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优质护理的价值
2020-12-20孙霖露
孙霖露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连续性血液净化法应用范围主要为重症肾疾病,也可应用在中毒、水失衡、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方面[1]。该治疗方式在ICU当中最为常见。为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本文就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9.24±4.5)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9.15±4.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感染性休克及肾衰重症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护理人员专科培训: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随后制定重症监护室的连续血液净化护理内容,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包括理论、上机培训等,同时制定护理制度,落实护理职责。
1.2.2.2 心理护理:病情危急,患者紧张恐惧很正常,护理人员需加强沟通,知晓患者负面情绪,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引导,首先需要保证语气安慰性与鼓励性,方法上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音乐娱乐、社会关系支持等方式,同时可以采用案例借鉴的方式进行心理引导,引用之前进行治疗的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在患者心理状态健康之后,再引导医护人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2.3 透析准备工作:合理帮助医生为患者搭建临时血管通路,按照医嘱引导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同时要严格查对制度,确保患者配置透析液和肝素用量,并且根据不同的血液透析模式为患者进行透析物料的准备,正式透析前确保机器能够正常使用。
1.2.2.4 病情观察与健康知识宣教:在透析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患者的各项情况,观察透析液的性质,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准备,同时告知患者疾病和血液净化的相关知识,告知注意事项,在建立血管通路后还要固定好导管,保持导管的通畅。
1.3 观察指标
(1)抢救成功率。
(2)非计划性下机率。
(3)护理评分:采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满分一百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开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非计划性下机率更低、护理评分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59例(98.33%),对照组为53例(88.33%),(x2=4.821,P=0.021);非计划性下机率实验组为2例(3.33%),对照组为8例(13.33%),(x2=3.927,P=0.048);护理评分方面实验组为(94.21±3.12),对照组为(82.46±5.88),(t=13.673,P=0.001)。
3 讨 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性的、缓慢清除水分与溶质为治疗目的的治疗办法统称,其中包括连续性高通量透析、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动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等方式,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身体与心理都会造成压力,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提升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2]。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一种护理方式[2]。与常规护理不同,常规护理往往是针对疾病本身展开护理工作,而优质护理则是将影响整个治疗的因素都纳入到工作当中,主要内容则包括有优质环境营造、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饮食干预、透析准备等,最终实现疾病改善的目的[3]。本研究中,不同护理工作实施后,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更高、非计划性下机率更低、护理评分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综合性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非计划性下机率,护理工作质量极大提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