项目为主,参股项目为辅,联合央企、基金、民企、海外浙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来源:中国煤炭报)
彭苏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须重视煤矿区生态修复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其中,黄河流域煤炭基地的生态环境修复是整个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高速发展隐忧多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煤炭开采重心已经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尤其是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煤炭开发规模最大的地区,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目前,我国14 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9 个分布在黄河流域。最近,煤炭地质工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煤炭资源重新评价,发现超过2000 亿t 的富油煤,含油率在3%~9%,最高超过13%,含油总量超100亿t。可以预见,未来10年内,黄河流域煤炭产能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实际上,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还在讨论鄂尔多斯北部煤炭的大规模开发规划时,就有学者表达明显的担忧:在我国这一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煤炭开采是否会使生态环境恶化“雪上加霜”?
据中国工程院报告,黄河流域的晋陕蒙宁甘地区,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不到全国水资源的1/25。其核心区——能源金三角(宁东、榆林和鄂尔多斯)煤炭储量占全国的27%,水资源仅占全国的0.37%。据核算,按煤炭年产量28 亿t 计算,消耗的水资源超过56 亿t。如果加上煤化工企业,整个黄河流域煤矿区每年增加的用水量超过100亿t。
黄河流域中上游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脆弱,本身生态阈值较低,抗扰动能力差。目前,煤炭开采已经造成黄河流域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生态进一步恶化。例如,地表水系逐年干涸,大面积的乔、灌、草等荒漠植被衰败减少,天然胡杨林大片干枯死亡,草场退化,加速了荒漠化进程,形成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毛乌素沙漠东部边缘地带由于煤炭过度开发,加速了土地沙漠化进程。
当前,黄河流域面积约80万km2,其中含煤区域面积超过35.7万km2。煤炭开发对地表环境和生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最严重的人为干扰因素。
理论和技术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但当前,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对黄河流域煤炭区生态环境的立项研究较少;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环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不足2000万元,研发人员大多对煤炭开采了解不足,研究成果对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同时,包括国有大型企业在内的许多煤炭企业最近几年的矿区生态修复经费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科技支撑力和工程实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指对黄河所滋养和直接影响的地理生态区域进行保护。对黄河而言,有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司职;而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差异巨大,管理部门繁多,协调机制薄弱,需多部门联手协作。
◆对症下药来修复
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的煤炭开采导致生态损毁的特征和机理有很大差异,采用的修复措施也大不相同。例如,黄河上游青海木里煤矿区由于露天开采导致原有地貌的破坏和植被消失;中游煤炭大规模开采后,地表塌陷加剧了水土流失,加重下游防洪负担;在下游地区,煤炭开采导致耕地减少、湿地增加,产生次生盐碱化。
因此,亟须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煤炭开采协同发展的角度,研究开采损伤特征与修复机理,这直接关系到煤炭开发的战略布局和开发强度。
煤炭开采在地表以下数十米、数百米的深处。煤炭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对水资源的破坏和地表生态的影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水资源作为黄河生态保护最大的刚性约束是十分正确的。一方面,要以水为主线,针对黄河流域不同煤矿区开发过程对水、土资源损害的影响程度与范围,深入调查研究、观察煤炭开发对自然界的作用机制与过程,揭示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要改变传统认为煤炭开采只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旧观念。我们发现,煤炭开发土地整治后,人工修复后的植物多样性和繁茂程度比原始状况有显著提升;在煤炭开采后,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存在自修复现象——特别是在干旱的盐碱地环境,煤炭开采后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促进作用显著。这些都值得科技人员深深思考,变被动治理为主动引导,利用生态自修复规律与人工修复方法有机结合,实现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可持续发展。
是否可学习德国鲁尔区煤炭转型的经验,以黄河流域中游榆林—鄂尔多斯能源走廊生态修复为示范工程,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总体规划试验,建立起煤矿区井下工业生产与井上生态治理联动的立体修复模式。通过研究掌握地下水流动方向和流量特征,在合适的地方构筑地下或地面水库,在地下潜水位高、厚煤层或多煤层地区,开采后建设地面人工湖泊或湿地;在黄土高原地带,通过土地整治,建立起大面积人工林或经济作物基地;在风积沙地区治理过程中,早期以种植草本和灌木植物养地为主,后期以增加种植乔木和经济作物增效为主。
同时,利用煤矿区开发后原住居民已基本搬迁、土地流转便利这一优势,由政府主导,煤炭企业投资,开展区域连片治理,将榆林—鄂尔多斯之间广阔地域建设成一个植物茂密、动物繁衍、水美草肥的生态公园。将榆林南部米脂一带建成红色文化旅游区,北部鄂尔多斯地区建成元蒙文化区。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该地区夏季气候凉爽,距北京、西安、天津等大型城市近、交通便捷等优势,逐步将榆林—鄂尔多斯打造成我国夏、秋季休闲城市圈,实现我国煤矿资源型大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华丽转身。
(来源:中国科学报)
煤电大省如何破解产能过剩紧箍咒?
“截至2019 年底,山西省电力总装机接近1 亿kW,其中约70%的煤电发了占比85%的电量。由于本地消纳难,大量煤电需外送至华东、华中等区域。电力严重过剩的同时,也给山西能源转型带来巨大挑战。”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煤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上,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杜尔顺以山西为例,直指煤电大省转型的迫切性。
上述情况,不仅限于一省一地。据了解,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在不同区域和省份,电力增长态势仍在继续。对山西等煤电大省而言,一边是产能过剩、大面积亏损的压力,一边是短期难以摆脱煤电依赖的现实,部分地区甚至继续上马新项目。对此,应该如何调整布局?
