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0-12-20张蓓蓓
张蓓蓓,冯 霞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源于深静脉腔内血液凝结功能发生异常,可能会直接致使患者静脉腔内出现堵塞,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该病主要与术中操作诱发凝血活化有关[1]。为此应总结一套可靠的术中预防性干预措施。本文特对此作一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符合重症监护室治疗指征。纳入标准:成年人;无下肢DVT病史;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高凝状态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血栓病史者;无法耐受治疗者;合并重性精神疾病者;下肢静脉曲张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等。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5-77(51.12±26.0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4~77岁,平均(50.54±26.5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呼吸道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症监护室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风险评估:护理人员仔细查阅患者病例资料,评估患者下肢DVT的风险。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节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2)具体措施:①调整重症监护室温度至适宜温度,②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避免出现局部受压;③穿戴抗血栓梯度压力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④尽量选择上肢进行静脉穿刺,避免下肢血管受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下肢有无异常改变;⑥按医嘱输注药物,对于刺激性药物应先稀释,再缓慢滴注,减少血管壁损伤。
1.3 观察指标
(1)下肢DVT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2)重症监护室治疗及住院时间监测 记录两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3)护理满意度调查 自拟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服务态度、切口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护理、服务主动性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每项评分0~25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总分为5项累计得分(0~12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8h出现1例下肢DVT,治疗3d出现1例下肢DVT;对照组24-48h出现2例下肢DVT,治疗3-5d出现4例下肢DVT。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6.25%,2/3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52.15±14.25)h和住院时间(6.67±2.0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18±10.28)h与(7.54±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源于术后患者长期保持平卧位,加上术后疼痛限制了患者活动,下肢血液流速变缓,造成血液循环过程不畅导致DVT形成发生率上升[2]。研究表明[3],预防护理干预是通过结合实践,并在明确常见护理问题之后,制定一系列预防性、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DVT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其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在术后指导患者被动或主动进行下肢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DVT形成。
DVT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重于治疗。有文献报道显示,有效的重症监护室护理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此,本文总结了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措施,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6.25%,2/3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6/32)。同时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52.15±14.25)h和住院时间(6.67±2.02)d显著低于对照组(64.18±10.28)h与(7.54±1.58)d。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可知预防性干预措施改善了重症监护室护理舒适度,进而提升了护理满意度。