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0滕雅丽蒋桂花
滕雅丽,蒋桂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的多发性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为降低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必须及早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产后出血是妊娠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妇阴道出血在产后2小时内达到400毫升,24小时内超过500毫升。据不完全统计,它已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很多,如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占70%-80%。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其后果往往非常严重。积极防治是减少产后出血,改善孕妇预后的关键。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无力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操作资料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共选择60例子宫肌无力产妇,均符合子宫肌无力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5~38岁(29.7±3.5),妊娠36~42周(39.1±1.9),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出生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操作方法
两组均使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决定是否加用。如果没有效果,我们需要做子宫切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监测、产后出血抢救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应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安慰产妇,减轻其恐惧感,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产前预防。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应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注射适量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应加强会阴的保护,避免会阴裂伤。胎儿分娩后,产妇应进行按摩,以促进子宫收缩。连续按摩15分钟后如无正常收缩,应给予相应治疗。
1.3 判定标准
产后出血评价:产后出血量一般在分娩时大于200ml;产后2小时出血量大于200ml;产后2-24小时出血量大于200ml。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水平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维度。总满意率是非常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5例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4例基本满意,0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10例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1例基本满意,总体满意6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70.0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妇心理压力过高,再加上全身疾病,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及药物等因素都会增加产后子宫无力出血的发生率。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丰富产妇的分娩知识,提高产妇的配合和治疗积极性,促进分娩过程和产后康复,降低产后出血率。
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很多,如产妇过度紧张、过度使用镇静剂和麻醉剂、产程长导致产妇疲劳、子宫过度扩张和肌纤维异常增生等。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分娩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中,实验组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产妇的应激和恐惧,通过加强产前预防护理,显著减少了产妇产后出血。结果表明:实验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帮助患者产后尽快康复,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