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研究

2020-12-20耿博超赵娟娟韩志勋梁丽娟李艳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衡水京津冀协同

耿博超 赵娟娟 韩志勋 梁丽娟 李艳红

(1 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系 河北 衡水 053000; 2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 河北 衡水 053000; 3 衡水市第五中学初中部 河北 衡水 053000; 4 衡水市人民路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5 衡水市利民路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需求。2015 年7 月,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三地“一盘棋”的区域整体定位。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教育有着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双重角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为社会创新和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但由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课程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割裂状态,衔接并不协调。政府各管理部门分区域、分学段行使管理职能,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也被淡化。基础教育注重升学率,高等教育注重就业率。在基础教育阶段未能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使许多学生到高等教育阶段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且两者的教育改革都是在各自体系内进行,缺乏统一思想和目标,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偏差[1]。正因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缺乏沟通、各自为政,致使两大教育体系没有有效衔接,破坏了教育的完整性。因此,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在现有的报道中,多为研究京津冀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和京津冀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鲜有报道。

所谓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就是两者通过要素交换和信息互通,达到取长补短的共赢局面,更系统的培养人才。本文立足于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需要,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进行初探。

1 政府主导——整体推进模式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制度问题。京津冀三地行政隶属关系复杂,政策和利益不统一。在管理体制方面,建议设立行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管理功能的直属机关,弥补各区域、各学段教育管理之间的盲区。通过独立机构长期、深入地调查评估,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学生发展特征进行系统地研究,建立全面的学生发展数据库[2]。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从目标定位、整体规划、布局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设计制度,出台文件,不断促进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进在初期阶段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启动并强制执行。

同时,在政策的指引下要搭建共享平台。一是学生信息资源库,可查询,可追溯。二是教师培训平台。应把三省市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资源汇集起来,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三是信息资源平台,政府应分门别类建设,包括优秀课程资源平台、毕业生信息平台、产学研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平台等。

2 政府引导——学校合作模式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要依靠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不完全依赖政府。政府起到指导、引领和帮扶作用,为教育解决一些难题,同时调动各处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下的政府是政策和经费支持者,学校领导是组织者和管理者,高校教师是教育理论的引领者,一线教师是参与和实践者,学生是反馈者。

政府可倡导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院校共同举办协作论坛或研讨会,专题探讨学生的培养和教师进修等问题。教育局可推进“教师交互进课堂”工程的实施,实现教师和干部互聘、互派,教改活动和资源互动、互通。

针对协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有些重点中小学认为大学生的教育实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教学,对此存在抵触情绪,政府可以协调学校有关部门制定接纳实习生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可以在重点中小学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3 政府放手——学校自主协商模式

随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观念的普及、程度的加深,从最初的政府搭建框架政策主导、引领到后期深入协同的局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已经可以由学校领导层面自发管理,自愿签订协议,通过协商决定合作事宜。这种管理模式采用的是有活力的市场机制,容易发挥作用。

3.1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学衔接互补。基础教育重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高等教育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两者应定期深入进行讨论,让基础教育的管理者参与到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中来,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参与到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去,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形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方案。可以邀请对口的高校教师、优秀大学生到中小学举办兴趣讲座、开办第二课堂,指导中学学科竞赛,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高校教师理论研究和大学生的学习。

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索热情,才能在高等教育阶段探究专业学问和提高素养并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才能完成整个良好的闭环教育,进入社会后才有出色的表现。

3.2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师资交流互补。师资交流既指京津冀校际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又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师资的交流。这种交流由学校自由管理,统一组织。基础教育学校可以聘请大学的教授讲学或者培训教师,给予科研和课改的指导。高等教育也可以聘请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培养的教育问题[3]。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了解基础教学的机会。

3.3 建章立制,规范考评。在学校自主协商管理模式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学校在合作时要自主协商、建章立制,并严格遵守制度。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在协同教育发展管理中,要多标准、广角度、多维度评价教师和学生,营造和提供良好氛围与条件,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高。

4 结语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管理中,政府主导—整体推进模式、政府引导—学校合作模式和政府放手—学校自主协商模式三种管理模式的内容、侧重各不相同,在不同时间、区域、层面各自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共同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深层次、全方位衔接与合作。

猜你喜欢

衡水京津冀协同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衡水专场(二)
Technology and Our Life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