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的正向成长研究
2020-12-20刘立伟
刘立伟,张 瑾
(1.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和谐的春节假期,并迅速在全国蔓延。由于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全国各省均出现患病者。病情爆发于春节前后,为减少人员流动,各大高校遵循国家要求延迟开学。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至关重要。而学生不在学校进行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对学生的成长辅助作用减弱,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也受到影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考验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意志力,更对高校的应急机制与能力做出检验,高校如何在提醒学生做好防护同时,实现“停课不停学”并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正向干预,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新时代促进大学生正向成长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距上次全国范围的本土病源疫情,即2002年的SARS事件,已有近十七年。这十七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迅猛,贸易、工业、教育、科技等方面稳步发展。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网络的普及与技术的进步。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社会刺激的增多使他们思想更为早熟。由于物质生活丰富导致的精神空虚、家庭保护过度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大众媒体目的性甚至功利性的信息传播、国外信息资源的过量摄入,使得当代大学生有时无法真正地辨别是非对错,容易受舆论影响,受网络上所谓“意见领袖”的观点影响,迷失自我。当代青年大学生已逐渐走出羽翼,开始独自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但如果不对其成长轨迹进行监督、引导,心智未成熟或价值观未定型的大学生,在摄取新知识的同时,价值选择多元与价值排序混乱容易使已初步具备技术能力的他们迷失在众多诱惑与功利中,走向歧途并造成人才的萎缩与流失。因此,学校在促进大学生正向成长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有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观念
当代大学生虽可能存在行为冲动、思想不成熟现象,但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观念超前,具备创新精神。纵观大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流。当代的“95后”与“00后”眼界开阔,乐于尝试新事物,具备创新能力。这种特性对促进国家发展,推动人类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形势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三有”青年的培养目标,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并强调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着眼点,这些重要内容构成了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主体内容。“有理想”意味着在新型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定型,对未来有希望和目标;“有本领”则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挫折教育,以期培养青年大学生心理素质,并激发其学习动力,达成心智坚韧和能力过硬的双目标;“有担当”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条件之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之时,每个人都应为国家贡献力量,而帮助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等思想观念对国家发展意义非凡。
(三)有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国家重多教育资源和学术研究扶持,是未来带领国家走向更高更远的接班人。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阵地,引导并促进大学生正向成长符合大局观念,极具现实意义。青少年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校园暴力、网络成瘾等现象对大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正确、积极的引导对大学生的正向成长至关重要。青年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生力军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生机勃勃、国家事业欣欣向荣,需要新鲜血液的高质量注入,而作为新鲜血液源流之一的当代大学生,其正向成长在高校教育中占据关键位置,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对大学生正常生活的影响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的传染性,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各地进行交通管制,特别是疫情区省市禁止外出,其他地区市区乡镇也相继限制居民出行。走亲访友和出行购物等是大部分学生春节期间不可少的活动,而疫情自春节开始愈加严重,居民活动范围缩小到社区或者家中。大学生的日常购物,外出聚会等活动受限,只能宅在家里,通过线上购物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以及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精神松懈、缺乏锻炼、生活不规律是大部分青年学生的通病,由于活动范围受限,基本运动量无法保证,同时网络交流又很难满足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需求,这就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对大学生正常学习的影响
全国各省响应国家要求实行延期开学,这就意味着,原定的学期计划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了最低程度地降低延期开学对学生学业进度的影响,各高校多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采取线上授课。大规模的网上授课使得各公共教学线上平台用户激增,造成网络拥堵,甚至出现学生无法参与课堂的现象。为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教师不得已采用线上进行授课,大部分并不具备专业的学习监督功能,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压力。由于教师无法得到真实直观的课堂反馈并及时与学生沟通,课堂效果无法保证,课业成绩标准不明确。另外,对于已经开展专业性课程教学的高年级学生而言,在当下情况外出进行实践课程是不符合实际的,而部分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需要实验室等专业操作平台的教学也难以开展。假期的延长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即使面对学校布置的课业任务也会应付。
(三)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在备受呵护和禁锢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部分是“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大学生在面临较多社会刺激或家庭变故时,极易形成心理压力甚者心理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范围广、延续时间久,对部分大学生可能会造成身心的双重影响。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全国各地的大型场所停业、社区居民楼限制出入,部分大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溺爱与保护却又渴望自主,会将这种情绪释放到家庭触及不到的网络上,以构建自己的“个人领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对称性,功利主义、唯我主义在青年学生中并不少见。网络环境不易监控,线上集群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大众媒体为了利益,对部分信息进行表意性或功利性歪曲,青年学生价值观未完全形成、法制观念淡薄、可诱导性强,易对共同关心的话题情绪化,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疫情防控过程中,谣言蜚语充斥在网络媒体,有的非疫情区青年学生对抗击疫情无动于衷,这种麻木的态度并非对抗击疫情自信满满,而是仅关注“小我”的得失。此外,由于疫情对大学生生活与学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后续正常生活产生过度担忧,从而导致忧郁焦虑。另外,身处疫情区的学生可能遇到亲人病故等家庭巨变,由于自身调节能力低、人生观价值观未成型,可能会出现麻痹甚至封闭自我感情的情况。同时,他们对于未来人际交往是否会受疫情余波影响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思想与心理的多元化会导致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反映到学业与生活中。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促进学生正向成长的方式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等新媒体手段进行课业安排
