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实践

2020-12-20苏真娇刘春燕陈红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规范化护理人员

曾 萍,苏真娇,刘春燕,陈红先

(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医疗、保健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专业的医疗、护理技术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的运用能充分满足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因而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是对护理质量起到规范的作用,是反应护理质量的标准和程序化,可以帮助临床的护理人员有效地提高护理技术,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程度上的促进。[3]因此,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医院,为进一步提高ICU救治能力及管理能力,本次实验选取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在患者疾病当中的应用实践作出相关的研究和分折。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入院后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患者年龄31~82岁,平均(55.86±3.95)岁。重型颅脑损伤22例、Ⅱ型呼吸衰竭19例、脓毒血症1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感染性休克19例,在入院后对患者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各项数据并记录。观察组则为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成立护理质量指监测标专员小组,进行相关专业的重症护理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以及对患者的责任感。学习相关内容及之前的经验,对所有的急危重症患者的具体相关情况进行探讨,并且制定严格高效的应对方式[4-5]。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急危重症患者行护理效果的分析,统计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统计患者的急救时间、金额、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 21.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住院时间、急救时间以及金额采用计量统计,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急救时间(min) 费用(元)对照组 50 22.3±7.7 37.4±10.4 3729.4±519.2观察组 50 14.5±3.6 18.5±6.7 2251.2±213.6 t - 4.532 3.545 6.254 P - <0.05 <0.05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的调查中,观察组的2.0%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查询患者详细病理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并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体系,改善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正[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的应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争取治疗时间,提高预后,减少医疗费用。有助于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减少家属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监测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大幅度减轻患者的入院费用。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规范化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