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的影响价值分析
2020-12-20周苏云
周苏云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其中,急诊危急重症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复杂,且发病急,进展快,容易面临生命威胁,因而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质量[1]。而在常规抢救护理中,急诊护士只是被动遵从医师的叮嘱,导致护理质量不高。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急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预见性思维,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本文以我院86例急诊患者护理,就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1月至12月收治的86例危急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男女各有56例、30例;年龄最大者为74岁,最小21岁,平均(45.8±5.7)岁;疾病类型:37例脑血管疾病,25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严重创伤性骨折,6例其他疾病。排除存在多种疾病及精神类疾病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不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包括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开展抢救工作,做好护理记录工作等。观察组则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
(1)合理排班。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人数多,但医护人员相对较少,导致其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值夜班的医护人员,工作多,身心状态也会有所影响。因此,需对急诊科室的人手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增加值夜班的人数,避免出现不良医护事件。
(2)预见性制定抢救流程。按病种对急诊科抢救的患者进行分类,按数量排序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其分组,对急诊抢救成功率受到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分析抢救失败的案例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相关因素,对抢救流程及细节进行优化,消除不良因素,避免再次犯错。此外,加大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及指导力度,定期对其开展有关急诊抢救的训练,确保其对抢救流程进行熟练掌握,实现自我技能的提升。
(3)预见性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械。在抢救室,将抢救所需的各种器械(包括呼吸机、吸引器、供养装置、除颤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及药品(包括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阿托品、甘露醇、多巴胺等)提前准备妥当,还可研究出导尿包、洗胃/吸痰用品箱等多种物品抢救组合。平常需对抢救物品及器械进行清点,经常清理及维修,确保功能正常。此外,还需不定期组织护士开展抢救器械操作培训,提高其对器械的掌握程度,确保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师,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
(4)预见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良好的沟通,将疾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等情况,详细讲解给他们听,给予其心理安慰及疏导,安抚其紧张情绪,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治疗依从性,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并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量表共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15.2±2.8)min,相比于对照组的(25.1±4.7)min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为97.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35/43),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42/43,非常满意27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34/43,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急诊科抢救工作直接关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抢救期间,一旦护理人员出现差错或工作不到位,便会延误抢救,对急救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预见性护理干预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其通过事先评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2]。
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该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抢救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预见性护理干预中,合理排班能够对医护资源进行合理调节,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均衡提升抢救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预见性制定抢救流程可优化抢救流程,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抢救技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预见性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械可避免因医疗设备故障或设备不全而导致抢救失败;预见性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治疗依从性,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减少医患纠纷。
总之,在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将抢救时间有效缩短,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