由于疫情影响,各省各地高校均需要延期开学。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走进学生课堂。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转变为线上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下,实现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是网络教学的难点。首先,学校应对网络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深入地交流,对课程进度是否作出调整、在线教学平台的选取与教学方式转变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相应安排。其次,由于各高校对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不同,不止学生需对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熟悉,教师更应该在延期开学期间熟练运用在线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运用教学平台授课、答疑与分数评定等功能保证教学质量。线上教学对网络的依赖性与不确定性较大,全体教师结合各自课程特征可对线上教学手段进行灵活选取,必要时候可选择其他通讯手段如微信、钉钉等辅助教学,保证教学任务不拖延并及时为学生解惑答疑。另外,由于网络具有延迟性、线上教学平台出现技术缺陷情况并不少见,对于学生分数的判定不能完全依赖于线上教学平台的自动生成。定期对学生学习进度与作业情况进行监督与提醒,若出现学生客户端进度正常,而老师客户端无显示的情况需及时联系线上教学平台客服进行解决,并将此情况告知其他老师,定期对教学进度与非教学问题进行汇总。线上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挑战,授课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应对学生学习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解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结合疫情形势开展线上非应试思想政治课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现今大学生多为95后,具备独立的自主意识却易受网络舆论影响,缺少精神动力。在疫情爆发期间,各种社会舆论层出不穷,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易受舆论引导。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也对匡扶大学生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通过开展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形式进行实现,一般课程容量较大,教师只能通过课业考核的形式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但考卷的成绩与习得知识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只是徒有其表。而且内容多少涉及哲学理论,学生对信仰教育的理解并不深刻。此次疫情期间,英雄楷模的事迹从未中断,将思想政治课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并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思政课教学,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培养。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性与新增思政课的非应试性,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长与内容进行弹性选取,可增加实时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授课,并辅以线上教学平台的监督功能与线上讨论区保证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除了马克思主义,也应对学生的生命观进行培养,尊重生命、感恩生命是促进大学生正向成长的必修课之一。
(三)利用网络等工具进行远程应急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属于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由于疫情发生时期的特殊性与高校群体来源广泛性,学校对于各地区学生的身体状况与患病学生的基本情况应有所掌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日体温记录,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数据存档,并设立远程防控小组,重点关注疫情区学生的身体状况。班级内选举“校园安全员”,定期对同级学生进行情况问询与体温测量监督,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学院学生会定期对校园安全员进行沟通与监督,若遇特殊情况上报学院,待学院确认后,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高校作为权威的发声者应对疫情实时跟踪,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文件信息等实现信息透明化、学校应急工作透明化。现今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易受网络上意见的影响,学校除了掌握校内情况外,还需对社会上不稳定因素有所警惕,尤其是校外舆论。高校管理者应科学引导舆论,避免出现校内的不安定因素。另外,防控小组除了关注学生身体情况外,还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防“疫”。由于身份信息的不同,医学类等相关专业与家庭居住地为疫情严重区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应迅速组成心理援助服务团队,对疫情区学生或其他心理压力大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与疏导,心理相关专业学生也可参与其中,壮大援助队伍并使学生获得认同感与责任感。援助小组应汇总较典型问题,与全校进行匿名案例分享与特殊时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正视疫情带来的问题,促进心智的进一步成熟。
(四)提前谋划校园预防工作
随着疫情蔓延的有效遏制,学生返校工作也应引起重视。疫情不仅威胁学生的生命健康,还有诱发其他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学校应及时对应急响应机制进行更新升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信息平台,实现疫情期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共享,对疫后可能引起的校园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另外,高校管理者应总结疫情期防控工作,树立忧患意识,加强校内与校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设,并将预防工作日常化。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成熟完善的预案,还需考虑物质资源要素:基础资源、师资力量、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等等。其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与心理健康的测评也需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是高校的构成主体,也是校园突发事件的制造者或者受害者。除自然灾害、传染疾病等不可抗因素,其他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两大根源,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性,个别学生的问题可能引发校园内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最终酿成校园安全事故。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校园心理疏导活动的开展在疫情结束后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作出物力、人力的充足准备,以期学生正向成长的实现,尽量降低校园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