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医上门致力精准医疗 打通创面修复“最后一公里”

2020-12-20苏永涛王春雷朱俊晖康佃萌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淄博市中医院最后一公里

苏永涛 隋 颖 王春雷 张 波 朱俊晖 康佃萌

作者单位: 255400 山东 淄博,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压疮、 糖尿病足、 血管性溃疡、 放射性溃疡、 各类创伤等引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也逐渐增多。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有3000 多万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亟需治疗[3], 而且这些患者因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多行动不便、 生活不能自理, 大部分患者无法到医院就诊, 加之多数医院目前尚未设立创面修复专科, 使得此类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4]。 如何解决这一严重问题, 为群众解难, 为政府分忧, 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5]。 目前,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面临许多创新与挑战[6], 学术规范、 团体组建等方面还有许多管理盲区需要探索[7]。

出于对患者的负责和对职业的坚守, 同时依托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科多年练就的过硬创面修复技术, 2015 年5 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科与中国组织修复与再生首席科学家付小兵院士团队合作成立了“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 并在山东省创办了首个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首个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临床培训基地, 为日后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 年12 月13 日,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 揭牌,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大专项课题资助及付小兵院士指导下,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创面修复移动工作站”, 利用车载设备及相关材料与药品, 医务人员不仅可以为患者在家中进行系统治疗, 而且还可通过移动工作站的车载高清图像传输系统将患者图像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 由指挥中心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使患者在家中即可接受国家级医疗专家的诊疗及健康指导[8]。

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科室注册成立了 “北大医疗创面修复中心”, 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 通过自驾、 步行等方式开展了以“关注失能老人, 方便群众就医”为宗旨的上门诊疗活动。 此举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工作开展第1 年, 创面修复中心医务人员就行程7000 余公里, 出诊630 余人次, 治疗了56 名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 其工作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并先后两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

2017 年,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 承接了临淄区11 名低保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免费上门诊疗工作, 受到了政府多个部门的高度关注, 并先后得到市、 区多家主流媒体的跟踪报道。 其中, “抚平你的创伤”救助贫困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活动入选由临淄区组织部和临淄区民政局牵头组织成立的大型公益创投项目, 并获特别贡献奖。 同年4 月, 该团队带头人被评为“临淄区十大公益人物” 和淄博市新阶层人士代表。

2018 年3 月,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的事迹以专刊形式报送给了山东省人民政协及人大常委会, 届此科室团队被评为“淄博市最美医生团队”; 10 月, 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烧伤整形年会上,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被誉为“中国创面修复先行者”; 12 月,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承办了第22期“全国创面治疗师培训班”, 来自全国17 个省、市、 自治区的300 余名学员前来参会, 同期在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带领下,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承建了山东省第一家涵盖市内50 家医院及市外13 家医院的地市级创面修复专科联盟。 联盟成立后, 联盟内部双向转诊渠道畅通, 实现了单病种三级诊疗模式, 方便了患者就医, 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 融洽了医患关系, 节省了医疗资源, 降低了政府压力[8], 并先后接待了省内外50 多家医院参观学习和17 名医务人员进修。 目前, 随着此项业务的不断发展成熟, 淄博市烧伤与创面修复三级诊疗体系逐渐完善, 各区县联盟成员单位相互交流学习, 积极开展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及上门照护工作, 覆盖人口达200 余万。

2019 年3 月, 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倡导的“关注失能老人, 方便群众就医” 为宗旨的上门照护理念作为全国创面修复工作的主题, 同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创面修复科建设“1239” 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统筹安排, 将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规划为九大国家区域创面修复中心之一。 同年7 月,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国家区域创面修复中心。 此外,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还与中国红十字会徐荣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签署了合作协议, 成立了救助困难烧伤和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专项基金, 目前已有7 名患者接受1 万到3 万元不等的专项基金救助。

近年来, 慢性难愈合创面问题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 2019 年12 月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 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创面修复专科。 届此, 部分研究学者提出了“淄博模式”[2]以及“一个大本营、 多个流动站”[9]的创面修复学科建设模式,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在健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的工作方针, 并组织全市各区县二级以上医院院长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考察学习。 为落实国家“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的战略, 2018 年与2019 年淄博市民政局先后2 次在国家扶贫日帮扶活动启动仪式上开展了以“关注失能患者, 方便群众就医” 和“扶贫济困解难, 守护生命尊严” 为主题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救助宣传活动, 并建立了淄博市慢性难愈合创面贫困患者救助基地, 唤起了医院、 社会、 政府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广泛关注, 使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早期就诊率由2015 年的19.4%上升到2019 年的56.7%, 治愈率由56.3%上升到90.7%。

近5 年来, 结合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具有大门诊、 小病房以及大部分患者分散在家庭、 社区、 养老院和基层卫生院的特点[10],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创面修复中心利用移动工作站为患者提供上门照护服务, 行程超过2 万公里, 救助失能患者上千人,提高了人们的慢性难愈合创面防控意识, 带动全国十几个省市数十家医院掀起了周边地市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的高潮, 使上千万患者受益。 2020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创面修复中心医护团队通过微信、 网络、 电话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进行远程指导, 仅2 个多月就帮助患者470 余人次, 同时与知名网站合作进行慢性难愈合创面相关技术网上培训4 次,全国参与人员总数达13000 余人次, 在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的道路上, 为群众解难, 为政府分忧, 踏踏实实履行了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猜你喜欢

淄博市中医院最后一公里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江苏省中医院首个海外惠侨基地开通连线46国侨领观摩点赞
我家的小客人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