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柔性管理在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2020-12-20陈惠珍张海燕杨筱敏李婵祺陈晓洁郑丽丽
陈惠珍,张海燕,卢 靖,杨筱敏,李婵祺,陈晓洁,郑丽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柔性管理是指一种体制,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个性化管理”,尊重个人意志和人格,提高护士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以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科病房以杂、忙、病情急、病种多、工作量大、易感染性、多学科性、涉暴力性事件多为特点,加上患者对全科护士的需求多元化,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护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流动性增大,护理质量的下降。通过探讨柔性管理在全科病房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有针对性改进和完善全科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 柔性管理与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宗旨
(1)柔性管理的宗旨主要体现在管理决策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依靠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护士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地为科室谋发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柔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奖酬机制的柔性化,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注重精神上的嘉奖,提高工作的意义。
(2)在全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当中,要求每一位护士拥有综合性的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而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可及性,人格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以团队工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可及性对于每一位护士而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人格化的管理能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协调性的工作和团队的工作模式能够极大地维护了全科病房护理队伍的稳定,综合性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护理服务,进一步激励护士的发展进步,让每位护士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3)柔性管理和全科病房护理管理在宗旨上有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不谋而合,将柔性管理应用到全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当中,有助于丰富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思维,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2 全科病房应用柔性管理的现状
(1)全科病房实行弹性排班制度,护士长在排班上结合每位护士的特点,使每位护士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每一位护士愉快的工作氛围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2)护士人人参与管理,把规定变为自觉的行动准则。护士长善于发现护士的微小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当工作中出现问题,完善制度和职责,再进行讨论,征求每位护士的意见与建议,使各项规定得到大家的认可。使护士感到自己既是参与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责任感和自觉性。
(3)有效人际沟通,调控护理质量,为护士提供人际沟通交流,鼓励护士宣泄情绪,从而在工作中寻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同时,提高工作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认识到自我优势,利于个人职业的稳健发展。
(4)实施病房柔性管理以来,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来自护士的责任心,感受到了极大地温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而护士收到来自患者的感谢,心里拥有极度的成就感,明显改善护患之间的紧张气氛。对于全科病房护理管理无疑是有巨大的借鉴指导意义。
3 全科病房应用柔性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加快构建管理平台
在全科护理中,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护士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要学会应对,做好决策,以免错过时机,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为患者保驾护航。
3.2 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内容
在制定工作制度时,要考虑定期进行更换岗位,通过分析,这些内容进行调整,实施换岗制度能够带来新鲜感,带给护士更多的挑战,知道自身不足,促使护士不断进行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3.3 增加对护士的关注度
提高护士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及使命感,保证优势资源的公平性、合理性分配,提高护士工作忠诚度和团队凝聚力,降低离职率,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职业成就感。
3.4 提高护士的素质
柔性管理理念运用到全科病房管理中,可以改善和提高以往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工作的开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4 评价指标
全科病房柔性护理管理的评价,可以通过对护士的幸福指数、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出错率、离职率,患者的满意程度,护患关系,人文氛围。
5 注意的问题
刚柔结合,结合长期实践证明,护理管理更需要开展柔性管理,在采取柔性管理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刚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结合目前科室现状,掌握护士的心理、思想情绪,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觉地付出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对护士学业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使护士感受到姐妹之情,促使护士思想稳定,工作安心。柔性管理可以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更能适应目前护理工作的需要。
6 总 结
由此看来,柔性管理在全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应用当中,已经呈现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已经深入护士的心中,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质量,增加对工作的喜爱程度和满意程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促进护理管理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