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早春冷棚莴笋栽培管理技术
2020-12-20吴文忠
吴文忠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天津 301709)
莴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蔬菜,清脆爽口,营养丰富。莴笋中除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还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铁元素以及丰富的磷和钙。莴笋低糖,所含的烟酸被视为人体内胰岛素的激活剂,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莴笋的适应力较强,喜冷凉怕高温,适宜春秋季节种植。笔者总结了天津地区早春冷棚莴笋种植技术,以供种植户借鉴。
1 土壤选择
莴笋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要达到高产目的,需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和能排能灌的壤质土地为宜。
2 品种选择
莴笋的品种很多,从叶形上可分为尖叶莴笋和圆叶莴笋。目前,天津地区生产上尖叶莴笋品种一般晚熟,节间较长,苗期较耐热。园叶莴笋早熟,耐寒不耐热,产量较高,品质好,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种植时可选择不易抽苔、抗病和高产的青皮绿肉园叶品种,也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选择种植品种。
3 催芽和育苗
3.1 浸种催芽
莴笋为喜凉作物,不耐高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 ℃,适宜温度为15~20 ℃,超过30 ℃则发芽受阻。播前浸种催芽有利于出苗,一般采用冰箱催芽法,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24 h后捞出,装入小布袋,放入冰箱保鲜层5 ℃的环境下催芽。每隔12 h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1次,经3~4 d后,待有80%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3.2 苗床育苗
莴笋早春栽培可在每年一月初前后播种育苗,在冷棚内做平畦苗床,畦面宽1 m,畦梗高20 cm,长度随种植习惯而定。整平整细畦内土壤,种子出芽后掺少量细沙均匀播种,播种密度为2~3 g·m-2,每66.7 m2苗地播种量100~150 g,可栽苗1334 m2。播种后及时覆土,覆土要均匀,厚1.5 cm,防止种子外露,也须避免覆土过厚影响出苗。覆土完成后脚踏震压,以保持土壤墒情,有利种苗出土。撒种后覆地膜,然后在畦面上搭设小拱棚。
播种后10~12 d即可出苗,子叶展开后撤去地膜,再视苗情间苗2~3次,人工拔除杂草,定苗后,株距3 cm。定植前7~10 d拆除小拱棚,进行炼苗。移植前7 d,施用“送嫁肥”,每667 m2施尿素5~10 kg,移苗前1 d浇小水,缓解移苗伤根的程度。大小苗分开定植,便于栽培田管理。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与蜗牛。
4 定植前整地做畦
莴笋栽培基肥要充足。可结合整地,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2500 kg和尿素40 kg。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壤后,进行翻耕、旋耙,使土壤平整、细匀、疏松、透气。翻后作平畦,畦宽2 m。
5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5.1 定 植
冷棚栽培于3月中旬定植。秧苗适宜苗龄为4叶1心,移栽秧苗时,苗床当先浇透底水,以防过度伤根而影响定植后的成活率和缓苗,选择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每株苗最好带50 g以上的土块。每畦定植6行,行距40 cm、株距30 cm左右。定植时分开大小苗,掌握苗土块表面与畦面齐平,不宜栽得过深。浇透定植水,及时浇缓苗水,促进幼苗尽快成活。
5.2 中耕除草
定植后,中耕1~2次。注意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5.3 追肥浇水
早春棚室栽培的莴笋畦面不宜过大,可进行畦灌。莴笋须看苗追肥,秧苗长势差的地块,可在生长前期追施尿素15 kg·667 m-2,整个生育期结合浇水追复合肥1~2次;注意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宜选择在晚上或清晨进行。为补充养分,需注重叶面追肥,可结合防病虫药一起喷施,每7~10 d喷施1次600倍天达+ 0.3%尿素,连续喷洒2~3次,间隔喷施0.3%磷酸二氢钾1~2次。
5.4 温湿度管理
莴笋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15~20 ℃,夜间10~15 ℃。如棚室温度管理不当,极易引起低温先期抽苔和高温植株徒长。当植株进入茎部膨大期时,应根据植株长势,适时打开风口,加大通风;如植株长势过旺,可用矮壮素350~500 mg·kg-1喷雾,促进茎部肥大粗壮,增加茎重。
5.5 病虫害防治
在温湿度控制不当的情况下,莴笋易发生病害。莴笋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蚜虫和斑潜蝇等病虫害。高温高湿易发生霜霉病,发病初发期可用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7.2%霜霉威水剂1000~17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低温高湿易引发菌核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等进行防治。蚜虫、斑潜蝇可用2%阿维菌素3000倍、或75%灭蝇胺7500倍、或20%啶虫脒8000~10000倍液防治。注意采收前10 d内禁止使用农药。
6 适时采收
莴笋从定植到采收大约需55 d,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即可采收,莴笋的收获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时期,如不及时采收,莴笋极易抽苔,抽苔后产品变硬,甚至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