◆煤电大省面临现实矛盾
据杜尔顺介绍,山西2019 年的最大用电负荷3200 万kW,仅为总装机量的1/3。“这意味着,负荷即便再扩大1 倍,现有容量也能满足需求,电力严重过剩。”
“山西火电利用小时数已从2011 年的5284h降到2019 年的4265h,低于全国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以煤电为主的结构中,一半以上是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杜尔顺举例,今年春节期间,山西省用电量持续低位运行,热电机组处于最小运行方式的情况下,仍存在大量弃风弃光,说明山西电网的灵活性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渐突出。“严控煤电发展,从源头向清洁化转变是形势所迫。煤电比重不断下降,但依然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从市场化角度给煤电一个合理的价值定位?给煤电找出路是山西面临的难题之一。”
除了“近忧”,部分地区还有“远虑”,比如吉林。
原国网吉林经济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周景宏介绍,截至2019年底,吉林省电力总装机3200万kW,煤电约1900万kW,其中70%是热电联产机组。“当地供热需求大,供暖周期较长,因此规划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热电联产机组。现阶段,发电主力还是煤电,控制产能得统筹考虑民生问题。”
周景宏还称,吉林风电消纳得以明显改善,离不开煤电支撑。“风电要发展,没有火电机组不行;火电机组过多,又与新能源形成竞争关系。二者如何平衡?伴随特高压直流电网接入等因素,消纳压力将持续减轻,未来对调峰资源的需求不如从前,现已投入的大量主体难免遭受损失。有无办法缓解?”
由于开发环节产能过剩,严控煤电规模迫在眉睫。但同时,一些煤电大省面临种种现实阻碍,如何把握发展节奏、科学布局成为关键。
◆由基荷转向调峰电源
在多位专家看来,明确煤电发展定位是把握节奏的前提。
“电力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大面积缺电。电量增长放缓,且新增需求更多来自服务业及居民家庭消费,负荷特性较工业负荷的波动更大,导致用电负荷增长快于电量。若按照老路子,以新建电源为主要手段来保障电力供应,将带来更多结构性问题。”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表示,从电量增长空间看,煤电已没有过去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袁家海认为,各地不应再铺煤电“新摊子”。“一方面,‘十三五’期间多地遗留了停缓建机组,特别是缓建项目,该投的钱实际已投得差不多。若有需要,‘十四五’期间可有序建成,无需再核准新项目。另一方面,用好存量煤电,推动电力系统加速向更灵活、以可再生为主的方向转变,煤电角色由基荷向调峰转变。”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张赟也称,煤电功能应逐步转变为提供容量支撑高比例清洁能源并网运行。继续新建项目,将加大资产损失、挤占新能源发展空间。“包括工程建设、财务成本等投资在内,当前每增加1 亿kW 煤电机组,未来将带来3000 亿元资产损失,同时2030 年前将累计减少清洁能源装机约3亿kW,相当于挤压2万亿元清洁能源投资。”
对于部分地区煤电投资依然高涨、项目继续上马等现象,张赟提醒,这不仅影响自身收益,还将波及“无辜”存量。“我国煤电机组的平均服役年限约为11 年,超过40%的机组是近10 年内建成投产,服役超过20 年机组仅占11%。预计到2050年,强制提前退役造成的资产损失高达2 万亿元。一些服役时间短的机组,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本可不必退出,但被新建机组挤压了空间,反倒造成浪费。”
◆不同类型机组应分类优化
“在认清定位的基础上,进而控制增量、调整存量。”张赟建议,着力优化调整煤电功能定位,通过灵活性改造挖掘调峰价值。近中期,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提供基荷服务;部分60万kW以下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主要提供系统调峰服务。远期,绝大部分煤电均可转变为调峰电源与应急备用电源。
“山西小机组较多,30 万kW 以下机组占比超过54%,对此可采取‘上大压小’的方式。如果电能不可取消,通过等量或减量替代,用大容量高效机组替代小容量低效机组;若热能不可替代,则采用大容量背压机组替代中小容量的抽凝或背压机组。此外,对存量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以满足调峰需求。”杜尔顺认为,长远看,现有装机规模足以支撑山西煤电的角色转变,参与调峰与严控产能并不矛盾。
袁家海进一步指出,不同类型机组可以分类优化。“60 万kW 及以上机组用于调峰,负荷率降至40%或更低,效率将大打折扣。努力几十年达到的最优效率水平,若因调峰‘回到解放前’是得不偿失。尽量通过电力市场改革,将其放在基荷侧稳定出力,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利用小时数可适当提高。对于30 万kW 等级的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进而深度调峰,实际正是给新能源消纳腾出空间。”
周景宏提出,对参与调峰的机组而言,发电量减少,功能却未减弱。若缺少相应回报,积极性难免下降,制定相匹配的政策也是煤电大省的“必修课”。“诸如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就在一定时期起到关键作用。趁着现阶段调峰需求暂时不迫切,主管部门可借助时间空档认真研究规则,考虑如何利用更高程度的市场化,促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