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遭遇出口寒冬

2020-12-20

纺织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嘉禾纺织品门店

一边是门店关闭,一边是消费疲软,这两方面因素叠加显影在我国外贸企业萎缩的订单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各国经济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而纺织服装行业也未能免疫。欧美等发达国家商业大面积关停,由此,国内很多出口企业遭遇海外客户退单、弃货的情况,纺织行业出口形势更趋严峻。

一季度出口预计下滑20%

根据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调查,从3月18日开始,很多出口企业收到欧美客户延期发货通知,有些海外客户取消了近两个月的订单。下游出口企业被大量撤单,使得产业链上游的国内供应商也面临订单减少的压力。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3月16日~20日对120 多户重点企业的调查情况,35%的被调查企业反映订单不足,较一周前调查时增加12.1 个百分点。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 2020年1-2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298.3 亿美元,同比下降20%。降幅略高于全国货物贸易出口平均降幅(17.2%)近3 个百分点。其中纱线、面料及制成品等纺织品大类出口137.7亿美元,下降19.9%,服装出口160.6亿美元,下降20%。

过去2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下降的年份只有4 个,分别是2009年下降9.8%、2015年下降4.89%、2016年下降6.15%、2019年下降1.9%,下降幅度从没有超过10%。而今年1-2月份累计出口下降20%,前所未有。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预计,疫情下,受开工延迟、用工不足、成本上涨、参展和人员交流受限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一季度出口预计将呈现较大下滑,降幅在20%左右。同时,随着疫情在全球爆发,采购商信心下降,订单减少和取消,企业无法开展正常的产品营销计划,将对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企业接单和生产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

商业关停 订单萎缩

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国外品牌纷纷关闭门店。近日,Zara 母公司西班牙快时尚品牌Inditex 宣布关闭了全球范围内39个国家及地区的3785家门店。其中,Inditex 旗下品牌所有在西班牙的门店全部关闭。瑞典时尚巨头H&M Group 也暂时关闭了其美国、德国、英国所有门店,关店措施已于3月21日生效。阿迪达斯关闭了北美和欧洲门店,耐克也关停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门店。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消费信心,这决定了市场不振的情况将延续多久。外媒指出,疫情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击了消费信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由于疫情在美国的持续蔓延,不少美国人面临失业风险。美国劳工部3月19日表示,全美申领失业保险金人数3月8日-3月14日七天总计28.1 万,比前一周增加7 万人,创下201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另据美国棉花公司的最新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34%的消费者表示将比之前更少消费。

一边是门店关闭,一边是消费疲软,这两方面因素叠加显影在我国外贸企业萎缩的订单上。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尽管已重新开市半月有余,但生意却远不如预期。“我们的外贸订单全部被取消了。”3月24日,绍兴柯桥纳旭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意大利、英国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随着欧洲疫情持续发酵,很多订单已经被取消,相关生产只好暂停。

当地另外一家服装外贸企业工作人员则表示,3月份左右是夏季交货高峰期,由于疫情影响,开工时间晚了20 天,工厂出现订单延迟。“成本上升了,还要支付订单违约金,现在工厂现金流吃紧,加上来自韩国的订单被取消,我们正面临生死考验。”

位于安徽南陵的一家服饰有限公司主要出口市场在欧洲和美国。企业负责人表示,新的订单全部暂停。目前的订单最多生产到4月10日-15日,订单断崖式下降。同时,还遇到订单出不了货、路上的订单客户拒收、海外货款账期延长等问题。

山东一家外贸企业表示,疫情在国内爆发时,因为不能及时交货,遭遇国外客户抱怨,甚至提出退货。现在,海外疫情严重后,约10%的客户直接撤单,部分订单还遭遇了拒收。目前正是接单季,但公司人员不能流动,不能拜访客户,对后续订单比较担心。

10%

出口转内销难度大 抗菌功能赢商机

对此,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指出,当前纺织服装外贸形势十分复杂,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世界经济形势下行等因素叠加,困难和挑战会异常严峻。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难以撼动。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及国外疫情的逐渐严峻,我们有理由更加看好中国内需市场。

不少外贸企业也都表示希望转内销,然而,他们深知外贸公司转内销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面临渠道、品牌等诸多问题。同时,据了解,国内市场也并不乐观。” “我们当然希望转内销,但能否转,主要难点是在渠道上,因为没有熟悉的客人。”

有企业坦言,内销市场的“游戏规则”与外贸市场差别很大。“在传统外贸中,企业只要按照合同履行守约,就能顺利推进。而内贸就要复杂得多,包括产品线规划、渠道开发、品牌打造、销售团队建设等,而且,企业做内贸还要承担库存风险。”浙江一家面料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而比起转内销,一些在疫情中坚挺的企业的做法更值得长期借鉴。

福建省晋江市嘉禾服装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订单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目前已排至今年8月。

“我们主要是出口业务,和日本客户有着十多年的密切关系。虽然疫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我们的产品优势,客户目前还在按正常节奏下单,公司各个环节亦都正常运转。”嘉禾服装总经理王建新说。

据了解,嘉禾服装主要生产工装产品,该类产品面向有针对性的批量消费群体。在其产品出口地,人们消费工装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甚至是工作穿着的必需品。

除了稳定的客户需求,嘉禾服装更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客户的信赖。“日本客户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十分挑剔,但一旦选中,忠诚度会很高。起初客户选择我们基于品质,后来则源于技术。得益于此,十多年来我们保持了很好的关系。”王建新表示,客户工装订单的基本款通常在100 万条以上,这对于企业的生产量有比较好的保证。

这些年嘉禾从功能性上作文章,不断开发新品,比如围绕吸汗、散热、冰感等方面进行着重开发。这种方式深受客户的认可,去年一款突破了技术壁垒的防水牛仔裤,更在日本市场一度供不应求。“牛仔裤的水洗温度特别高,又要求其在防水的同时可以透气、耐磨、耐水洗,这在技术上本是互相矛盾的,但我们通过数月的技术攻关做到了,让客户很惊讶。”

技术核心和产品竞争力,为嘉禾这样的企业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在当前形势下,也有企业紧扣防疫消费心理,通过研发具有抗病毒功能的纺织产品,赢得市场商机。

与冷清的柯桥面料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柯桥街道的一家绍兴某面料公司。开市以来,客户络绎不绝,订单不断,都奔着该公司与香港公司合作研发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面料而来。这一系列面料是专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发的,目前市场反响不错,已有不少服装品牌客户开始下单。

据公司总经理介绍:“面料开发只有符合市场的消费心理才有竞争力。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抗菌抗病毒的纺织品需求十分迫切。我们准确把握到了现在市场的这种需求,与之前合作的纺织化学品牌加紧开发,通过‘活性氧胶囊’技术,赋予不同面料优异的抗病毒功能,而且这种功能持久,可以耐50 次水洗,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我们询问了几家在网上做直播的客户,他们都说用这种抗病毒面料制成的服装一经主播介绍,很快就被‘秒完’,已紧急追加了订单。”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国纺织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技术功能性纺织品市场,同时以“一带一路”为支点,平衡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或可度过出口市场的“冬天”。

猜你喜欢

嘉禾纺织品门店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故事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新店商,创造新增量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